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

2016-04-29 00:00:00张银喜
课外语文·上 2016年12期

【摘要】“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最为重要的不是要高度重视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而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思考,首先对当前初中生语文阅读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的个性化阅读和探究式阅读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識码】A

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新课标”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初中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着力加强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当前初中生阅读现状

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使初中生喜欢阅读,同时也能够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都高度重视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家长也都要求初中生要进行课外阅读,但由于初中生的特点所决定,当前初中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一)初中生缺乏阅读意识

当前制约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最根本的就是目前很多初中生缺乏阅读意识,这与初中生的天性有过很大的关系,当前很多初中生更喜欢看动画片、电视剧以及上网玩游戏,而对阅读缺乏重视。尽管一些初中生按照要求也开展一些阅读活动,但其主观能动性并不强,阅读效果必然会打折扣。

(二)初中生缺乏深度阅读

尽管目前我国很多初中生都进行阅读,但在阅读的过程中都属于“浅层阅读”,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深度阅读习惯,“快餐式”阅读更是很多初中生的特点,对于一些娱乐式以及休闲式的读物比较感兴趣,而对于那些具有较强引导性、教育性、说明性的读物则不感兴趣。由于初中生缺乏深度阅读,必然导致阅读能力无法提高。

(三)初中生缺乏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初中生的兴趣。但从目前我国很多初中生的情况来看,80%的初中生对阅读缺乏兴趣,这在低年级初中生身上更为显著。初中生阅读兴趣不足,很多初中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其他方面,除了娱乐之外,对语文也渐渐失去兴趣,尽管可以完成老师安排的阅读任务,但效果不够理想。

二、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一)培养初中生的个性化阅读兴趣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从初中阶段开始,学生们的阅读就表现出较强的倾向性。例如有的初中生喜欢科普类读物,对于一些新奇的科技乐此不疲;还有一些初中生喜欢抒情类散文,对于名家名作甚至能够记诵;还有一些初中生喜欢暖心类读物,对于一些细节特别善于观察;还有一些初中生喜欢逻辑推理类故事,擅长缜密的思维。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首先要在培养初中生阅读兴趣方面下功夫,这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和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在鼓励初中生开展兴趣阅读的基础之上,引导他们全面发展。比如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初中生的沟通与联系,让初中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和文章分享给朋友们,在阅读教学课上,除了通读读物之外,让学生们给大家讲一些自己喜闻乐见的读物和故事,这样教师因势利导,通过互动教学、赏识教学等方方面面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提升初中生读的兴趣。

(二)重视初中生的探究式阅读

所谓探究式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独立自主阅读为前提,辅以小组或者集体的讨论方式,就所阅读的内容开展自由、灵活的表达、讨论和质疑,以此将学生的阅读所得与总结、归纳、判断、审美等能力进行综合性培养的过程。在探究式阅读过程中,主张多方面鼓励和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阅读见解,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前提下,组织学生们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阅读讨论,学生们争论的越激烈,说明理解越全面;学生们的观点表达越流畅,说明语言组织能力越完善;在辩论的过程中能够捍卫自己的观点,则这个学生更加有自己的见地。探究式阅读提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全面提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真善美的坚持和歌颂。

此外,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家长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重作用”,才能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这就需要家长要加大对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可以开展“家教联合”教育模式。教师要将阅读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采取“课外阅读点评”的方式,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每一名初中生的爱好,教师要做好阅读书籍的安排,家长则要做好阅读的指导以及辅导等工作。家长每天还要安排初中生一定的阅读时间,也可以与初中生一起阅读,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三、小结

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个性化阅读和探究式阅读二者其实并不冲突,可以同步并举,两个性格迥异的学生因为一个观点的争执,互相去阅读彼此喜欢的种类,同时受到更多思维因素的干扰和同化,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之中不断的自我完善,这才是自我学习的最佳境地。因此,阅读教学不应该把两种方式彼此孤立,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两种教学方式相互交替,定会取得令人欣喜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爱梅.“让阅读成为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桥梁”[J].课外语文,2014(5).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