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象力可以开拓人的思维,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重视想象作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多读书,利用课文和单元习作,把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借助想象作文表达出来,善于积累,勤于练笔的孩子终将骑上想象的骏马,飞进写作的神殿。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作文;教学方法;善于积累;勤于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研究背景: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近些年,广大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改革,精心施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遗憾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水平不高,这几乎成了作文教学中久未攻克的难关,许多老师为此付出了努力,或是“抱”着这部分学生教,或是为这些孩子出示范文,让他们把文章背下来等。可是,在我看来,这些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写作不再是学生心语的外化,而只是为应付考试而说的假话、空话,学生的想象能力几乎被扼杀,写作水平更是无从提高。要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要攻克作文教学中的难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语文教师应讲究作文教学的方法,特别是想象作文教学方法。
一、想象作文的定义以及想象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想象
1.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指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再现或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包括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等。再造想象是在感知语言、绘画、旋律等载体时显现具体形象的过程,如1991年,有高考作文题要求根据黑板报上画的圆,进行想象。创造想象则要引导学生对原有意象进行“熔铸”,创造出新的形象。
2.想象作文的定义。
想象作文与平时作文中的“想象”不同,如写“白荷花”,可以根据它的颜色把它想象成一个穿着白纱的少女,也可以根据它盛开的样子想象它像一个美丽的舞台,这样就可以把“白荷花”这个事物写得具体生动。这个例子并不代表它就是想象作文,它只是平时作文中一个想象的细节,想象作文是整篇作文的想象,而不是细节和局部情節的想象。
(二)想象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1.课标要求体现了想象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于小学生想象作文教学,《课标》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并明确要求在小学低年级的写话和中年级的习作教学中,学生能写想象中的事物,高年级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这些要求都表明了想象作文教学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想象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想象作文是最受孩子欢迎的作文类型,其他类型的作文可能会存在着让学生无话可说的窘境,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但想象作文却不一样,因为还处在孩童阶段的小学生,爱想象,爱幻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许多孩童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等。儿童是借助于想象或幻想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他们几乎天生都有编写童话故事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想象作文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儿童的想象,能诱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能让他们不再厌恶写作文。
二、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如此重要,究竟该如何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提高他们的想象作文的写作能力呢?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看名家教学实录,实际操作,有了如下经验:
(一)做好积累,打好想象作文基础
1.“胸中有墨”,下笔成文。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 " " " "文”……可见,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即使是想象作文,也必须以阅读作为基础,像老舍、张爱玲等著名作家,都是从小开始接触古典名著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读些文学精品,积累一些经典美文、优秀段落,在背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优秀的语言模式,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如此“胸中有墨”①,下笔自然能成规范、良好的文章。
2.生活当源,文章如溪。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可谓众所周知:“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教学,哪怕是想象作文教学,也应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可以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为创新想象打下基础。比如说,教学写《未来的……》这样畅想未来的文章,就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在的生活,因为想象源于生活,想象中的任何一样事物都是对今天的一种改进和创造,所以,只有对现实生活有深入的了解,然后骑上想象的骏马,才能构建出一个更美好、更充分体现我们生活愿望的新事物、新明天。简而言之就是把生活当源泉,写想象作文时,文字自然就会流泻出来。
(二)利用课文,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是名家作品,堪称学生习作的楷模,教师在教这些课文时,要是能多一双慧眼,往往能发现一些合适的想象作文训练点
1.续写文章,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会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余音袅袅。这时如果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续写,不仅能体现教学的延续性,而且还能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如《小摄影师》一文的结尾我就引导学生讨论:小男孩有没有再来?他若来了,高尔基会做什么?他若不来,高尔基又会怎么做?我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小摄影师》,同学们兴致高昂,不仅对人物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有益的训练。
2.模仿课文,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语文教材中也存在着许多条理清晰、结构分明的课文,若能模仿这些文章的写法,进行想象作文训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定是大有裨益。如《果园的机器人》一文,叙述方式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先让学生大致了解了果园机器人的特点,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叙述层次,学完课文,我又鼓励学生模仿课文,展开想象,写写自己心目中的果园机器人,这种想象作文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3.借助插图,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想象可以弥补事实的链条不足和还没发现的环节。”高尔基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在阅读教材中很多课文都配有插图,教学时若能根据主题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燕子》一文,有一幅插图描绘贝蒂救助燕子的画面。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想象贝蒂的语言、心理。最后,要求学生以《救助燕子的女孩》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样的作文训练,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贝蒂对小动物的爱心,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单元习作,做好想象作文训练
中高年级,语文教材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完成至少8篇习作,其中,关于想象作文一般可分为三类:
1.童话作文。
这类作文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童趣,编写童话,即让学生把不是人的事物(包括动物、植物或其他)当作人来写,在他们的笔下,在想象的世界里,就算是桌子也可以有喜怒哀乐,但是要注意不要失了该事物的特性,文章的主题可以是赞美某一种情操或美德,也可以是批评某种不良品质,再加上巧妙的情节设计,配以精彩生动的语句,就可以写成一篇不错的童话了。以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为例,该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自己选择几种动物或几件物品,写一篇童话,课前,我先让学生阅读几篇相关的童话,然后在课堂上出示动物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动物或物品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在适当的点拨之后,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他们开始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孔雀是骄傲又爱美的,小兔子却是谦虚又乐于助人的……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2.假想性作文。
在三年级下册的习作中,有两篇关于想象作文的练习,题目分别是《未来的……》和《假如我会变》,这是相当受学生青睐的作文题,因为小学生有着各种天真的幻想,不现实却很神奇,教学这类假想性作文题,教师应注意不要打击学生的信心,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骑上思绪的骏马,展开丰富的想象,飞进写作的神殿。以《假如我会变》作文教学为例,这是一个十分开放的作文题,范文引路之后,我引导学生想象:“要是你变成神笔马良,你想做什么?要是变成一只鸟或是变成一只猪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意,并不随意扼杀他们的梦想,因为这样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拓展,果然之后交上来的习作,反映出来学生们令人惊叹的想象力,语言虽然稚嫩,却充满童趣和神奇的幻想。
3.科幻作文。
科幻作文也可以归并到假想类作文中去,因为它也多是对未来的幻想,区别是教学科幻类作文,教师还应指导学生用充足的科学兴趣,以及丰富的科学知识,再加入自己的想象写好作文,题目可以是《冥王星探险记》《奇遇外星人》等,不过这样的文章不能凭空胡想,若是光有想法,却缺乏起码的科学知识,不但写不好文章还可能离题。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这的确是真知灼见。因为想象力可以开拓人的思维,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尤其是想象作文的能力,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多读书,利用课文和单元习作,把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借助想象作文表达出来,善于积累,勤于练笔的孩子终将骑上想象的骏马,飞进写作的神殿。
注释
①胸中有墨:源自“胸无点墨”,胸无点墨本身的意思是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此处“胸中有墨”的意思是学生在广泛阅读书籍后,脑中有了许多的文字材料。
参考文献
[1]涂光社.刘勰及其《文心雕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2]张冰.名师论教——《福建省特级教师论文集》[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
[3][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北京:世界圖书出版社,201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