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分析

2016-04-29 00:00:00史浩俊
课外语文·上 2016年12期

【摘要】语文一直是我国教学的重点科目,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离不开语文的印记。而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莫过于作文的教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实践部分,对学生语言文字实践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作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思想转化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文主要分析和讲述初中语文记叙文的写作教学,抓住教学要点,即教学生从怎么写、写什么等三个方面的教学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作文;记叙文写作;情感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的作文教学,最主要的还是要回归到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来,这是初中作文的主体,教学生写好记叙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感受生活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记叙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趋于程序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意在突破传统僵硬的写作教学模式,实现灵活化、情感化的记叙文写作教学。

一、解决学生“怎样写”

(一)引导学生分析命题

初中的记叙文写作,通常都是命题式的作文。在作文的教學中,时常发现学生非常害怕写作文,尤其是命题式的记叙文。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无从下手,无话可写。其实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非命题作文,它都具有开放性与限制性的一面,重点看学生如何去分析这个命题,从何种角度分析。站在正确的角度去分析命题,那么作文内容写出来也基本不会偏题。因此,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关键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分析命题。

(二)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

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本身是一个思维拓展的过程,这是作文写作的本质,不要被一个角度死死限制,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多个角度分析,进行作文立意,鼓励学生别出心裁,独出机杼,培养学生多种思维写作文的习惯。

(三)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落笔成文

学生面对作文题无从下笔,很大原因之一就是不能完全掌握文体知识,有的学生根据记叙文要求写出来的文章成了四不像,没有一点记叙文的样子,这要归根于学生对作文的文体知识还不够了解。因此,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对学生传授文体知识,教会学生各个文体的特点和必要条件,让学生在这些前提下进行自由发挥。

二、解决学生“写什么”

在写作教学本体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由于记叙文主要是记事,要想让学生写出内容更加丰富的文章,增加课外活动无疑是增加这一项内容的最佳选择。除此之外校内也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去挖掘校内有意义的事情。

(一)写校外课外活动

校外课外活动的天地是极广阔的,教师应该多设立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多与外界接触,创造良好的课外生活环境,并将这些内容引进记叙文写作课堂。学生的走出去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将自己与外界事物进行联系,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通过一系列丰富的课外或者校外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将这些能力与内容带进写作课堂,使学生有内容可写。

(二)写校内课外活动

校内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或阅读、练笔、办报,或开班会、听报告、搞竞赛,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最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我们就开展什么样的活动。

(三)写家庭生活的点滴

除了在学校以外,家庭仍然是学生最好的归属。学生在家中与家庭成员的接触,与邻居之间的联系,这些交流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有趣的事,引起学生更多的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记录家庭生活的点滴,对记叙文写作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

三、加强情感体验,触发写作真情

初中生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大都有涉世不深,已经初步学会感受生活,但是仍然缺乏深刻的认识。而作文的创造,很大程度上是需要真情实感的,真情实感的流露,又基于学生对生活的正确感知。因此,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引导学生不断发掘生活的真谛,以真实的生活为作文背景,带上自己的真情实感,一定会创造出佳作。与真情实感紧紧联系不仅能够使学生写好记叙文,还能够让学生热爱写作,对写作产生欲望,让学生的真情实感有了重要的寄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看似难,难在学生难以下笔,对题目以及立意认识不明确,角度混乱,但是只要引导好学生审题立意,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其次,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热爱生活,获得生活中真情实感的体验,将这些丰富的情感与故事反馈到记叙文写作中来,记叙文教学的目的基本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 薛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难点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 温剑鹏.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系统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 张宗英.基于校本研究的初中记叙文题材使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4(7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