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点燃心智的烛光

2016-04-29 00:00:00余晶晶
课外语文·上 2016年12期

【摘要】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学中,唯有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点燃学生心智的烛光,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灵动的光彩。

【关键词】语文;学生主体;激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备受关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却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学,并没有促进学生内心的深度的觉醒。这样的主体地位的发挥是不够彻底的,当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开发学生的智慧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责任,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的内心被阳光照耀,让他们智慧的光芒闪耀出异彩,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在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心智,让他们智慧的、正确的去看待人间百态,这也是实现语文三维教育目标的重要的途径。

一、激发兴趣,培养性灵

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将学生心底对于语文的渴望激发出来,用文本蕴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追求。兴趣的激发离不开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初中的学生正到了叛逆的年纪,他们懵懂的内心中有着对于未来的希冀,但是在行为上却表现得不是很成熟。在兴趣培养的路途中,我们不能忘却对学生的尊重,也不能忘却对学生内心的把握。

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将兴趣的培养与心灵的培养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上课伊始,我利用几张打动学生心灵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包括一双带老茧的手;一个满脸皱纹的,却面带微笑的表情;一个村口张望的老人的侧影等。这些画面立即给学生带来震撼,我用深情的语言进行导入:“每一个期盼的目光中有着我们对于年华的惋惜,每一个沧桑的身影中有着无尽的爱意……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背影。”学生立即沉醉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当前的学生们都是娇生惯养的,他们的内心并不是足够的强大,以这样的方式唤醒他们感恩的心,唤醒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这篇课文中的浓浓亲情中,有着可以使学生成长的源泉,有着对于学生的思想品质形成的精神力量。

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学生性灵的培养并不冲突,实现二者之间有效的融合对于学生的心智成长大有裨益。教师在培养兴趣的时候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实际,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让每一节课程都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心灵家园。

二、重视阅读,健全心智

阅读是培养和健全学生心智的主要途径,只有依靠大量的阅读,才能从根本上打动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阅读中汲取精神的养料,感悟人间各种美好的情感,指引着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总是流于形式,学生很难去将自己的真情融合在阅读中,而阅读也很难在培养学生的心智的道路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会阅读,并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成长。

例如在《贝多芬传》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使学生的心智更加的健全。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了贝多芬的那种对抗命运的完美品质,也看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大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懂得了不是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要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可以成为那个优秀的人。现在的初中生内心比较浮躁,还很不成熟,常常因为受到一些打击就消沉下去,还有的时候会因为意气用事而与同学大打出手,而这些文学作品恰恰可以引起学生的精神反思,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感受那份真善美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心智越来越成熟。

丰富的阅读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可以引导着学生朝着更加智慧、更加完美的方向发展,而教师要特别的注意这样的阅读应该是学生自主性的,以学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在阅读中让自己成熟起来。

三、尝试写作,丰盈心灵

语文教学离不开写作,也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就是为了实践和运用。让学生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就要不断在写作中丰盈自己的心灵,教师要充分地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在一些实评类的文章里找到一些自己对于某些社会问题的真实看法,将自己的观点通过文字进行表述,从而积极的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从容,更加坚定。

例如在实评类的作文“医闹入刑”这个话题的写作过程中,我就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我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进行真实的表述。“对于医闹的刑法修正案,你是否认同?”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很多初中学生的心智不是很成熟,他们有的觉得只要闹就要惩罚,还有的认为医院肯定是有责任家属才会去闹,医院要妥善的解决、善后,还有的学生认为医闹要看原因,家属还是应该与医院紧密的沟通去解决问题,对于这些观点我不加评判,只是让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真实的表现,在评议作文的时候,我再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找出最合理的观点,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候表现得更加成熟和坚定。

作文最可以看出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机会,让每一种可能都成为一种自然,让作文的世界成为学生培养心智的主要阵地。

总之,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教师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去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在学生有兴趣学的基础上健全他们的心智,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语文的语言属性去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在文学的光环下变得更加的智慧和聪颖。

(編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