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2016-04-29 00:00:00杨咏琪
课外语文·上 2016年12期

【摘要】传统的室内教学会束缚孩子的思维想象。为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的开拓问题,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与枯燥的课堂学习而言,天性爱玩的小学生们更喜欢课外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外活动对小学生学习和理解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大部分老师和学校都忽略了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性课堂,但其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告诉我们,在注重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同时,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开拓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才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一、加强课外阅读,为开拓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供条件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不分。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增加课外知识储备量;同时,应该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以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课时的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安排和学习计划中。除此之外,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本,鼓励学生课后进行适当的阅读。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后阅读文章《叶绿红花》,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写得好的语句和词语。这既是丰富阅读内容和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过程。教师在检查学生阅读笔记时,能够有效掌握学生对课外阅读文章的理解程度,真实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和阅读偏好。

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时,除根据教学内容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偏好。只有真正适应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书籍,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应提倡学生养成摘抄、记笔记的好习惯,从小开始进行知识积累,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供。通过对书中多彩世界的接触,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学生实践经验的不足。

二、组建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小学生对某一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将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小学阶段的学生,心志尚不成熟,其兴趣喜好都具有强烈的偏向性。在学习时,很容易出现偏爱某一科目或不喜某一科目的现象。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愛好和兴趣,在班级内部组建阅读兴趣小组、写作兴趣小组、板报兴趣小组等,并组织各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教学

效率。

组建兴趣小组、开展小组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优势,增强学生自信心,而且有助于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写作兴趣小组成立后,指导老师可以定期安排写作题目,学生完成后以小组内部交流的形式进行互相学习、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寻找自己写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板报小组成立后,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特长和爱好安排岗位,确定板报主题,并充分给予小组成员自主权。由学生自己根据主题进行版面设计、内容编写,教师只需在学生拿不定主意时给予参考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团结意识进一步增加,团结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在组稿、内容编写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组织语文竞赛活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开设的所有课外活动均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和进度相符。组织开展语文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而且可以激起学生好胜心,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是对现有语文知识学习的检验。例如:朗读竞赛、默写竞赛、成语接龙等等。在传统的默写中加入竞赛的元素,有效改善以往单纯默写的枯燥,激发学生不服输的斗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竞赛结束后,如果教师发现班上学生普遍存在基础不牢的现象,就必须组织进行单元复习,以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开展成语接龙活动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以上一组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新成语的第一字,依次进行,并以最后得分评出优胜组。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形式,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

学校是一个有具体范围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中接触和感受到的情感事物是有限的,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也因为生活阅历和生活范围的局限性,导致小学作文中常常出现“无话可写”“无事可说”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布置好作文题目后,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参与实践。另外,鼓励学生向科技馆讲解工作人员提问,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天性,促进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断积累素材,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五、结语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进步。它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知识,在课堂下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而且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提供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需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知识结构,丰富生活经验,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情,采取科学的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