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2016-04-29 00:00:00李海霞
课外语文·上 2016年12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为适应更多的需求,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课堂教学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调整与改变,其目的就是了为创建开放有活力的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针对这方面的需求,参与式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本文通过对参与式教学进行概况分析,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促使语文课堂开放有活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利用参与式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它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对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都有很大的促进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一、参与式教学的概况

参与式教学的重点就是参与二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参与的意思就是参加、加入在内等,体现了一种个人的主体能动性;而参与式教学实质上就是以学生群体作为主要的基础,通过学生的自发、自主以及自得的学习,在与教师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进行认知和实践,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终目的,这种教学过程是积极主动的,是双方通过互动,一边实践一边学习,其结果就是参与者的知识体系与学习认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小学语文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改变,是多年教学实践下来的创新探索的结果,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过程为主线,师生共同参与,通过这种参与,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得到了加强,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谐,气氛更加热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加强,更主要的是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学习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到目前为止,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虽然较之以往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师教生受的传统教学局面依然存在,这种通过教师在讲台上高高在上的演讲,学生在下面死记硬背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仅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教学内容也过于狭窄,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参与式课堂教学方式不仅适应了社会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改善了传统依靠死记硬背的教育局面,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一)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参与和合作互相统一的原则,参与式教学注重的师生互动教学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有参与的师生都应该自觉主动地加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而这里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参与式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促进者,因此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必须要以互相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与学习的双重目的,这种参与合作不仅要求师生在教学与学习的行为上参与,在情感上,思维上都要参与,而且合作双方都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沟通以及互相负责的基础上;其次要遵循的是主导性与主体性互相统一的原则,小学语文课堂上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神圣课堂,而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参与式教学必须把握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凸显出学生的重要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把握,而只是注重教师自身的地位,把自身的主导地位当作主宰权力来使用,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了专制式的灌入式教学局面,从而使学生不得不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各种知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复存在,反而变成了一种接收容器,因此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在参与式教学中必须互相统一;再次要遵循的是均衡性与差异性互相统一的原则,均衡性指的就是参与式教学师生参与的全面性,差异性则指的是师生通过参与式教学而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产生的差异,而参与式教学注重的就是学生的全面性与差异性双向发展,要想做到这点就必须要因材施教,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每个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这个方案要能使每个参与的学生扬长避短,长善

救失。

(二)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的设计思路

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思路的设计主要依据的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相应的教育价值观念以及课程理念的先导条件下,将教材的呈现方式,参与式教学的活动方式,过程安排以及多媒体的运用等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并做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策划活动框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参与式教学所用教材的呈现方式主要是问题意境的方式,以多方参与以及互相分组合作作为参与式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其参与式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参与确定教学目标与资源共享,参与探究发现与质疑释疑,参与思维与创造以及参与评价与反思等。

(三)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如上文所述,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参与确定教学目标与资源共享,参与探究发现与质疑释疑,参与思维与创造以及参与评价与反思,因此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也从这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参与确定目标与共享资源,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备课以及自主搜集资料进行学习,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实行轮流备课以及资料搜集,同时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与制定,对重点与难点知识要着重提出来,进行重点学习,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启发作用,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文《鸟的天堂》时,可以让学生提前查找一些关于描写鸟儿的古诗词,然后由各个小组将其制作成诗词朗诵带,通过作者巴金对鸟儿天堂的描写来与描写鸟儿的诗词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

其次参与探究发现与质疑释疑,实际上就是在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参与过程,在这个参与阶段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双方共同协力合作,充分调动参与活动的全体师生浓厚的兴趣,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优点与特色,保证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完成,比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课文《雷雨》时,为了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尽快融入《雷雨》那种情境当中,教师就应该与学生一起共同深情投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那种对雷雨天气的情境描写,体验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悟以及高尚的情操,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体现出语文学习的特色和优点。

再次参与思维与创造,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要共同参与探讨研究以及创造性的教学与学习,比如当各小组的学生发言完毕之后,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解决相应的难题,同时其他的学生或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发言以及相应的解答提出质疑,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讨研究,学生学习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参与反思与评价,这一参与式教学过程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反思是通过评价来决定的,而评价主要包括师生的互相評价以及自我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要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引导学生全面地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不能出现学生满足于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学习任务的状态,而是要让学生对于自己不同的意见与思维敢于发表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与理解,最终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实现“顿悟”或者产生“灵感”,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研究与实施,学生对于语文知识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读死书”!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参与式教学进行概况分析,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以及具体的研究实践过程,希望本文的分析探讨对我国小学语文课堂参与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金国,蒋蓉.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J].当代教育论坛,2016(1).

[2]苏庆德.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探讨[J].才智,2015(2).

[3]蔡军.浅谈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J].大众文艺,2011(2).

[4]吴玉梅.高中语文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李海霞,女,1981年生,本科学历,二级教师,宁夏中宁人,主要从事小学语文(人教版)高年段教学工作。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