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下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摸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成为当前教学的一大热点,本文简单讨论一下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语文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思维就是在碰到语文问题时,学生需要具备的思维方式。冉正宝老师的《语文思维论》给语文思维的定义是:语文思维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活动中,借助于形象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过程。
一、语文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一篇阅读理解学生完全可以都明白它的意思,对于文章后面的题目也可以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自我感觉语句流畅,意思明确。可是最后出来分数却很低,甚至是教师讲解之后,学生仍然觉得我表达的不也是这个意思吗?怎么我的答案就不对,他们的答案就是满分。
再举一个例子,一到数学证明题目摆在那里,学生可以很快理清头绪,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最后怎么收尾,这个就是典型的数学思维模式,知道对于一个问题的起承转合应该怎样一步一步进行。其实语文思维也是一个道理,看过一篇文章之后,学生首先可以理解文章的意思,其次应该知道怎样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和表达,然后让别人明白,最后形成简明扼要的条理性叙述,这就是语文思维。
语文思维的建立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大有帮助,同时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转述能力、表达能力、吸纳能力、鉴别能力等都大有帮助。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相对来说从理解到分析,再到归纳和整理都比较繁琐,同时对于学生的记忆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不能有效建立语文思维,形成知识网络,学习起来异常艰难。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语文的逻辑思维之后,很多问题学生都能更加理智客观地去处理和应对,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语文思维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思维的交互性、整体性和广泛性,因此,科学训练下的语文思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语文思维的训练现状
目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的思维训练,已使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时常处于一种自发状态,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对挤在脑子里的知识不会灵活地借助思维能力进行创造性地调配、组织和运用,而只是处于一种经验型、模仿型水平。
现状之一:我们的思维训练仍受限于课本,受限于以教材和参考书为标准的各种考试,事实上,思维训练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最终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语文能力,将来面对社会。但是我们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抛开课文,于是,围绕课本设计思考题,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地由字词到语法、修辞的大会串。
现状之二:我们较多地将学生视为“信息接收器”、“知识贮存器”。为了考试,我们的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思维方法强授给学生,所以当学生运用知识时,他们只喜欢面对具体的问题,被动地去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独立地主动地去提出、发现问题。而且,为了应付考试,我们的学生更看重的是问题的结论——答案,这一切,都使得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僵化。
三、多样化鼓励学生形成自有的语文思维
(一)语文思维的形成是一个不能代替的过程
教学中很多问题我们都可以帮助学生去解决,但是思维习惯的养成,我们只能鼓励学生自己去努力,这个过程谁都代替不了。我们可以要求他们记住很多的古今异义,我们可以举例很多的词类活用,但是谁又能保证下次学生遇到的是什么情况,到哪里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呢?因此很多東西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悟,去碰壁,去反思,学生才会理解更加深刻。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作的思路,但是谁也不能把握明年的高考会是什么话题,所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完善的语文思维,才是应对未知的最佳法则。
(二)语文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曾经碰到一个非常勤奋的老师,她的备课笔记堪称范本,对于课文的背景、段落、词句、相关索引,甚至注释,她都可以滔滔不绝说出一大套理论。听她的课天文、数理都有涉略,可以说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好老师,但是一节课下来你问学生,学生说课讲得很好,但是记住的很少。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满,阻碍了学生的消化和吸收,学生是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的,这些东西一节课不可能讲完,学生更记不住,这样揠苗助长的结果只能是老师讲得累,学生记得更累,而且回过头去复习的时候,能吸收的更少。因此,一节课不要讲太满,给学生一个缓冲的空间,循序渐进才可以越积越多。
(三)语文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思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法丈量的客观性存在,同时思维的形成并不是呈线性增长的,语文思维的养成颇有类似“桃花源”的玄妙,豁然开朗,曲径通幽。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怎么讲都讲不通,后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却会突然顿悟。学习《庄子》的时候,我自己都决定放弃了,那么高深的学问何必强加给他们,可是后来学生作文的时候,突然出现一句: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我突然明白我没有
白教。
四、小结
对于语文思维的培养,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帮助他们,我教了不一定会使他们进步,但是我不教也不会阻止他们进步,我教了也只是让这个过程少了一些曲折,但是他们的进步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李伟.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思维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16(26).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