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

2016-04-29 00:00:00韩宝委
课外语文·上 2016年9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占据了越来越大比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科技发展的脚步,教育改革刻不容缓。本文仅就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语文作为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最为基本的学科,具有极高的人文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但是在现在的教学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课程时往往都注重了其应试成绩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本文针对在教育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而进行的对在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的原因、原则及相关措施提出的讨论。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的原因

首先来说“生态”这个词,从词义上来讲生态环境就是指一切生物存在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也就是说任何物体它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它周围的生物或者非生物都存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没有什么物体是独立于一切外物之外的。将这个词语的含义引申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学校内存在着与初中语文教学有关的这么几个生态圈:第一,校园班级语文学习环境;第二,校园语文教学环境;第三,家庭语文教学环境;第四,社会语文教学大环境。

(一)校园班级语文学习环境

初中生正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个时期的学生对自己外部的环境充满着好奇,对自身外部环境的变化格外的敏感。教师要利用这个时期学生的特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从以往的单纯课本教学中跳出来,强调实践与知识的结合,强调现实与理论的结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中的生态观念。

(二)校园语文教学环境

教师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真正的引航人。中国现行的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三年加上大学本科四年是学习能力与专业知识的综合培养,相应的小学六年加上初中三年,是为整个高等教育打下的基础,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而小学六年主要是基本知识的学习,并没有主观思想的参与,到了初中学生才真正地开始自主的思考,这时培养初中生语文生态观念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家庭语文教学环境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丰富的家庭文化生活更加有利于学生接触到大自然与社会,这让学生在紧张的校园学习生活中放松下来,合理的劳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生态学习观念的好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四)社会语文教学大环境

汉语是我国官方语言,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应对考试,还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社会上人人以汉语为荣,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荣,带动整个社会对学习语文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初中生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在学校外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浸润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自然能培养出认真学习语文的态度。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培养生态价值观的原则

(一)步步递进,深入浅出

上文中已经说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配合着初中生心里的变化,采取与初中生相适应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科,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的吸收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批分类,尽可能的因材施教。对于课本理论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举例,尽量从表象慢慢探究其本质,步步深入,深入浅出。

(二)教育环境与教学课本相结合

创新改革不仅在经济发展与科技研发方面是重要的,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确实落实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念,同时将其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将教学课本知识与教育环境相结合,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语文与生态价值观念的意义。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不进行实践就只能是理论,纸上谈兵带不来任何实际的意义。教师在课堂上对初中生进行语文学习生态价值观讲解,使初中生对语文学习生态价值观铭记心间还不够,只有初中生真正地将教师教的知识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的作用。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的措施

(一)和谐氛围

学校与教师应该努力地为学生建立一个和谐温暖积极向上的氛围,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人往往能放松下来,此时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的氛围最主要的是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一天的时间有一大部分是和自己的同学待在一起,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参加集体活动一起竞争,因此学生之间会相互影响是必然的,良好的同学关系既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二)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科技观念不断发展,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状况。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应试为主,笔试成绩决定一切,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更看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其实践能力。因此学校的教学主要是靠记忆。这就导致了学生只会考试,动手能力差。当其真正步入社会时,问题出现了,智商高情商低,会说不会做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不仅要求学生会读书,还要求学生会实践,利用身边环境对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更快捷更深刻的理解知识,培养理论强大实践更强大的综合型人才,这才是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魏霞.构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课堂之我见[J].考试周刊. 2012(79).

[2]花丽.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意识的渗透[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马德.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瓶颈和突破浅谈[J].亚太教育,2016(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