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兴趣缺失及对策研究

2016-04-29 00:00:00韩逍
课外语文·上 2016年9期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目前作文教学主要通过被动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缺乏学生真实情感的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影响作文效率。本文在分析小学生作文兴趣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探究作文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作文兴趣;小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生作文兴趣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注重作文写作规范忽视作文情感

语文的学习不仅包括文化知识的输入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掌握语言表达和汉语言语法知识的学习来掌握字词、短语、句子、阅读的基本方法等,而且包括语言的输出过程,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个性化的饱含自我认识、自我价值观和自我感知的过程。但是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视了作文情感这个核心要素,在作文中强调句子表达的严谨性,文段结构的逻辑性,学生能够使用优秀句子的频率等。作文教学的过程主要采用的是模仿写作的方法,教师向学生提供优秀的句子或者段落,引导学生在同一主题下选择不同话题来进行模仿,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作文书写方法。这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被动性,忽视了作文是思想的一种表达途径,出现很多虚假、趋同性的材料或者相同的表现方法。教师会向学生提供小学生优秀范文,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和机械模仿,在考试的时候能够重现或者在作文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不注重作文的真实性。

(二)作文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表达呈现出虚空性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作文学习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成绩上,尤其是中考和高考语文制度以来,作文教学的注意力更加注重规范性,而对于作文主题的选择主要采用的是以前通用的一些主题,如记暑假的一件事、我的妈妈、做一个优秀的人等,而没有结合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历,设置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的作文主题。作文是一种真实情感的表达,需要学生有生活经历和体验,才能够在情感上有所感悟,才愿意主动进行表达,而不是基于学习任务的一种表达。例如,暑假是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假期,很多学生在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安排,但是教师在内容的引导上主要集中在一些主流项目上,如游泳、旅游、打篮球、踢足球等,而具体到学生的暑假生活中,很多学生可能在暑假没有出去,暑假生活也只是进行作业书写、玩耍和吃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真实的材料,真正激发学生情感和兴趣的内容进行表达。从实践来看,小学生的作文目前呈现出一个问题,在材料的选择上呈现出趋同性,阅读学生的作文,可以明显地划分出几个分类,这与新课程背景要求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

二、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学生的活动材料,设计作文主题

作文是生活的一种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渐拉近和学生的关系,走进学生的生活之中,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设计相对开放的作文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例如,新课程背景下在语文课堂中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和探究的方法,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碰撞和各种故事,这个故事是学生自己经历的,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设计主题“我和我的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设计作文题目以及作文表达的方式,真实地进行表达,使材料更加真实和丰富。在作文教学开展前,教师没有采用传统的方法,提供优秀的写作范文,指导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开始写作,而是首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聊一聊小组合作中的故事,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2—3个材料,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进行记录,通过组内的分享和交流使自己的材料更加真实和完善,然后引导学生在整篇作文的基础上考虑材料的处理,从作文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来考虑材料的安排,使作文表达更加审视和有趣。

(二)增加学生自由表达的方式,促进作文表达的日常化

作文不仅仅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学生情感输出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正规的作文练习,而且还需要一些相对宽松的作文表达方式。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方式,尤其是新媒体时代,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在手机和即时更新的网络信息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表达的方式,参与小学生之间交流,参与最新的话题讨论,这样的表达是交互式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相对完整的表达。同时,日记作为一种传统的常规训练方式,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采用,不过要注重日记的秘密性和交流之间的协调,学生日记的内容可以适当保留,小组负责人监督学生是否写日记,但是不关注日记内容,同时,由学生每周自主选择一篇日记进行分享,并进行修改,实现日常的一种练习。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不仅关注作文表达的规范性,而且需要关注作文材料的真实性和思想的个性化,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材料的丰富性,促进学生作文学习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1]王秀碧.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途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2]王瑶,张奇.阅读范文对小学生作文成绩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5).

[3]张燕华.小学生作文的语言特征、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 议——基于语言学的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15(1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