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在提出新课程标准的同时,也要求教师树立新课程理念,不断创新自身教学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就要重视自身的教学创新模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中学语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不断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逐渐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模式,还要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其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其可以成为语文素质较高的人才。
一、初中语文教学问题
目前,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已经提出了新课程标准理论,并且树立了创新教学理念,但是,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教师缺乏创新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而言,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目前多数初中学校对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不重视,认为只要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就可以,没有必要研究创新教学理论,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只能听从教师的指挥,无法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并且,教师不能引进先进技术执行教学工作,一味地使用传统涂鸦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对初中语文课堂产生厌烦心理,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二)学生创新能力低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不重视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还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对一些词语或是句子死记硬背,没有意识到学生理解效果的重要性。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经常会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知识的时候,要求学生背诵较好的词语、句子或是段落,学生的作文作品中,出现较多抄袭或是仿写的地方,导致学生难以提升自身语文创新能力,无法有效提升综合素质。
(三)教学工具落后
目前,多数学校初中由于经济或观念因素,没有引进先进的教学工具,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应用黑板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无法快速理解语文知识,尤其是语文中抽象知识,如文言文等,学生理解能力的降低,与教学工具的滞后性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教师初中学校不能意识到此类问题的重要性,将会对其造成很多严重影响。
二、中学语文教学创新必要性
在初中学生发展过程中,语文学习是较为重要的,主要因为初中学生正处于初步发展中,刚刚从小学升入中学,还没有养成一定的教学习惯,如果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是较为必要的,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引进先进教学技术之后,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在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设置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系统,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三、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创新方式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设置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之下,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设置,对各类教学模式的过程要素加以简化,然后组合成为新的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教师在树立创新教学意识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如引导自学教学模式,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将学生作为主体,为学生提供训练系统,要求学生自主搜索语文知识相关内容,然后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要求学生将自身搜索的知识展现给其他同学,这样,不仅可以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二)引进先进教学设备
初中学校要想更好地对语文教学进行创新,就要利用先进教学设备辅助创新工作,目前,国家教育教学部门已经开始加快初中教学创新进度,逐渐的创新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工具等,已经为语文教学的创新奠定基础。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进,可以有效增加语文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片、视频等功能为学生讲解难懂的知识,使教学可以灵活多样,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进步。
(三)要求教师教学素质的创新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初中学校必须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更新。首先,要求教师树立创新教学意识,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中学生素质发展需求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其次,建设专业性较强的教师人才队伍,并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聘请的教师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重视其创新能力,保证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再次,中学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创新能力,形成较为良好的创新发展规律,深刻的认知创新工作。最后,阶段性的对教师进行创新技能的培训,使其可以利用创新技能为学生执行教育教学工作,从多个角度考虑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掌握先进的创新理念,树立创新思想,勤奋进取,敢于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尊重,有效评价每一位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初中教师还要重视知识获取途径的创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教学知识进行搜索,灵活的处理信息,使学生得到有效的素质培养。
(四)重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学语文教师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其个性得以展现,根据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研究,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个性心理发展空间,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首先,引发创新动机。就是出自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创新,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宣传一些社会上真实的创新成功案例,例如:学生的作文创新案例、阅读创新案例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创新,还能有效的发挥创新动机的优势。
其次,激发学生创新兴趣。从古至今,国内外的教育专家都倡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中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兴趣,并且,要保证创新兴趣的持续性,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先进学习工具搜索知识,利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或是表达方式处理语文知识,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目的。
再次,形成新的学习习惯。中学教师要想对语文教学进行创新,就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创新思维的养成,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很难提升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独特的学习风格,例如: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创新故事,然后在班级中将故事讲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还能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中学语文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在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习惯,使其可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语文专业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创新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亚峰.论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J].青年时代,2015(20).
[2]王立.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之法[J].中文信息,2014(12).
[3]张岚.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与创新[J].卷宗,2013(7).
[4]高改云.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
[5]李桂杰.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J].东方青年·教师,2012(6).
[6]雷乃贵.中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速读(下旬),2015(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