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强
去年吉林省西北部向日葵产区大面积发生病害,造成农户损失较大,一些关于向日葵病害的说法很多,笔者经过全面调查、走访,经过检测鉴定确认是向日葵菌核病,具体内容如下:
为害向日葵表现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成茎秆、茎基、花盘及种仁腐烂。常见的有根腐型、茎腐型、叶腐型、花腐型4种症状类型,其中根腐型、花腐型受害较重。根腐型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苗期染病时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状褐色斑,扩展后腐烂,幼苗不能出土或虽能出土,但随病斑扩展萎蔫而死造成缺苗断条。成株期染病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到根的其它部位和茎,后向上或左右扩展,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和鼠粪状菌核,重病株萎蔫枯死,组织腐朽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茎腐型表现为在茎中、上部发生病斑,椭圆形,褐色,后扩大,有同心轮纹,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病斑也可以扩大至扣环,叶片萎蔫枯死。病斑中央淡褐。叶腐型表现为病斑椭圆形,褐色,稍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很快蔓延至全叶,天气稍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脱落,形成穿孔。花腐型表现在花盘背面产生褐色圆形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可达全花盘,使组织变软腐烂,空气潮湿时可出现白色菌丝。菌丝可穿过花盘,蔓延于籽实之间,最后形成网状黑色菌核。花盘内外都可形成黑色的大小不等的菌核。最后由于花盘组织腐烂落地,果实不能成熟,有的果实内外也存在菌核,籽仁褐色。无论哪种类型发生严重时均可出现鼠粪状菌核,这是该病最为明显的特征。近几年我省西北部主要栽培美葵系列品种,其种植季节在6月份,开花季节温度湿度正适合该病菌的生殖发育。由于去年花期连续多场大雨造成向日葵花盘大量发生腐烂,因此去年发生的菌核病害属于花腐型。
病原表现特征
該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绒毛状白色,菌核初期白色渐变为浅灰绿色或灰黑色,形状各异。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子囊盘褐色,圆形,大小4-9mm。盘内列生子囊和侧丝。子囊棍棒形,无色,大小108-135×9-10(μm),内生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10.2-15.3×4.6-7.0(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单胞。该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内,病残体中及种子里越冬。第二年气温回升至5℃以上,土壤潮湿,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成熟由子囊内弹射出去,借气流传播,遇向日葵萌发侵入寄主。种子上的越冬病菌可直接为害幼苗。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5℃。菌核形成最适温度为15℃,菌核经3-4月休眠期,从菌核上产生子囊盘。形成子囊盘温限5-20℃,最适10℃。子囊孢子萌发温限0-35℃,5-10℃萌发最快,该菌能侵染多科200余种植物。
防治方法
吉林省西北部从2005年开始种植葵花,种植面积连年扩大,由于经济效益高,农户大面积重茬、迎茬种植、连作导致土壤中菌核量不断增多大,病害逐年加重。
1.栽培时忌重茬、迎茬,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6年轮作。2.种子处理用35-37℃温水浸种10分钟并不断搅动,待菌核吸水下沉后捞出上层种子晒干。对于向日葵种子内部带菌的可采用55-60℃恒温浸种10-20分钟灭菌。3.因菌核埋入地下7厘米不能萌发,可结合整地将地面上菌核翻入深土中使其不能萌发。4.种植耐病品种:在目前推广的美葵系类品种中,363最容易感病,7109抗病中等,5009、7101较抗病。5.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适当晚播,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性。6.药剂防治可选用50%腐霉利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拌种。花盘期发病可喷洒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重点保护花盘背面。要关注天气预报,一旦遇到大雨要及时排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