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不同熟期的玉米病虫害问题进行分析可知,玉米病虫害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不同的田间产生的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会对玉米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明确这一问题,对吉林省不同熟期的玉米病虫害发生的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田间的实验分析出来了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对玉米的影响,并明确了发生病虫害的原因。
关键词:病虫害;熟期玉米;气候;产量
中图分类号:$51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吉林省是中国玉米的主要产区,玉米品种直接影响着玉米病虫害。在玉米病虫害中比较显著的病虫害主要包括大斑病、红黑穗病和玉米螟等,通过调查分析可知,这几种玉米病虫害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1.材料与方法
通过对吉林省地区的玉米情况进行了解可知,当前主要的玉米品种中的中熟期有:先玉335、辽单570、利民33等。中晚熟组有:农华101、郑单958等。中早熟期:吉单27、原单68等。试验区的面积为93.6m2,对较易发生病虫害的时期进行确定,并结合相关的发病指标,对病虫害对玉米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选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熟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
在玉米拔节期对可能产生的玉米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首先是对粘虫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显示,在早熟期粘虫的植株被害率高于中熟和中晚熟期的品种,但是每个熟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个体之间的差别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是对玉米螟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玉米螟的蛀茎情况进行分析可知,中早熟组的蛀茎率通常在13.65%到28.96%之间,中熟组为5.63%到36.32%之间,可知,玉米螟的蛀茎在早熟期的发病率要高于中熟和中晚熟期。
再次,在玉米的灌浆时期,常会发生玉米叶斑病,通过对同一时期的不同品种进行分析可知,玉米叶斑病发生的情况主要集中在早熟时期,在早熟时期由于是早春季节,该时段的气候呈现多雨和多湿的气候特点,与病虫害发生的季节相吻合,导致早熟期的玉米品种患有叶斑病的概率升高。
最后,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穗腐和玉米螟雌穗被害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在不同熟期都会产生玉米螟病虫害,玉米螟发生的概率与不同的熟期关联性不大,与品种的抗性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应该对该种病虫害进行深入的研究。
2.2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产量与病虫害发生情况的相关分析
通过对玉米的产量进行分析可知,在不同的熟期玉米的产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熟期和中晚熟期中各个品种的产量都高于中早熟期中的各个玉米品种,但是通过对同一熟期的产量进行分析可知,同一熟期的品种产量差异性相对较小。对一些玉米品种进行研究可知,在中早熟期中吉单27的产量最高,在中熟期中虽然各个品种的产量相差不大,但是产量最高的是利民33,在中晚熟期产量最高的是农华101。
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可知,在不同的熟期,不同的玉米出籽率和百粒重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受熟期的影响,在早熟时期出籽率和百粒重相较于中熟和中晚熟期没有太大的差异,能够说明出籽率和百粒重受各个时期的影响不大。
而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病虫害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知,当前最为普遍的玉米螟、玉米叶斑以及粘虫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在早熟时期发病比较明显,而在中熟和晚熟时期发病率相对较小。病虫害是造成玉米减产和绝收的主要原因。另外,早春季节通常多雨低温,而在生产季节又呈现高温,造成了早熟产品灌浆速率的减小,对产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是引发早熟产品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应该对早熟产品产量低显现做出有效的分析,应该对这一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总之,气候条件和玉米品种都对病虫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预防病虫害对玉米产量造成的影响,应该对种植区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研究,选择合理的玉米品种,促进玉米产量的增收。
3.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玉米品种进行分析可知,当前的玉米螟、叶斑病和穗腐病进行分析,能够表明不同熟期的玉米粘虫的植株平均被害率分别为:早熟期组为5.68%,中熟期组为3.25%、中晚熟期組为2.35%。而不同时期的玉米螟的平均蛀茎率为早熟期组15.63%,中熟期组为14.32%、中晚熟期组为6.35%等。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早熟期的玉米病虫害发生的概率较大,不同的气候特点也对玉米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玉米品种的选择,应该选择一些适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土质特点的玉米品种,需要玉米品种具有看病和抗虫品种强的特点,能够适应不同气候的变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