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苗苗 罗玉玲
[摘 要] 脑科学和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提高人脑创新能力的研究表明,通过人文教育培养理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可行的。国外许多研究型大学为理工科学生开展人文教育设立了各种课程,国内很多高校在理工科教育中也渐渐融入人文教育。要通过人文教育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意平时学习中的艺术熏陶、实验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管理中的人文關怀、创新能力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四个方面。
[关 键 词] 创新能力;人文教育;理工科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3-0034-02
一、提出问题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理工科是发展应用学科、技术学科、综合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的依托和源泉。在我国,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高中学习过早地进行了文理分科,学生根据高考科目的要求“专攻”几门考试科目,远离文史哲、音乐、美术等学科,进入大学后又偏重专业教育,这样会使大部分理工科学生不懂得基本的人文社会学知识。过分狭窄的专业知识学习越来越成为阻碍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的因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技、创新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国在高校理工科教育中融入了很多人文教育的内涵。我国学生不可谓不努力,见识过的科研问题也不可谓不广泛,但在创新上总是落后于西方国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过程中,缺乏对人文教育应有的重视和实践。作为国家科技发展后备力量的大批理工科学生,缺乏新的研究思路,找不到科研的突破口,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相关理论基础
人文教育为何能成为提升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剂新动力?这种作用又是如何产生的?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应该回答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是什么。已有的研究从心理学、认知论、方法论等角度总结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主要集中在培养质疑精神、发散思维的能力、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综合使用逻辑思维和直觉反应能力等方面。经典脑科学理论认为,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这两个半球在结构上几乎完全一样,但在分工上却存在差异:左半球负责处理语言,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等功能;右半球负责处理表象,是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想象的中枢,具有不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等机能。右脑的这些特点符合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它的机能更是构成创新能力的要素。理工科的专业知识教育有利于锻炼、开发左脑的功能,而人文教育则负责右脑机能的开发,因此,过分偏重理科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无异于是人为地将左右脑割裂开来,而事实上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左右脑的合作。霍华德·加德纳以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学习心理学做过突出贡献,在他的《多元智能》一书中提到,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必须关注多元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包括“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而人文教育无疑是发展音乐智能、人际智能等的最佳途径。基于此理论,通过人文教育刺激人脑中其他部分的发展来培养理科研究的创新能力是可行的。
三、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对策思考
国内的许多理工科院校在对待通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认为人文教育对于理工科学生是可有可无的,其实不然。
(一)重视艺术熏陶对培养创新思维的作用
案例一:某高校生物学专业一硕士研究生从小就爱好音乐,学校人文学院开设的音乐鉴赏课程他几乎每次都去。一次,他需要做DNA测序的实验,但是其中有些法则、数据他始终理不清头绪,实验曾一度开展不下去,碰巧一次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介绍了“自然界神奇的法则”,给他启发很大,一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伟大乐曲中,音符的排序和人体内DNA上碱基的序列非常相似,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乐曲确实能让人听了以后产生共鸣,比如《葬礼进行曲》使人悲哀,而《天鹅湖》又能立刻将人带入静谧的、美丽的画面中去。结果,此次课后,这位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领悟结合生物学的理论知识,顺利完成了实验室的工作。他说:“我不敢说这次的经历完全得益于那次音乐课,但是我确实感觉到自己平时的这一点小小爱好为我拓宽了思考的广度,使自己不会局限在有限的一块研究土地上,而能把眼光放出去,看到‘圈子以外的东西。”
所谓“思考的广度”“圈子以外的东西”即发散思维的能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开端。事实上,人文教育之所以有助于开发“创新”的大脑,有一大半的原因应归功于其中的艺术教育。艺术熏陶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多世界级的科研大师都是艺术爱好者,爱因斯坦除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有传记显示爱因斯坦承认很多灵感在他拉小提琴的过程中一闪而现,杨振宁、李政道在平时的生活中也都爱好欣赏音乐、绘画等。
(二)将人文教育精神渗入理工科实验教学中
实验教学是理工科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很多实验被学生认为是机械的、缺少科技含量的,每天从事的实验工作是重复的、低水平的操作,总是被要求按照固定的程序做事,这种负面的心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产生。多年来,理工科的研究似乎和人文教育扯不上关系,实验也倾向于仅仅要求学生机械地动手操作。实际上,如果能在实验方法中加入人文教育的因素,可以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精神的道路。而这里的人文教育不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应侧重于一种人文精神,一种美的熏陶。
(三)在科研管理中凸显人文关怀
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应该是形成一种氛围,除了课程、教学以外,在管理模式上也应该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渗透,以激发理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案例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理科实验室,墙上贴满了已毕业的师兄师姐的照片和他们对师弟师妹们的寄语,这些师兄师姐有的曾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研究论文,有的曾获得过各种研究奖项,有的已经远赴重洋,在一些顶尖的科研机构开始新的研究。结果这个实验室虽然未采用硬性的时间管理措施,其氛围明显优于其他实验室,学生也显得更加主动积极,更具有创新的精神风貌。实验室里一名学生说:“在实验室里就感觉有无穷的动力,其实没人给你压力,但是自己就会要求自己,过去就算偶尔有些研究思路的火花一闪,往往立即就放弃了,因为总是认为自己水平不够,不敢想得太深。自从进了这个实验室,整个人变得很自信,而且还会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把它付诸实践,力求能作出点新东西来。因为一想到原来和自己在一个实验室的师兄师姐能做得那么好,就觉得只要自己努力,也一定行!”
这个实验室就是得益于在理工科的“领地上”加入了人文的关怀与激励,成功地引导、鼓舞了学生。
其实,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是引导出来的,不是“强压”出来的,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刺激、引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创造激情,远比生硬的说教更要奏效。这种引导,实际上也是一种隐性的人文教育课程,其意义在于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勇气和意识。
(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研究有机结合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学生要创新是最难的,因为我国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让我们习惯于“中庸”“全面”,而很少去质疑、开创,这种说法不能说毫无道理,但也颇显偏激。不应该把古代先哲对于人生的领悟和当今的科学研究过程对立起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好的东西,比如鼓励人们实事求是、勤劳、宽容的方向,这些都对培养理工科学生的科学精神有促进作用。事实上,先秦文化中有很多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人类生存的根本逻辑的道理,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论语》列为中小学必读书的原因。
四、结语
我国目前很多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有赖于大批理工科学生。在对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首先还应该从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开始。通过全面的通识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学管理中人文因素的熏陶,以期实现在科学理性和优秀人文素养共同指导下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钱贵晴.“信息”与人体“信息通道”对创新人才全脑开发的理论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1-86.
[2]马凤芹.右脑开发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14(9):60-61.
[3]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20-245.
[4]李秀平.在理科教学中探寻美[J].高等理科教育,2010(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