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婧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途径和手段。本文从意象和意境这两方面着手,以“存在链隐喻体系”(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Metaphor)和“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理论为依据,对《天净沙·秋思》这首著名元曲中的隐喻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两种隐喻认知理论可以相互配合,充分解释诗歌“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隐喻性,并为其成因提供了具体的认知理论支撑。
一、隐喻
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推动下,我们对隐喻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修辞手段,演变为认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概念隐喻的概念,即人们通过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来感知和认识未知的、抽象的事物,前者称为源域,后者称为目标域。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达,将作者丰富的情感表达得酣畅淋漓。“隐喻与诗歌同质,隐喻本身就是小型的诗歌。语言作为诗人的材料,隐喻是诗人突出语言自身,语言为自己而存在的结果。”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常说诗歌的本质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里的“物”和“景”其实就是源域,而“志”和“情”则是隐喻化了的目标域。因此,可以说诗歌的本质就是隐喻,隐喻性是诗歌的本质属性。
二、《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著名散曲。全曲共5句,28个字,语言凝练,内容丰富,被誉为“秋思之祖”。全曲共塑造了12个意象,采用意象并置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深秋夕照图,真切表达了游子心中的孤苦与失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这首小令:“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这首小令完美诠释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创作理念。
三、意象解读
(一)意象
意象,即“意”与“象”的结合。“象”就是诗人在诗歌中呈现的物与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中的“物”,和“借景抒情”中的“景”。“意”就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所言之“志”和所抒之“情”。因此,意象就是诗人所描绘的可以抒发个人情感的客观景物,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诗眼与灵魂。
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中,诗人共描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和“天涯”这12个意象。单靠这12个名词构成的意象,将诗人漂泊在外,思念故土,失落孤寂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存在链隐喻体系
Lakoff &Turner指出,人类的认知经验里存在两个基本的隐喻体系:存在链隐喻体系和事件结构隐喻体系(the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前者解释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即在客观世界中,各个事物如何相互联系,如何构建我们的认知世界。后者解释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状态、所发生的变化的认识,即我们如何理解事物的状态及事物所发生的抽象的动态变化。
Lakoff & Turner将客观世界的事物分为五级,从高到低分别为:人类、动物、植物、复杂个体(complex objects)、自然物体(natural physical things)。其中,人类不仅指具体的人,还包括人的性格和想法;复杂个体是指有一定结构特征和功能行为的物体;而自然物体是指有自然物理特征和自然物理行为的物体。存在链本身不具有隐喻性,但当我们用其中一个层级的概念来理解另一个层级的概念时,就产生了隐喻。
(三)“存在链隐喻体系”下的意象解读
我们把《天净沙·秋思》中的12个意象按照存在链中的层级进行归类划分,见表1。
由表1可知,这十二个意象分布均衡,可见马致远在选取意象时定是费尽心思,反复琢磨,才得以让这首小令流传千古,被誉为“秋思之祖”。
之前在解读这首诗时,通常是采取逐句理解的方式: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勾勒了暗淡萧条的深秋晚景,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安逸雅致的农家小景,这两句形成对比,突出了“夕阳西下”时流落异乡的“断肠人”对家乡的思念。现在,我们尝试打破句子的界限,根据存在链的归类划分来解读这些意象的隐喻意义。
首先,从“动物”这一级的意象分析,这其中包括“昏鸦”和“瘦马”两个意象。在这两个意象前,诗人都特意加上了一个描述性的形容词,而这些形容词都共同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迟暮之年”,“精力不佳”。结合创作背景,马致远在创作这首小令时,已年过半百,仕途失意,过着漂泊的生活,可知诗人看似在写景,其实所写之景皆指年事已高的“断肠人”。也就是说,用“动物”来隐喻“人类”。
其次,植物层级的“枯藤”和“老树”,以及分布于“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层级的“古道”“西风”“夕阳”“天涯”,都是在隐喻诗人萧条落寞的人生境遇。“昏鸦”待在已无生机的“枯藤”和“老树”上;“古道”上尘土飞扬,“西风”萧瑟,太阳也已下山。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诗人的遭遇:他年事已高,仕途失意,郁郁寡欢,无法实现心中抱负,人生已暗淡无光。也可以说是通过“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来隐喻“人类”。
最后,“小桥”“流水”“人家”这几个跨层级的意象,共同隐喻了温馨淳朴的家庭生活,暗指作者内心对这种田园家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里同样是通过“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来隐喻“人类”。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存在链隐喻将客观事物分为五个等级,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们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的规律。对于“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诗歌而言,其实本质上就是用下面四个层级的事物来隐喻第一个层级中人的想法和感情。
四、意境解读
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就诗人所创作的意境而言,文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做过赏析和解读。在本文中,我们尝试用Fauconnier & Turner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来对这首小令中的意境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意境
意境是指艺术创作产生的有独特意蕴,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然,词和诗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如果说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和诗眼,那么意境就是意象的升华,是虚与实的结合,是情与景的交融。而诗歌意境的建构是建立在意象的基础上,是以隐喻为工具和手段。这一点也进一步证明了诗歌的隐喻性。
(二)合成空间
Fauconnier&Turner提出了“心理空间”(mental space)这一说法。他们认为心理空间不属于域的范畴,但却是由域构建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上,还有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这个空间对源域和目标域的共性进行了抽象综合,而“合成空间”则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的“输入”(input),对类属空间的具体化。隐喻正是“合成空间”的结果。如图1所示。
(三)“合成空间”理论下的意境解读
在意象解读中,我们把意象划分为5类,并根据“合成空间”理论,对这些意象的隐喻意义,也就是意境的创设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动物”层级所构成的隐喻成因。动物层级中所涉及的意象是“昏鸦”和“瘦马”,他们隐喻的是作者,也就是诗中的“断肠人”。在类属空间中,源域和目标域共同生成的概念包括“年龄”“精力”“身心状况”等。结合作者当时的际遇,不难得出这样的“合成空间”,诗人就像这“昏鸦”“瘦马”一般,年事已高,精力匮乏,身心俱疲。
其次,我们来分析植物层级的“枯藤”和“老树”,以及分布于“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层级的“古道”“西风”“夕阳”“天涯”是如何建构隐喻意境的。前面已说明它们都是隐喻诗人当时落寞失意的人生际遇。在类属空间中,源域和目标域共同建构了包括“时间”“时令”和“状态”等概念。在“合成空间”中我们得到的隐喻意境就是:年事已高的诗人,在一个秋季的傍晚,站在秋风瑟瑟的破败古道上,思念故土。此情此景映射出他对现实环境的不满,对自己已风烛残年还依然颠沛流离、漂泊在外的人生际遇的感慨。如图2所示。
最后,我们来看“小桥”“流水”“人家”这几个跨层级的意象。它们与目标域一起,共同在“类属空间”构建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概念,隐喻温馨闲适的田园家庭生活,与作者的境遇形成反差,暗指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平静家庭生活的渴望。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Fauconnier&Turner的“合成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从认知角度分析诗歌所创设的隐喻意境,让我们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境,更明白了这样的意境是如何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同时也进一步证实隐喻性是诗歌的本质属性。
五、结语
《天净沙·秋思》是对诗人马致远真实处境和心境的写照。他当时年事已高,仕途无望,漂泊异乡,心中既对自己的人生际遇感到悲凉,又无限思念故土,对闲适的家庭生活充满向往。这一主题思想是通过多个具有隐喻意义的意象所构建的意境塑造的。因此,可以说,隐喻是诗歌的本质,使诗歌在结构上完整,在内容上统一。
同时,我们发现,Lakoff &Turner的“存在链隐喻体系”和Fauconnier&Turner的“合成理论”在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上可以相互配合、补充,较好地诠释诗歌“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隐喻性,同时又对其所创设的隐喻意境的成因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