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强军 卞民德 袁克廷
又是一年秋风起,又是鸿雁南飞时。
上船,到山东长岛大黑山去,候鸟环志开始了!环志,是将野生鸟类捕捉后套上人工制作地标有唯一编码的脚环、颈环、翅环、翅旗等标志物,再放归野外,用以搜集研究鸟类的迁徙路线、繁殖情况,分类数据的观察法和研究法。
40分钟的路程转眼就到。乘坐大黑山环志站副站长范强军的皮卡车蜿蜒来到了山顶的环志站,其实就是涂有迷彩色的三间平房,放下背包我们就投入了第一场战斗——挂网。
前夜北风8到9级,为了防止捕鸟网具被树枝刮碎,他们把1000米长的挂网,全部放倒在山坡上。这会儿,站长于国祥、副站长范强军和老环志人赵方全部上阵。于站长一边挂网,一边唠起候鸟环志这项很多人不甚了解的工作。
长岛县是名副其实的“候鸟驿站”。32座岛屿分布在渤海海峡,其中无人居住岛屿有22座,环太平洋西岸、东北亚、东亚地区候鸟飞跃渤海海峡时就在此歇脚。
对候鸟进行环志科研活动,没有比长岛条件更加优越的地方了。经我国东南沿海迁徙的猛禽,大多是在俄罗斯、大小兴安岭、黑龙江等地繁殖。每年8月下旬到10月末,它们陆续南迁。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恰恰处于鸟类南北迁徙的大通道上。鸟儿由此飞越渤海湾,距离最短,迁徙也最快。
于站长说着爬上一棵松树,指着一根突出的树枝说,大风吹动树木,就可能撕碎网具,说着用铁锨砍断了松枝。两个小时过去,大网在山脊两侧重新挂好。
天近傍晚,高空有猛禽在盘旋,小鸟则仓皇地飞掠过山顶,发出凄厉的叫声。于站长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捕获的鸟较少,但是你等着瞧吧,今晚必定大获丰收。”
天将亮时,他们就开始巡网了。好家伙!仅仅一张十多米的网上,就挂了七八只鸟!副站长范强军能熟练地叫出每一种鸟的名字:斑鸫、苍鹰、松雀鹰、红角鹗……大家开始细心地摘鸟,这可是一件很有难度的技术活儿。只见范强军一下子就精确地拿捏到一只苍鹰的双腿、控制住鸟的翅膀,保证不被其啄伤和抓伤。那捆绑缠绕鸟儿满身的细网看着都让人头痛,可是在他手里像变戏法一样,几下子就轻轻地拆解干净,鸟儿还能完好无损。当然,巡网的频率是越快越好,不能让鸟在网上挣扎太长时间,所以昨晚上,他们三个每人都起来巡了一到两次网。
范强军是长岛的鸟类专家,说起环志,他如数家珍:大黑山环志站是我国唯一以猛禽为主要对象的鸟类环志基地。32年来,长岛大黑山环志站共记录到猛禽2目4科39种,占我国猛禽种类的44.3%,占我国48种迁徙猛禽的81.2%。那里有8万余只猛禽在这里戴上环志,占全国猛禽环志总量的80%,给全世界的鸟类研究留下弥足珍贵的迁徙信息。
这时我才注意到,他们摘下来的鸟儿都放在一种“神器”里,他们把一堆大小不同的空饮料瓶,拦腰割开,瓶口冲下,用细绳捆绑在一起。这是他们通过几十年的实践摸索,自己发明的“神器”。把捕获的鸟儿摘下来,先裹上一件布做的“小棉袄”,再将其头朝下倒放进瓶中,带回环志站。这东西看起来简单,但用起来很方便,既节省时间,还能保护鸟儿。这次巡网归来,捕获的鸟儿多达上百只。
早饭后,环志站又来了援兵——卫生院的刘仁人大夫。援兵已到,环志正式开始!赵方熟练地控制住鸟,刘大夫则从鸟翅膀下面提取血样,用棉棒从鸟肛门提取粪便样本,分别做好登记后,交给范强军进行环志。
只见范强军根据鸟的大小和种类,挑选不同大小的国际统一标准、统一制作的金属环,佩戴在鸟的小腿,然后将鸟的环型、环号、鸟名、年龄、性别等进行登记。每一个环志鸟类的信息,都会上传到国家环志中心。如果再次捕获有环志的鸟类,就可以获得丰富的生物学或生态学信息。
范強军介绍,长岛环志站回收时间最长的是1991年10月3日放飞的一只雄性雀鹰,1998年10月25日在原放飞地回收,历时2555天;单程迁徙距离最长的是一只松雀鹰,1994年10月放飞后1个月,在马来西亚海域回收,图上直线距离达3960公里。
分析发现,通过渤海海峡迁徙的猛禽每年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春天2月末和3月上旬开始迁徙,高峰期在3月末至5月中上旬,有的种类延续到6月中下旬;秋天最早南迁在8月末,盛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末期在12月中旬。南迁时经过辽东半岛,飞至渤海海峡的庙岛群岛时,在岛屿停歇、补养,以岛屿为坐标飞抵山东半岛。然后一部分飞经青岛、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南下,一部分飞经安徽、湖北、江西,到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以及南海一些国家越冬。
环志的最后一道程序是放飞,一般由于站长执行。由于候鸟被捕获的时间非常短,所有体力基本不受影响,一只只环志过的“信息鸟”从于站长手里扑啦啦飞上蓝天。
谈到环志,他饶有兴致地告诉我们:“你可别小瞧这个活儿,过去的32年间,我们亲手环志的各种鸟儿就有27万余只,环志迁徙猛禽近8万只。”如今的大黑山环志,已经成为科研、科普和长岛对外宣传的最理想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