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

2016-04-29 03:23唐诗
牡丹 2016年3期
关键词:常德老爷子禁食

唐诗

1

夜晚下了些雨,常沙睡得不怎么安稳,隐约听到楼下似乎有钝物落地的声响,她在床上翻转了一下身体,侧耳倾听半晌,除了几声汽车驶过的声嚣,不再有任何别的。想重新睡去,又疑心是睡在隔壁的老爷子有什么事,她将床头灯拧亮,走到隔壁房间,轻轻推开门。

老爷子睡得像个孩子,鼾声很轻。自五年前将老爷子从家乡接到深圳,常沙还从没在深夜里这样走进过他睡的房间。她不知道他入睡后的模样——两只手举过头顶,嘴巴张得格外大,甚至比他吃饭的时候张得都要大。被子的一角捂着他半张脸,脚完全露在被子外面。

常沙将被子往外拉了拉,以便能盖住老爷子的脚。

清晨,从五楼下来时,常沙碰到三楼的张阿姨,老远就向她努嘴,双手不停地比试:“此路不通”。待走到跟前,嘴凑到常沙耳朵边,轻声说:“从另一个门下吧,这个门出了事!”顿了顿,换一口气,才又说:“昨夜,八楼的吴奶奶跳楼了!从她儿子家的窗户跳的……”常沙倒抽一口冷气,模糊地想起八楼的那一家子:儿子是做生意的,宽脸、肥耳,偶尔在楼梯间碰见,永远低着头盯住手机,玩手机游戏或看视频,并不戴耳塞;儿媳长得高挑,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多数时间在一楼的士多店里和别人摸麻将;吴奶奶慈眉善目,话不多,常常用布带子将两岁的孙子栓着,牛一样牵着在小区里走动。

“这孩子皮,我又有腿病,怕他磕磕碰碰,只得拴着。”逢人,吴奶奶都这样解释,没说两句话先就笑起来。

“平时挺乐呵的一个老太太啊,怎么会?”常沙无意识地看向张阿姨,没办法将自己复杂的心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张阿姨略略咂了咂嘴,正要说点什么,又发现有别的住户下楼来,立即迎上前去。常沙看看手机上的时间,还差十分钟就是六点,不能耽搁了。

内心倒并不是忌讳或者害怕,常沙避开出事的北门,改成南门走出小区,远远看见北门那聚集了一小拨人,警车停在路边,车灯还开着。

等公共汽车时,和吴奶奶同住一层楼的李阿姨一把拽住常沙,一脸神秘地说:“你知道了吧?”未等她有任何反应,自顾自接下去说:“吴奶奶自杀了!可怜啊,有腿病,一直没钱去治……她儿子儿媳不是个人哩!”

公交站台上,除了上班族就是一些老太太,她们多数赶在家里的年轻人起床前,摸黑起来,跨上菜篮子,步行到菜市场买好菜再坐公交车回家。对于这个不幸的消息,常沙身边的几个陌生的老太太都听到了李阿姨的话,她们不约而同发出一阵唏嘘,而那些上班族,个个表情冷漠,像是没听见。

“我家老爷子对我说过,文化大革命时期,他母亲死的那夜,他默默守在渐渐发凉的尸体前,眼泪一颗颗吞进肚子里。他的妹妹还小,号啕大哭,他吼她。正是这一声吼使他母亲产生了误会,原本已经没有气息的人突然活过来,真正断气前丢下一句:‘这老太婆死得好,你们都不要哭,就笑着吧。”常沙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跟一个并不是亲朋好友的人说起了这个。说着说着,她突然想到从小区里走出来时,自己并没有听见哭声。

2

一整天上班都心神不灵,常沙觉得自己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掏空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落。熬到中午,打电话回家,老太太接的,电话中的声音断断续续。问老爷子在干嘛呢,老太太说他吃完早餐就下楼了,至今没回来。常沙估计老太太还不知道八楼的事情,又不好让她去找老爷子,便算了,只说让她转告老爷子,晚上全家出去吃,不用做饭了。

下班回家前,常沙特意绕到城南的小饭馆买了两包盐焗鸡爪和二两油炸花生米,都是老爷子爱吃的。强装欢颜回到家,厨房冷冷清清的,老太太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头埋着,拿纸巾往脸上抹。常沙的心往下沉,没敢看仔细,故意低声嚷起来:“我回来了。”

老太太不但没有回头,反而将头埋得更深了。

“怎么啦?”常沙将双手轻轻放在老太太瘦弱的肩膀上。

没有回应。

“老爷子呢?”常沙说着,往老爷子的卧室走去。

老爷子面壁侧躺在床上,背对着门。常沙准备推一推老爷子,想了想又重新走回老太太的身边。

“到底怎么啦?”声音禁不住就大了起来。

老太太将头缓缓地抬起来。灯光打在她的脸上,并不像是哭过的样子。

“禁食。”她说,声音哽咽。

“什么?”常沙没听明白。

“老头子禁食,从中午开始,他就没吃饭,说要禁食三天。”

“禁食”两个字像一道强光,一下子就照射进了常沙的脑子里。她生硬地走到客厅的挂历前,喃喃自语:“今天也不是忌日啊。”每到老爷子母亲的忌日,他都要禁食一天,她是知道的。可眼下,离那日子还远着呢,况且,也不是禁食三天啊。

“我不晓得这老头怎么了?反正中午一回来,我就觉得他不好了!”老太太一边含糊地说着,一边又用纸巾抹脸。

常沙踱到老爷子的床边,轻轻坐在床沿。

“老爷子,没睡着?”

“嗯。”

“禁食三天?”

“嗯。”

“为什么?”

“……八楼老太太昨儿个跳楼了。”

“怎么?”常沙似乎惊了一下。

“她儿子和儿媳狠哩……她的腿病,好久了,没人管……”说到后来,老爷子肩膀抖动得厉害。

咽了一下口水,常沙觉得自己有必要说点什么:“您觉得这事跟您有关系?”

“我得想一想……”

常沙不知道老爷子要怎么想一想?她想到的是,死者为大。只是,如果用死来赌气,死者给生者留下的会是怎样残忍的惩罚?对着老爷子的后背,她什么都没再说。

3

窗棂上有层薄冰,常沙睡得迷迷糊糊,被隔壁老爷子剧烈的咳嗽声惊醒。她从黑暗中爬起来,没有像往常那样拧亮台灯。最近,老爷子易怒,说不了三句话就要发一大通脾气。“我看见天眼了。”前不久,老爷子对常沙说,夜里醒来,他清醒地看着天边裂开一条缝,两边站满天兵天将。老爷子说话的间隙,常沙想到盘古开天辟地。她笑着说:“看来,若干年后,您老要仙去。”原以为这话说得讨巧,老爷子的脸却立马沉下去,话砸过来:“不管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我在世的日子终究是所剩无多,你倒高兴。”

五年前,老爷子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打电话给常沙,语气忧郁:“糖尿病是富贵病,做不得事。”常沙听出老爷子的话外之音,赶紧请了假,到乡下将他接到深圳。在深圳,老爷子定期做体检,除了血糖偏高,并没有发现其他的问题。

常沙和朱州谈恋爱的那几年,老爷子还挺乐观。朱州是个二婚,和前妻有个五岁大的女儿,不敢对老爷子讲。直到要领结婚证了,瞒不住,常沙才如实说。老爷子并不生气,只说:“理解。”

理解归理解,老爷子心里始终堵了一块东西。

老爷子和常沙夫妇过的第一个春节,朱州把自己的父母也接到了深圳。两边的老人热热闹闹见了面,客客气气、相敬如宾。吃年夜饭前,老爷子乐呵呵的,甚至为了谁坐“上座”谦让良久。导火线是一瓶酒,确切地说缘于倒酒这回事。朱州给他的父母前后倒了一杯酒就放下了酒瓶。连常沙都没有注意到老爷子脸色的变化,直到“啪”地一声,老爷子一个大巴掌拍在桌子边缘。

“朱州,你什么东西!你不过是个二婚,你有什么了不起……”老爷子的声音像炸雷。

朱州惊愕地看看常沙,又看看老爷子,他的手无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手足无措。话说得断断续续:“外公,您消消气……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您告诉我……我改……”

“我告诉你,常沙是她外婆一手带大的!你对外婆不好就是对常沙不好!你说你有什么资格对常沙不好?”怒火让老爷子嘴唇边的肌肉神经质地抖动着。常沙快速地回想了一下,实在弄不懂朱州到底做什么事惹恼了老爷子。

老爷子甩下碗筷,任凭常沙怎么劝,朱州怎么认错,就是不肯再上桌吃饭。

事后,老爷子说他气的是朱州只给自己的父母倒酒。

“那还不是因为您和外婆平时不怎么喝酒嘛。”常沙解释。

“平时不喝就不给我们倒酒?活一把年纪了,这点礼数他朱州也不懂?”

这是老爷子第一次在常沙面前发这么大的脾气。

4

常沙的童年记忆里没有爸爸妈妈,只有外公外婆。在她还不懂事的时候,妈妈为了生一个儿子,将她过继给已经生到儿子的舅舅,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不久后,舅舅和舅妈离婚,舅妈带着儿子改嫁,舅舅则远走他乡。

上学之后,常沙总觉得自己是个无父无母的孩子。生病的时候,背她去医院的是外公;被人欺负的时候,护着她的是外婆;到学校开家长会的是外公,给她送早餐的是外婆。每年生日都是她一个人过的,没有生日蛋糕,没有礼物。总是这样,在她生日过后的三天或五天,外婆才突然记起来,她的生日早就过了。过了也就过了。

十岁之前,常沙在每年的年三十那天会盼望着自己的妈妈打电话回来。不知不觉就不再那样想了,甚至于妈妈打电话给她,她还不知道该讲些什么。电话中,母女俩留出的空白越来越多,妈妈没话找话讲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初中毕业那年,她决定不再接妈妈的电话了。每次妈妈打电话找她,她都让外婆说她不在家。

如果说妈妈对常沙来说像个远房亲戚的话,那爸爸对她来说就只是一个陌生人。她与他的唯一一次见面,外婆指着他,让她喊爸爸,她张了半天口,没发出半点声音。那男人走前摇着头叹气:“迟早也是别人家的人,不喊爸爸也罢。”

说来也奇怪,常沙不知道自己有个弟弟还是妹妹。她从来不问,也从未听人说,或者外公外婆对她说过,只不过是她忘了。不过,她知道那个孩子叫常德。

考大学那年,外公让常沙报考中专,希望她提前参加工作。他说外公老了,赚不到钱了,而她的爸爸妈妈已经好久都没寄钱回来了。她觉得很气愤,第一次主动拨通妈妈的电话,用一把稚嫩的声音质问:“生孩子没有义务吗?”

电话那头,她妈妈的声音平静:“你舅舅离家出走那年,我就跟老太太说好了,她抚养你成人、供你念书,你参加工作后只需要赡养她和老爷子,不用管我们。”

外婆站在常沙的面前,耳聪目明,她猛地将电话的免提键按下去,大声说:“不是自己带的孩子就是不亲是不是?凭什么给常德又是补习又是请家教的!你将来真的只要常德一个人养老送终吗?”

“老太太,常沙和常德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也想一碗水端平,可眼下不是这个事,我是考虑到将来你们寿终正寝时,我们离得远,照顾不到,就让常沙帮我们尽尽孝心,好歹她也是您和老爷子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放下电话那一刻,她对自己说:“好吧,常沙,就这样吧。”

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常沙改口管外公叫老爷子,管外婆叫老太太。

5

婚前,朱州答应过常沙提的两点要求:朱州前妻的女儿跟着婆婆住到乡下,每月定时给孩子寄生活费;赡养常沙的外公外婆。朱州倒是兑现了承诺,随着时间的推移,常沙却越来越觉得疲惫。老爷子脾气急,又有高血压,不管与谁,只要意见不合,立即拍桌子,气得脸红脖子粗。血压说上来就上来了。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开始,他就能说到铺张浪费,接着又数落到不勤俭持家上去。比如常沙喜欢到淘宝上购物,朱州喜欢到美容店去洗脸等等,没有一样是老爷子看得惯的。

老爷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是生不逢时,要是生在你们的时代怎么可能像你们这么不思进取,光知道享受。”老爷子说这话表面上看当然是批评常沙,实际上是道出了他年轻时白手成家,自学成才的故事。常沙小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对她说过自己家是“黑五类”,学习成绩好,却没有升学的机会,只能靠自学。老爷子对汉语言文学颇有研究,爱好楹联、古诗词创作,在书法、绘画、音律方面均有造诣,在家乡有一定声望。

朱州知道老爷子一生坎坷,也佩服老爷子的学识。可老爷子一说起“你们的好时代”类似的话就让他觉得反感。他觉得老爷子年龄大了,也该服老了。

说说还算是好的。常沙搬新家那次,有十几个旧衣架,挂勾处的塑料皮烂了,里面的铁丝都裸露出来。常沙准备到新家后再买新的衣架,便将旧衣架全部扔进垃圾桶。等搬到新家一看,那十几个旧衣架长了飞毛腿似的,好端端地挂在衣柜里。不用说,这衣架不是老爷子就是老太太从垃圾桶里拣出来的。

重新将旧衣架扔进垃圾桶时,常沙对老爷子说:“这衣架不能用了,铁丝都露出来,有锈了,容易弄脏衣服。”老爷子一听,嘴里埋了个炸雷似的,立马就响:“这衣架哪坏了?我看你幸好是生在了好年代,你若生在我那个年代,只能喝西北风!”朱州在一旁,笑着说:“外公,这不是生在哪个年代的问题,东西坏了不扔的话也用不了,还占地方。”老爷子一听更火,一巴掌拍在客厅的餐桌上:“你们是不是以为赚了几个臭钱就能随便乱糟蹋东西啊?就你们这点本事也有脸显摆?这世上比你们有钱的人多了去,要是都像你们这样,那这世界早就乱了。”

朱州想说:世上的人都像老爷子您这么节约的话,经济大慨也无法飞速发展吧。终究没敢说出口,只是背着老爷子,和常沙说。常沙心里的想法和朱州的一样,嘴上却护着老爷子,说:“节约是美德,不会制约经济发展的。”

6

关于常德,多年后,常沙听老爷子说妈妈在电话里哭诉,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仍然吵得厉害:“你妈赌气说要在常德新盖的房子里自杀,让全世界的人都晓得是常德逼死了她!”

妈妈从来不向常沙说半点常德的不是。有几年春节,老爷子要常沙到乡下去接妈妈到深圳过年,常沙没说去也没说不去,老爷子疑心她是不愿意去,也不便劝什么,只说:“你妈待你是没有待常德好,可不管说到哪里去,她也是你的亲娘老子。”常沙心想:我妈待我哪是没有常德好,是根本没有尽到做母亲的义务。想归想,也不敢在老爷子面前说什么。

老爷子喜欢做和事佬,每次妈妈打电话过来,他都替不肯接电话的常沙圆谎。说她经常出差,加班,又说她工作忙,熬了个通宵,睡得正香,不忍心叫醒她。常沙闲得无聊时,想着法子要拆穿老爷子,故意在电话机旁边走路,又和老太太讲话。老爷子每次接电话都捂紧话筒,要挡住声音的传播。

常沙的婆婆过世时,老爷子作为常沙唯一的亲人参加了葬礼。按着婆婆家乡的规矩,下葬那天得喊上亲朋好友,摆几桌,热热闹闹地送往生者一程。常沙的娘家只有老爷子一个人参加,让公公很不开心,当着朱州其他亲朋好友的面,铁青了脸说:“常沙,你娘家难道只有你外公一个人吗?”公公的话让常沙很不高兴,她说:“我娘家只有两个亲人,除了老爷子就是老太太了,来了百分之五十,还想怎么样?”话落,老爷子就给了她一耳光,骂她是白眼狼,说不认自己父母的人连猪狗都不如。大庭广众之下,常沙下不了台,一边哭一边喊起来:“那生了孩子又不养孩子的算什么?虎毒还不食子呢!”

事后,常沙和老爷子几天都没说话。老爷子犟,当天打完常沙,没招呼任何人,自己连夜坐汽车回到深圳,途中谁打的电话都不接。常沙算是隔代遗传了老爷子的犟劲,她也不是没想过,万一老爷子气出毛病来,有个好歹,她这一辈子都要背一笔良心债。

老爷子最后一次跟常沙提到常德是在一个冬天的夜里,讲话前,他搓了搓手。那一刻,常沙才意识到老爷子很瘦小,他搓手的模样和神情甚至让她莫名其妙想到了第一次读到的俳句:“不要打它吧,苍蝇搓着手啊,也搓着脚。”

“常德不是你妈亲生的。”老爷子搓着手又搓着脚,最后吐出这句话。

常沙没有问老爷子讲这话的用意,她一时就呆住了,无法开口说任何话。老爷子在这个夜晚显得尤其苍老,连声音都一并老了。她的意识显得有点模糊,只能模糊地看着老爷的嘴巴还在嚅动,可她侧耳倾听良久,仍然无法听清楚他究竟说了些什么。

7

老太太将老爷子写给另外一个老太婆的“情书”拿给常沙看,她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气说:“这个老不死的,人老心不老呢!”紧接着,将她如何发现老爷子和小区的某位阿姨眉目传情、暗送秋波以及如何“截获”了这封信的经过进行详细复述。

常沙一开始并不信。老太太素来是“醋坛子”,她是知道的。那信她也并不想看,随手就扔到一边去。老太太不依不挠,凑到常沙面前大声念起来。如果不是白纸黑字,如果不是认识老爷子的字迹,常沙根本不会相信这样“情意绵绵”的信会是老爷子写的。最可怕的还是那个落款,竟然写上了“亲”这样的网络用语。常沙咬着下嘴唇,几乎要笑出声来。

“告诉我,你希望我跟老爷子说点什么?”常沙故意冷着声音问老太太。

“你能干什么啊,你那么怕他!”老太太说,声音倒也并不悲伤。

“那就当这封信不存在!”

“可它存在。”

“你想怎么办?”

“再看看吧。”

此后,常沙每天出门上班时,老爷子仍然像往常那样下楼去找人下棋,要玩到中午才回家吃中饭,吃了中饭又会出去,一直到常沙下班回来。老太太说,有那么几回,他连中午饭都不回来吃,问他在哪吃的,回答得含糊。

老太太暗地里在盯着老爷子的一举一动,常沙想找个恰当的理由将这件事情透露给老爷子,几次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下去。说得太委婉,她怕老爷子听不明白;说得太直白,又怕伤了老爷子的自尊心。

看了老爷子的“情书”后,常沙不知不觉中观察起老爷子的表情来,他变得爱笑了,脾气也不像以前那么火爆,整个人都柔和起来。自私一点来说,常沙觉得这样的“黄昏恋”倒也蛮不错,压跟没往“道德”和合法性上去想。

老太太暗暗盯梢了近两个月,终于掌握到一个确凿的证据。她手握一张到宾馆开房的收据,当着常沙的面,将那张收据甩到老爷子的脸上,用她年轻时才可能有的尖嗓门喊起来:“胡南啊,你这个老东西,我想不到你老了老了还干出晚节不保的事情来,丢了这张老脸!”老爷子当时就气晕过去了。

常沙问老太太为什么要当着她的面将老爷子的事抖落出来,这样老爷子多丢脸啊。老爷子有高血压,不能生气,要是气过去了如何是好?老太太嘴巴一撇,说:“我就是想着得有你在的时候才能说,他若是气过去了,好歹你能帮着我将他送到医院去抢救。”

8

朱州被警察拘留是在老爷子“开房”事件发生后一周的事。那天,朱州的同事打通常沙的电话,话说得小心谨慎。

“嫂子,朱州和朋友一起在酒店喝酒,逮进去了,钱也交了,可人还没放……”

“酒店喝酒犯法吗?”

“不犯法啊。”

“那警察抓他?”

“不是……嫂子,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将他捞出来。”

朱州从警察局出来后,一口咬定他在酒店什么都没做,只是碰巧被扫黄的警察顺手牵羊了。常沙自然不信,闹着要离婚。老爷子对这件事始终不表态,倒是老太太,又用一把年轻时候才可能出现的尖嗓门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我看这朱州是看样学样哩!”常沙发现,只要老太太一说这事,老爷子的神情就会显得不自然,言语躲闪。

闹也闹过了,朱州坚决不同意离婚,常沙便算了。跟朋友聊到这个事,她说:“婚姻就这么回事吧,男女间也就那点事,想想人生在世也就那么回事吧,有些事计较不了那么多。我有时候转念一想吧,就算是我的父母亲人,他们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我也没办法左右。不管我如何爱他们,终究我也不可能是他们,我不能要求他们做什么,不做什么,不能要求他们成为我想要的那种人。”

朋友说:“是啊,就当不知道。”

常沙说:“可我明明知道。”叹一口气,她又说:“知道又怎样呢,也就那样吧。”话落,常沙想到,不管朱州做过什么事,只要还是合法夫妻关系,还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她就不得不去拥抱那俱身体,夜晚,她还得和他一起同床共枕。她想到,最初,她可能会觉得有些许恶心和不适,可时间久了,她就会慢慢习惯。她想,也许她会渐渐忘了这件事。

学会忘记,常沙想到这句话时突然感到了一种侵入到骨子里的悲怆。她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努力学习怎么忘记——她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也就是这件事。

老爷子实施禁食行动的第三天,老太太絮絮叨叨告诉常沙,说那自杀的吴奶奶也是老爷子的“老相好”,为了这,老爷子才唱出“禁食”这一出。老太太的耳朵不好了,说话声音大。老爷子从床上一跃而起,单手指着老太太,嗫嚅了一会儿,又改着指向常沙,并不像往常说话那样看着她的脸,他的眼睛盯着地板,声音有些颤抖。

他说:“常沙你必须禁食!”

“常沙你也要禁食。”他又说。

“常沙,你也应该禁食……”最后,他这样说。

责任编辑 王小朋

猜你喜欢
常德老爷子禁食
《扶琴》
儿童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小老爷子的指甲刀
“关于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之思考与相关法修改建议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清溪雅集》
禁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美丽常德
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