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分析的城市公园利用者行为特性及其管理对策——以上海市中山公园为例

2016-04-28 01:24田伟利宁碧波宁利中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聚类分析管理对策

田伟利, 宁碧波, 林 磊, 宁利中

(1.上海大学 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2.嘉兴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3.西安理工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基于聚类分析的城市公园利用者行为特性及其管理对策
——以上海市中山公园为例

田伟利1, 宁碧波2, 林磊1, 宁利中3

(1.上海大学 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2.嘉兴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3.西安理工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居民休憩、娱乐和活动的重要开敞空间,因此分析城市公园设施的利用情况以及利用者的行为特性,对于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海市中山公园为例,通过对该公园利用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公园的利用者大多数为青年人和老年人,且利用者范围广,利用频率高,滞留时间也较长。同时运用数量化Ⅲ类和聚类分析方法,把城市公园利用者的行为特性分为郊游式利用型、日常利用型、临时利用型、约会利用型、幼儿同行利用型、健康注重型及非日常团体活动型7大类,分析了各类利用者行为特性的特点,为今后政府部门对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城市公园利用者;行为特性;聚类分析;管理对策

1研究背景和目的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调节生活环境和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生态、娱乐、休憩和社会文化等功能,同时又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体现。因此如何顺应市民的需求,对城市公园进行建设和管理,促进公园的利用效率,是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公园空间布局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从20世纪初期就开始研究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Mitchell利用中心地理论对城市公园的区位问题进行理论性探讨[1];Mitchell 和 Lovinggood通过在地图上标出城市公园区位的方法,分析了城市公园区位与经济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2];Nicholls和Shafer通过GIS网络分析技术计算了沿街道到达公园的实际旅行距离[3]。我国对于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研究较晚,尹海伟等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于城市公园的可达性与公平性进行研究[4];梁淑荣以南昌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5]。(2)城市公园规划和设计方面的研究。孟刚等在《城市公园设计》中对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手法、设计内容和设计规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6];杨杰对玉溪市高新区科技创业园中的城市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提出了公园与建筑的交融性[7]。(3)城市公园利用方面的研究。吴必虎等运用游憩活动空间和曲线分析技术,对上海城市游憩者的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8];石金莲等运用POE方法,对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进行了评价[9-10];尹菲从游人休闲行为现状和休闲价值观的变化角度出发探讨成都城市公园的变迁[11]。(4)鉴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于公园利用的研究也开始盛行。如朴永吉及汪民等研究了老年人对公园的利用[12-13]。虽然以上文献从各个角度对城市公园进行了研究,但是从一般公园利用者的角度出发,对于城市公园利用的空间、设施和频率等利用现状和利用者的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基于以上各点,本文以上海市中山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踏勘的方法,对公园利用者的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再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类城市公园利用者的行为特性,为今后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些基础的思路。

2调查概要

2.1调查对象概要

中山公园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公园占地总面积21.42×104m2,其中绿化面积11.86×104m2,水面面积1.22×104m2,草坪面积3.69×104m2。公园周边交通设施发达,有2号、3号、4号3条地铁线和十几条公交线路可以到达,公园内设施齐全,知名度也比较高,周边的商业设施也很完善,因此成为上海市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图1)。

2.2调查项目概要

根据研究目的,调查项目分为公园利用者的属性调查、公园利用者的利用现状调查及公园利用者的来园交通手段调查3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图1 调查对象位置示意

(1)公园利用者的属性调查:年龄、性别、住所、来园组织形式构成及到公园的距离。

(2)公园利用者的利用现状调查:利用目的、利用设施和场所、利用频率及利用时间。

(3)公园利用者的来园交通手段:利用的交通手段及来园时所带物品。

2.3问卷调查日期及回收情况

(1)调查日期及方法。由于休息日以及工作日公园利用者对公园的利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本问卷调查日期包括双休日2天以及工作日4天,共6天。调查时间为2014年10月28日至2014年11月2日,早上6点到晚上6点。调查方法采用调查员手持问卷直接对公园利用者的口头询问以及公园入口观察法。

(2)问卷回收情况。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50张,回收330张,由于属于现地当场回收,因此问卷回收率比较高,达到了94.3%,有效问卷为310张(表1)。

表1 问卷调查的回收结果

3公园利用者的利用情况分析

3.1公园利用者的属性分析

公园利用者的属性情况如表2所示,从性别构成来看,男女各占总人数的48%和52%,男女比例基本保持一致。从年龄构成来看,年龄在26~40岁以及60岁以上的利用者占绝大部分,分别占总人数的34%和24%,达到总人数6成左右。从利用者的来园组织形式构成来看,和朋友一起来的利用者占到总人数的45%,其次为和家庭成员一起来的利用者,占到总人数的28%。从利用者到公园距离来看,0.5~1 km的利用者最多,占到总人数的30%,其次为距离2 km以上的利用者,占到总数的27%。总之,公园的利用者大多数为青年人和老年人,以关系密切的群体为来园主要组织形式,而且公园利用者到公园的距离范围尺度比较分散。

表2 公园利用者的属性

3.2公园利用者的利用现状分析

公园利用者的利用情况如表3所示,高频率利用者(这里是指几乎每天都来和一周2次以上的利用者)所占的比例为54%,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6成以上利用者的利用时间段集中在早上;滞留1~3个小时的利用者最多,占到总人数的48%;从利用者到达公园的交通工具方面来看,主要集中在徒步、自行车或者电动车以及公共交通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40%、25%和22%;利用目的主要是散步和运动等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占到总数的49%和35%;利用公园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广场、草坪和路边座椅。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山公园已经成为市民平时休憩、锻炼、活动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可以推测,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该公园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场所,因此对公园内的设施配置、空间分配以及园外公共空间的管理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表3 来园者的利用情况

3.3公园利用者的综合分析

由于各个年龄层的公园利用者对公园的利用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分析各个年龄阶层对公园利用情况。

(1)不同年龄阶层利用者对公园的利用频率和利用场所,如图2、图3所示,各个年龄层对于公园的利用频率和利用场所有所不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利用频率高,几乎每天都去的人占到一半以上,场所集中在广场或者草坪和座椅。而18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利用频率相对低下,并且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健身设施和游乐设施。因此在设置公园内休闲设施和活动设施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层利用情况,选择适当的公园空间来设置公园内的公共设施。

图2 不同年龄阶层对公园的利用频率

图3 不同年龄阶层对公园的利用场所

(2)不同年龄阶层利用者来园的目的。 根据休闲理论,居民在公园的休闲活动可以分为健身活动(运动)、设施娱乐活动(散步、玩耍等)和其他娱乐活动。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层的利用者有不同的休闲活动(图4)。老年人的主要休闲活动是运动和散步,而年轻人主要集中在游玩方面。还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增大,其他的娱乐活动也在增加,主要有老年人平常所进行的集体跳舞、打太极拳和聊天。因此在公园内应该根据不同的休闲活动类型,提供相应的设施和场地。

图4 不同年龄阶层的休闲活动

4公园利用者的行为特性分析

4.1公园利用者行为特性的分类

前文分析了公园利用者对公园的利用情况,下面利用市场细分法对公园利用者的行为特性进行分析。具体方法:首先运用数量化Ⅲ类,确定聚类分析的评价尺度;其次通过对评价轴和调查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对全部样本的行为特性进行分类。

4.1.1根据数量化Ⅲ类,确定评价尺度

本研究选择对公园利用者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作为条件项目,主要有利用者构成、从家到公园的距离、滞留时间、利用目的、利用场所及利用频率6个项目。其他的属性项目作为行为特性分类考察时的信息使用。各条件项目的概要以及种类如下所示:

(1)公园利用者构成。到公园来时的人员组成,主要有4种: ① 一个人:单独一个人来公园;②朋友:包括同事和恋人;③家庭:和有亲戚关系的人一起来;④团体:学校和社会团体一起来。

(2)从家到公园的距离,主要有2个项目:①近距离:到公园入口1 km以内的距离;②远距离:到公园入口1 km以上。

(3)在公园的滞留时间,可以分为以下2种:① 短时间:滞留时间在1小时以内;② 长时间:滞留时间1小时以上。

(4)利用目的,主要有以下4种:① 散步;② 玩耍;③ 运动;④其他。

(5)公园内主要的利用场所有以下4种:①健身设施:拥有健身器材的地方;② 游乐设施:游乐设施存在的地方;③广场和草坪:公园内的开敞空间和绿地;④座椅和湖边:供游人休息和散步的地方。

(6)对公园的利用频率分为以下2种:①高频率:指每周2次以上的利用者;②低频率:指每周不满2次的利用者。

4.1.2计算结果

根据上面的18种分类,利用数量化Ⅲ类方法进行种类合并,其合并结果如表4所示。到第七轴为止,累计寄与率达到了78.25%,因此到第七轴可以使用。这里所说的“轴”为评价尺度轴,即是把18个指标合并成可代表大部分信息的7种类似要因。

表4 数量化Ⅲ类的计算结果

4.1.3根据聚类分析类型化

利用以上的7个评价轴和样本得点对利用者的行为特性进行聚类分析,其过程如图5所示。原数据的计算距离为马斯距离,聚类生成为阶层法,聚类合并后的距离计算法为ward法,共分为7个类。

图5 结构联系图

4.2各类型公园利用者的行为特性分析

在对各类型公园利用者的行为特性分析前,先要对各个项目的统计值进行有意差检定。以全样本的每个项目所占比例作为基准值,各个项目内部的项目所占比例在统计上进行的适合度检定(χ2),其鉴定结果各个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有意差。

从各个构成项目内各个条件项目所占的比例(表5)可以看出7个公园利用者类型行为特性的特点。

表5 各条件项目所占各项目内的比例

(1)种类—郊游式利用型。这个类型的行为特性为家人一起,一般为远距离、长时间逗留,以玩耍为目的,游乐设施和草坪为主要活动场所,对公园的利用频率比较低。从使用的交通工具来看,大多数为私家车。因此可以推测出这类人群主要为双休日,带着家人,从比较远的地方到公园来玩耍,并且长时间逗留。因此称作“郊游型”利用群体。

(2)种类—日常利用型。这个类型的行为特性为距离公园比较近,单独利用者较多,利用频率高,逗留时间短,主要以散步为目的,利用场所也主要为座椅和湖边。从平均年龄来看,这类公园利用者的平均年龄也很高。也就是说这个公园是附近居住的老年人日常散步的场所,因此称作为“日常型”利用群体。

(3)种类—临时利用型。这个类型的行为特性为距离公园远,逗留时间较短,且以散步作为主要目的,广场草坪、湖边和座椅为主要利用场所,利用频率较低。长距离短时间是这个利用群体的主要行为特性,也就是临时利用公园而已。这可能是因为公园周边商业设施比较完善,公园利用者来此地联系业务,工作完成后顺便在此公园临时休息。因此称为“临时型”利用群体。

(4)种类—约会利用型。这个类型的行为特性为朋友或者同事一起来的比例很大,从家到公园的距离比较远,逗留时间也很长,且主要以散步为目的,对座椅的利用率很高,对公园的利用频率比较低。从平均年龄来看,利用者比较年轻,而且女性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可以推测这个群体的利用者可能是在公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谈恋爱的群体或者是和同事在座椅上聊天的群体。因此被称为“约会型”利用群体。

(5)种类—幼儿同行利用型。这个类型的行为特性为家人一起,距离公园较近,在公园逗留时间长,以玩耍为目的,利用频率较高,主要是利用广场和草坪。其特点虽然和第1种类比较相似,但近距离和高频率使用这点与第1种类不同。因此可能是公园附近居住的女性,带着孩子来公园玩耍的利用种类,因此被称作“幼儿同行型”利用群体。

(6)种类—健康注重型。这个种类型的行为特性特点是以运动为主要目的,一个人或者和朋友一起,在公园内长时间逗留,也有较高的利用频率,且距离公园在0.5km以内,推测可能主要是一些老年人,平时为了维持健康的身体,利用公园良好的环境和免费的健身设施。所以被称作“健康注重型”利用群体。

(7)种类—非日常团体活动型。这种类型的行为特性为主要利用广场和草坪,也是这几个种类中草坪利用率比较高的群体,还有就是远距离,长时间逗留,其他的利用目的,低频率利用。因此可以推测,可能是一些团体在进行一些课外活动(例如棋类比赛等)。也就是说具有特定目的的团体利用的类型。因此称之为“非日常团体活动”利用群体。

5结论及对策建议

5.1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中山公园的利用现状和利用者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结论。

(1)由于中山公园属于上海市市级综合公园,利用者年龄层分布非常广泛,25岁以上的利用者占绝大多数。从利用者的构成来看,和朋友一起来的利用者占到总人数的45%;从公园到利用者距离来看,2 km以内的利用者最多,占到总人数的70%左右。

(2)从利用现状来看,公园利用者各年龄阶层的利用频率和利用场所有所不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集中在公园广场、草坪和路边座椅;而年轻人主要利用健身设施和娱乐设施。随着与公园距离的不同,来园者使用的交通工具有所不同,近距离者来公园的交通工具主要集中在徒步、自行车或者电动车,较远距离利用者使用私家车、公交和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因此在公园配套设施建设中除了考虑到公共交通的衔接之外,还要考虑自行车和私家车的停车问题。

(3)本研究运用数量化Ⅲ类方法进行指标的合成,然后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利用者的行为特性进行了分类,共分为郊游式利用型、日常利用型、临时利用型、约会利用型、幼儿同行利用型、健康注重型及非日常团体活动型7大类。同时还从利用目的、利用场所、利用频率、滞留时间以及距离公园的远近等分析了各种类型行为特性的利用特点。

5.2对公园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

从上面对各类型的行为特性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种类的人群对公园的利用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在今后公园建设中,要针对各种不同的利用人群,建设相应的设施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对于郊游式利用型利用者来说,由于距离较远,而且大多数使用私家车,因此应该设置相应的停车设施,并且在公园周边应配套一定的娱乐设施和购物设施;对于日常利用型的利用者来说,因为大多数为老年人,因此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特性,在老年人活动集中地场所设置相应的休息设施;对于临时利用型来说,可以设置一些休闲和娱乐设施(比如茶馆等);对于幼儿同行利用型可以根据其特点,设置一些适应公园的特色商店;对于健康注重型的老人来说,应该适应他们的锻炼要求,设置一些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健身器材,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建设小型运动场所。总体来看,城市公园的利用者以老年人居多,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公园无障碍化问题提出较少,但是现在上海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城市公园高频率利用者多数为附近的老人,因此在设施配套中也要考虑公共设施的无障碍化问题。

当然,本文只对上海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综合公园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但也为今后城市公园的建设管理提供了一定思路。为了全面分析城市公园利用情况和存在问题,今后应该对各类公园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为更好地建设和管理城市公园提供有益的参考性建议。

参考文献:

[1]Mitchell L S.Toward a theory of public urban recre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69,(1): 103-108.

[2]Mitchell L S,Lovingood P E.Public urban recreation: An investigation of spatial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76,(8):6-20.

[3]Nicholls,Shafer.Measuring accessibility and equity in a local park system:The utility of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to parkand recreation[J].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ntion Administration.2001,19(4):102-124.

[4]尹海伟,徐建刚.上海公园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6):71-76.

[5]梁淑荣.南昌市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6]孟刚,李岚,李瑞冬,等.城市公园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7]杨杰.城市与建筑的交融——云南省玉溪高新区科技创业园及城市公园规划设计[J].四川建筑,2006,(4):25-26.

[8]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4,49(2):117-127.

[9]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52(2):97-103.

[10]石金莲,王兵,李俊清.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 POE) 应用案例研究——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36-39.

[11]尹菲.休闲视野下的成都城市公园[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12]朴永吉,田代顺孝.关于高龄者的公园利用特性的研究——以东京都为例[A].1999年国际公园康乐协会亚太地区会议论文集[C].1999.

[13]汪民,张俊磊.老龄化社会需求下的城市公园调查分析及其启示[J].规划师,2013,29(10):29-32.

The City Park User’s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Zhong Shan Park in Shanghai

TIANWei-li1,NINGBi-bo2,LINLei1,NINGLi-zhong3

(1.College of Fine Art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 314001,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co-Hydraulic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48,China)

Abstract:The city pa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a place for adjusting the urban environment,and also an important open space for citizens to have recreation and entertainment and activities.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utilization of city park facilities and the city park user’s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city park.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Zhong Shan Park in Shanghai and analysis of the park utilization,this paper found out that most of the city park users are the young and the old with a wide spread of using for a long periods of time.The park user’s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ivided into 7 groups by methods of quantitative and cluster analysis.These groups are picnic using,daily using,temporary using,appointment using,adult with children using,health using,unmoral group activity using.The analysis of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every group will give the government some new ideas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rk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the city park users;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cluster analysis;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98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210-(2016)01-051-08

作者简介:田伟利(1970—),男,博士,从事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教学与研究。E-mail:tianwl@Shu.edu.cn通信作者:宁碧波(1972—),女,博士,副系主任,从事城乡规划教学与研究。E-mail:952519478@qq.com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GL108);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4YS016);上海市教委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

收稿日期:2015-06-20;改回日期:2015-08-19

doi:10.3969/j.issn.1009-4210.2016.01.007

程子课题项目(公共艺术与都市文化发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中心以及美术创作平台建设基金项目;西安市建设

科技研究项目(SJW2015-01)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管理对策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刍议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