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物流发展新动力

2016-04-28 07:44栏目主持陈祥森
中国储运 2016年2期
关键词:物流业供给转型

栏目主持/陈祥森



供给侧改革:物流发展新动力

栏目主持/陈祥森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那么经济改革的重点是什么?这不仅关系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下一步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现在,很多迹象表明,政策着力点已放在加大供给侧改革上,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直抒胸臆,畅谈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物流业发展新动力

专栏小编:我们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转型也好、升级也好、创新也好,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次机会。现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供给侧改革给我们指出了方向,对此你们有何考量?

夜雨观澜:现在讨论经济问题转向了供给侧,其实供给侧存在问题提出很久了,但是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在提出解决办法的时候,往往还是把重点放到了需求侧。为什么现在会碰到这么多问题呢?因为我们习惯思维认为需求侧出了问题,所以老是强调增加投资,增加出口,当然这是最容易办的、政府也有能力增加投资。比如,2009年4万亿投资,再加上10万亿贷款,经济增速马上回升了三四个百分点。然而,这招儿近年来不灵了,投资效率递减,同样的刺激力度,增速回升得很少而且持续时间很短,用投资拉动需求的效果越来越差。

把酒临风:而且政府寅吃卯粮,背了一身债务,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居民资产负债表杠杆率越升越高,特别是整个企业界杠杆率远远超过了欧盟所规定的90%的水平,这样某些环节上越来越容易出现债务危机和资金链断裂,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生而且发散开来,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出现系统性风险。所以,从需求侧去看问题、从需求侧去找解决的办法,解决不了当前问题。去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会议上,提出要从供给侧去分析问题的根源,从供给侧采取措施,因此我说,2016年供给侧将会发力,为经济发展添增动力。

金玉其中:中国决策层对2016年的经济工作已经做出了部署,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结构性改革仍然是重中之重。因此,2016年在供给结构调整过程,加快过剩产能的去化以及房地产去库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实体经济乃至金融体系的稳定。2015以来,多起企业信用事件接连爆发,预示着信用风险已经在持续积累。如果2016供给侧改革的执行力度较大,决策层清理“僵尸企业”的决心较强,债券违约或将呈常态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这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是客观要求。我们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

专栏小编:供给侧改革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对于企业来讲,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完成“五大重点任务”?

夜雨观澜:推进供给侧改革,要依靠改革创新,来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完成这“五大重点任务”,既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也需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须着力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从长期看,“五大重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从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又具有“对冲”作用。比如,化解房地产库存对增长是明显的“加法”,可以减缓去产能带来的“减法”效应。而去产能又会调整供求关系,防止出现宏观经济通缩效应。因此,“五大重点任务”必须全面推进,并且要敢于和善于进行创造性创新。

把酒临风:“五大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非常多,但病根都是体制问题。无论是处置“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提升有效供给,还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解决的根本办法都得依靠改革创新。比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资金成本,必须减少行政审批,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必须改革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才能解决“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问题。同时要看到,完成这些重点任务,本质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只有进行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才能有效推动这次重大的结构性改革。

金玉其中: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是供给侧改革的参加者。供给侧改革对于某些企业的既得利益是有影响的,但是对于经济长远的发展,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里面就有取舍的问题,对一些损害自己短期利益的改革,全力进行支持还是阻挠,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另外,企业家要做出准备,要适应新的经营环境。过去因为体制不健全,有很多特殊政策或优惠政策,但是为了推进供给侧的转变,使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一定要建立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这样的营商环境下,或者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下,从事企业的业务活动,而且能够把企业办得很成功,不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因为不能再依靠政府给你的特殊政策、特殊优惠去赚钱了,企业只有靠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适应消费者需要的能力,才能做到成功。

专栏小编: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供给侧改革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改革,而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效率,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供给侧改革不是扩张经济总量,而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夜雨观澜: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着眼点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在生产要素供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减慢,则经济增长减速;而在生产要素供给减弱的情况下,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不能获得加快提高,经济增长也会减速。我国经济增长的换挡、减速,既有生产要素供给制约的因素,也有全要素生产率减速的因素。目前,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世界范围的减速,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也显现出速度放缓的趋势,与生产要素供给因素一道,成为经济增长减速的原因。这种趋势不是外部因素造成的,而是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因素和内在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因此只有靠改革才能遏止这个趋势,那么供给侧改革可以说是个良方。

专栏小编:供给侧改革更侧重于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更侧重于增强企业长期发展活力,更注重经济长期持续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对此,物流业应该做哪些工作呢?

把酒临风:看到马云有个演讲说,中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转型也好、升级也好、创新也好,各种各样的变革,都非常之大。但是企业的质量、数量、规模、品质,跟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比,跟欧洲比,跟日本比,差距还非常大。今天,我们能够参加“世界杯足球赛”的中国国家企业队,其实就像中国足球队一样,我们能进去,也是检漏进去,我们实力远远不足。马云的这个看法我有同感,国人不远万里出国购物,还不是因为我们国内的企业产品不行嘛。所以,供给侧改革对于国家经济来说,是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价格企稳,企业盈利能力恢复,进而实现转型再平衡。对于物流业、制造业等产业来说,供给侧改革就是创新。创新不是一句空话,特别是技术创新,中国很多制造业公司的实验室,科研中心是空心化的,是买来的,抄来的,借来的。现在怎么办?从供给侧上创新,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金玉其中:企业倘若没有紧随供给侧改革步伐,必将会被市场淘汰。前些日子看到,有140年历史的日本老牌家电企业东芝,前景越来越黯淡,甚至走到了崩溃的十字路口。2015财年,东芝创纪录净亏损45亿美元。为了求得生存,东芝将进行“解体式重建”,然而东芝的转型还是慢了一拍,穆迪已将该公司的债券评级下调至垃圾级,东京证交所则禁止东芝在9月之前进行股权融资。东芝的教训是惨痛的,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没有转型的紧迫感,往往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这种“东芝病”,其实在我们很多的企业里都存在。

专栏小编:今天谈论供给侧改革,使我感觉到这项改革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我还有一个感觉,供给侧改革尚未吹皱物流业一池春水。在我们杂志近两期的“专栏”栏目上,有几位专栏撰稿人,专门谈了供给侧改革问题,看来物流业今后的走向必将会与供给侧改革密切相关。百年企业东芝步伐慢了一拍就陷入泥淖,我们物流企业自比一下东芝,还有什么理由不马上投身于供给侧改革?好,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感谢读者分享了三位专家的观点和看法,我们下期再见。

专栏小编:欢迎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新年伊始,我们来谈谈中国经济和物流业吧。从我所接触的物流业内人士来看,可以说经济大势喜忧并存。三位专家,你们对当前经济形势都有自己的判断,所以今天请你们来谈谈各自的想法。

把酒临风:2015年经济下行,尤其出口出现大幅度下滑,人民币首次出现大幅度贬值,贬值幅度高达7%以上,显然超出人们预期,对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悲观情绪,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然而我认为并不如此,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大家很难适应经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冲击。

夜雨观澜:确实是这样,这个冲击很大,也使大家很茫然。举个例子吧,目前雾霾非常严重,我认为与经济转型关系很大。2009年4万亿投下去,没用在经济转型上,致使产能过剩埋下了祸根。比如,河北省钢铁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这么一个资源贫乏的省份,搞了这么多钢铁厂还不是为了GDP。技术落后,污染严重,雾霾就是我们今天吃到的恶果。现在,河北省砍下去一千多万吨产量,可是产能过剩痼疾还是没有什么改观。2014年中国的发电量是世界之最,达到5.62万亿度,是美国的1.4倍,而美国的GDP是中国的1.6倍,也就是说,为了生产同样的1万美元GDP,中国的耗电量是美国的2倍。所以我说这个是产业结构问题,现在必须要进行经济转型。大家吃惯传统经济模式的饭,马上要硬着头皮改,确实很难适应。我认为,这里面还是个理念问题,像物流业是生产服务型产业,那么它与制造业等处在一个什么样关系呢?我看是打工关系。无论制造业还是物流业,有这个理念的人占比很大,那么有这样的理念又怎能搞好经济结构转型呢?

金玉其中:对于经济形势的认识嘛,我看我们还是有理由可以高兴的。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一片哀叹,不过中国在世界前10大经济体中的增长速度还是排在第二位。2015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很不乐观,导致中国出口出现多年来没有见过的大幅度萎缩。不过,由于进口原材料和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下滑,中国在进出口贸易萎缩的情况下,仍实现了历史最大的贸易顺差。过去两年,我们虽然GDP增长的速度慢了,其实不是坏事。一方面,放慢速度,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工业生产的能耗效率;另一方面,就业量并没有因为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而减少,城乡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服务行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制造业增长速度,内陆地区GDP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GDP增长速度,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还是在健康的轨迹上面运行,与世界其它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的表现还是最好的。

专栏小编:我也听到人们讲,2016年非常艰难,可能会有很多不可预期的困难,这种情况在未来的3到5年里也不容乐观。那么,对此请三位专家谈谈你们的看法,在经济方面,今年的重头戏有哪些?

金玉其中:尽管中国经济相比较还是不错的,但经济下行带给我们的压力依然很大,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结构转型和企业走出低谷的多重困难。2016年的重头戏,我看还是转型升级。这些年来在转型升级方面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其实不过仅仅是开始,随着物流业四大航运巨擘的整合,物流业将开始企业界重大的变革。现在经济界有一个热词,叫做供给侧改革,从物流业的角度看,目前物流外包比例在上升,物流服务个性化要求在增长,物流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在推进,但物流业本身还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有效供给。比如,制造业精益物流、电商物流、城市共同配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危化品物流、特种运输、医药物流、应急物流等等。许多产业的转型升级,都认为物流是瓶颈约束。中国制造业与流通业的物流费用率为8.4%,而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5%;中国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近10年,一直不低于16%,而发达国家一般控制在8%至10%;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2014年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数排在28位。这些足以说明,中国物流的供给结构、供给质量、供给效率都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说,今年的重头戏是解决物流供给结构性矛盾,做好企业的转型升级。

把酒临风:物流业供给侧改革牵涉面很广,既有政府方面的,也有企业方面的,我们既要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去分析,更要从物流业本身去分析。比如说,高税负。营改增后物流企业到底能降低多少成本?尤其是经济下行之时,减税对物流企业是最有效的办法,因为企业活下去才是硬道理,那么政府减税能到一个什么程度?物流业是较早实现营改增的,当时大家欢欣鼓舞,以为可以轻装上阵了,但后来仍然感到受税负成本、高融资成本和高行政管理成本的约束,物流企业的发展受到抑制,而且中小物流企业得不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处境相比更难一些。

夜雨观澜:供给侧改革是个难度很大的改革,比如说被清理的“僵尸企业”,都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与政府存在着扯不清的利益关系,政府对这些企业不得不特殊照顾。如果不让这些企业生存,地方GDP将失去拉升的拉力,税收直接减少,留下的失业难题更是让政府难于应付。而让“僵尸企业”存在下去,一方面,后果并不全部要让政府承担,另一方面,虽然政府有一些投入,但相对于政绩损失,投入的价值仍存在。两害相权取其轻,造就了“僵尸企业”的生存条件。但银行等金融机构则陷入“僵尸企业”债务中,处在被绑架状态,不得不继续为企业提供资金,甚至阻止企业破产,成为“僵尸企业”的帮凶。我们来看看物流业内的国企巨擘们有没有“僵尸企业”?我看还是有的。连年亏损惊人,欠银行大量贷款,政府若不出手,企业若不重组优质资产,卖地填补亏损,这些企业早就呜呼哀哉了。所以,国务院要清理“僵尸企业”,应该是今年的重头戏,再不能让“僵尸企业”拖累发展,耗费纳税人的钱财了。

专栏小编:企业若不能解决内生动力问题,只能被优胜劣汰退出市场,这就是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对于物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它们都是民企,不像国企有政府的庇护,那么它们将怎样面对今年严酷的市场呢?

把酒临风:每个企业要为自己的投资、经营行为负责,中小物流企业虽说步履艰难,可经受市场洗礼,适应市场竞争却比国企强得多。当下各类企业都受到经济下行的冲击,进入阵痛期,我觉得那些中小民营物流企业更能承受冲击,当然利润不好的民企更要想办法降成本,顽强活下去。

金玉其中:2016年是国企深化改革之年,比如推进国企分类改革,除了公益性国企政府可进行必要的扶持外,竞争性国企要彻底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受市场规律制约,在市场风雨中自己寻求发展,自我成长。2015年12月29日,《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发布,国企分类改革的大幕拉开,如果改革能落实到位,更多的国企能被推向市场,以往给国企输血的顽疾也将得到有效医治。

猜你喜欢
物流业供给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