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新经济

2016-04-28 00:13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3期
关键词:政府改革经济

在今年的两会上,针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的特殊性,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困局、培植经济增长新动力成为主流思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改革等成为与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投影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路线图。

合理区间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

2016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焦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6.5%-7%。这是我国经济增长目标20年来首次设区间。李克强总理强调,之所以设置一个弹性更大的目标区间,是考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考虑了诸多因素的区间目标,更有张力,更有弹性,也更具操作性,为宏观经济腾出了更灵活的调控空间,体现了创新政府调控的新思路。

新经济 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是“新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经济既是指互联网、新能源等具体产业,更是指一种形态,即“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 “新经济”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常常是混在一块的,设计制造营销一条龙;众创空间则进一步打破了专业界限及工业和服务业等传统划分界限,促进了分享经济和共享经济,其中也孕育着“新经济”样态。

供给侧改革 既做“加法”又做“减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一是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加速折旧政策,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三是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一批光网城市,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

三大战略 建立横向纵向经济轴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三大战略”即“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这三大战略奠定了我国未来若干年的区域结构发展大格局。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在多个层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最明显的是交通一体化;“一带一路”逐步推进,企业有了更宽的国际视野,拓展了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长江经济带则引领“绿色发展”,努力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导向。

减税降费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大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同时将实施三项举措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一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二是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三是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稳增长 深挖需求潜力

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6.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角”。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需求有效对接、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补齐我国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短板。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00亿元;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完善PPP模式,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

“互联网+” 树立九大风向标

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了 “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绿色生态八大行动方向,而“互联网+”政务服务则由“互联网+”益民服务大框架中剥离上升为相对独立的行动方向,构成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九大风向标。

工匠精神 助推中国走向制造强国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社会各界均对“工匠精神”表示了认可与支持,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将有助于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而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将带动产品及企业更加具备创新性更加追求极致化体验,更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需求,并倡导整个社会尊重工匠尊重品牌,形成良好的价值风尚。

国企改革 实施股权多元化

2016年是国企改革大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开展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方式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

金融改革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绿色发展 重拳治理雾霾和水污染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增加天然气供应,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强化环境保护。二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三是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人地钱”挂钩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今年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二是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三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猜你喜欢
政府改革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改革之路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瞧,那些改革推手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