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洁 钟沅珊
摘 要:本文以石油类高校选用的石油科技英文教材——《石油科技英语》为语料,从语义范畴扩展的角度分析日常词汇扩展成石油科技英语词汇的理据。研究发现:部分石油科技词汇是日常词汇语义范畴扩展的结果。语义范畴之所以能发生扩展,是因为语义范畴存在边缘模糊性,不同语义范畴间存在家族相似性。因此,通过隐喻和/或转喻,把日常词汇的语义范畴延展到石油科技领域,从一个语义范畴延展到另一个语义范畴,实现语义范畴的扩展。
关键词:语义范畴扩展;家族相似性;边缘模糊性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3
一、引言
部分石油科技词汇是由日常词汇扩展而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根据语义范畴扩展理论的观点,对词汇语义扩展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由于人脑信息储存空间的有限性以及信息加工的复杂性,人们在认识新事物和形成新概念时,不是无限制地创造新词汇来指代新技术概念,而是基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经验,从记忆储存库中寻找与新技术概念内容相似的已知词汇来认识和理解新概念的内容,因此,扩展和延伸已知词汇的语义,给已知词汇的语义范畴增加新义项,实现语义范畴的扩展。语义范畴之所以能发生扩展,其原因是范畴边缘模糊性和家族相似性。通过隐喻(跨范畴间的映射)和/或转喻(同范畴内的投射),实现语义范畴的扩展。本文从《石油科技英语》中挑选出10个从日常词汇扩展而来的石油科技词汇作为例证,对其进行分析,以探明日常词汇是如何扩展成石油科技词汇。
二、理论框架
2.1 语义范畴扩展
语义范畴涉及符号、人脑、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感知上升到概念,语言符号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当一个词符的指称对象不是一个而是一类事物时,它就代表一个语义范畴。一个词就是一个语义范畴,词中的每一个义项都是范畴内的成员。由于语义范畴边缘的模糊性,语义范畴会随人类的认知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根据边缘模糊性,语义范畴可通过家族相似性与其他语义范畴形成联系,从而实现语义范畴的扩展。
可以这样说,家族相似性和边缘模糊性是语义范畴发生扩展原因。
2.1.1边缘模糊性
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导致类属划分所得到的范畴的边界模糊性。范畴边缘的模糊性使得新事物能通过家族相似性与范畴内的成员联系,从而成为范畴的新成员。甚至,相邻范畴的边缘还会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2.1.2家族相似性
维特斯根斯坦(1953)提出:同一范畴内,各成员之间不需要必须具备相同特征,各成员可以通过相似性联系在一起,这种相似性被称为“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范畴内的成员通过家族相似性发生连锁性和辐射性的扩展。如下图:
2.2语义范畴扩展的认知机制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人类的思维方式,理解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还是语义范畴扩展的两种主要认知机制——以邻近性为基础的转喻使语义范畴呈连锁状扩展,而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使语义范畴呈辐射状扩展。
2.2.1隐喻
隐喻是人类用具体的概念或事物理解抽象概念或事物的认知活动。Lakoff&Johnson 在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指出:隐喻是“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一个事物或概念就是一个域。根据始发域与目的域间存在的相似性,完成始发域到目的域的跨域映射,实现语义范畴的扩展。
2.2.2转喻
与隐喻不同的是,转喻的始发域和目的域同属一个范畴,是同一范畴内的投射。转喻的思维模式分为“整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整体中的部分与其他部分”。转喻趋向于利用概念熟知或易被感知的部分代替概念的整体或不易被感知的部分。根据概念的邻近性,实现域内投射,最终实现语义范畴的扩展。
简而言之,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进行分类理解的结果是形成范畴。根据范畴的边缘模糊性和家族相似性,把新的语义通过隐喻映射或转喻投射到原有的语义范畴中,使得语义范畴实现扩展。
三、分析石油科技词汇的范畴扩展认知机制
本文以石油类高校选用的英文教材——《石油科技英语》[3]为语料,从1-3章课后Special Terms 注释词汇中选取10个通过日常词汇扩展成来的石油科技词汇作为例证,具体分析日常词汇是如何通过隐喻和转喻延展成石油科技词汇的。
3.1隐喻
“Structural trap”中的“trap”意思为“陷阱、圈套”,其含义是指引诱人或动物上当受骗,受害的计谋。陷阱、圈套的特点是诱捕某物/人进入一个半封闭的区域,只有一个入口,这种物理特征有利于捕获猎物,让其无法逃脱。而石油地质术语的“圈闭”是一种能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聚集的半封闭区域,这种遮挡条件可由地层的变形如背斜、断层等造成,也可以是因储集层沿上倾方向被非渗透地层不整合覆盖,这种覆盖会构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让聚集在空间内的油气无法向外运移,最终在半封闭的空间内形成一个油气藏。两者的物理特性存在相似性,旨在诱导某物进入半封闭的空间中,对其进行限制。根据“陷阱、圈套”与“圈闭”语义之间的相似性,把人们不熟悉的专业概念——“圈闭”通过隐喻映射到人们熟知的概念——“陷阱、圈套”上,使得“trap”语义范畴的扩展。
“Reservoir rock”的含义是“储油岩层”。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对“Reservoir”的解释是:a place where liquid is stored, especially an artificial lake to provide water for an area,中文解释为“水库,蓄水池”。“水库,蓄水池”是一种用于拦洪蓄水,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它是一种专门用于蓄水的封闭空间。而石油领域中,“储油岩层”是指能够储存液态石油和天然气的岩层,这种特殊岩层一般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较高的渗透率,较大的孔隙度有利于油气储存在岩层的孔隙中,较高的渗透率有利于油气运移到岩层中并储存。油气从其他岩层运移到储油岩层并储存与其中的过程与“水库,蓄水池”的储水功能相似。因此,通过隐喻,把“reservoir”映射“水库,蓄水池”中,用“水库,蓄水池”的物理特征来理解“reservoir”的具体含义,以便人们对储油岩层具体功能的把握。
“Gas cap”中的“cap”,原意是“帽子”,是一种戴在头部的服饰,多数可以覆盖头的整个顶部。主要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同时也有遮盖阳光的作用。帽子的边缘形成一个类似半封闭的罩子,遮盖住整个头顶,可以保护头部免受伤害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印象。而在石油领域中,“Gas cap”在石油领域特指“气顶”,指的是在油气藏中,油、气、水三者经常共存于同一圈闭内,并按密度不同作垂直分布,密度最轻的天然气被圈闭在拱形的油气藏顶部,故而称之为“气顶”。这里,“气顶”像帽子一样,把运移到顶部的天然气圈闭起来,将其保护起来,防止天然气渗出地面。“气顶”的概念与“帽子”的概念属于不同领域,它们之间的映射属于隐喻。
“Christmas tree”的原意指“圣诞树”,圣诞树的形状是上小下大的三角形。在石油领域中,“Christmas tree”特指“采油树”,采油树是自喷井和机采井等用来开采石油的井口装置。它是油气井最上部用于控制和调节油气生产的主要设备,主要有套管头、油管头、采油(气)树本体三部分组成。“采油树”的本体外形,阀门、套管头鲜艳的颜色都与“圣诞树”存在相似之处,因此,基于形态上的相似性,把“采油树”这个新语义映射到“圣诞树”的语义上,实现“圣诞树”语义范畴的扩展。
“Fishing”的原意指“捕鱼”,常见的捕鱼工具有捕鱼网,捕鱼线,捕鱼钩等,渔民利用这些工具捕抓水里的鱼。“Fishing”在石油领域中特指“打捞落鱼”,指钻具断裂或卡钻等事故发生后,打捞掉入或落入井下的钻具部分,打捞落鱼是油水井大修施工中最为普遍的施工工作,打捞落鱼的工具可分为:锥类,矛类,筒类,钩类,篮类等。利用钻柱连接打捞工具,深入井下把掉落的钻具部分打捞上来。这个动作特征与“捕鱼”利用捕鱼网或捕鱼钩、线从水里捕抓鱼类存在相似之处,所以“Fishing”“捕鱼”的语义通过扩展,演变成“打捞落鱼”。
“Packer”的原意指“包装机”。简单来说,包装机就是把产品包装起来机器,起着保护,美观的作用。“包装机”的包装设备主要包括:灌装机,封口机,打码机,打包机,收缩机,真空包装机,“包装机”的目的就是封存事物,把事物打包密封。在石油科技词汇中,“Packer”特指“封隔器”。封隔器是一种具有弹性的密封元件,能封隔各种尺寸管柱与井眼之间以及管柱之间环形空间,并隔绝产层,以控制产(注)液,保护套管的井下工具。在固井过程采用的套管外封隔器,用以封隔套管外与井眼之间的环空形成永久性桥塞,防止固井过程因水泥固化失重,使地层油、气、水上窜。“封隔器”阻隔油气的工作原理与包装机封存事物,包装密封的工作原理存在相似性,因此,“Packer”从“包装机”的语义扩展到“封隔器”。
3.2转喻
“Weigh”原指“重量”,物体受重力的大小的度量,重量和质量不同,单位是牛顿。它是一种物体的基本属性。在地球引力下,质量为1公斤的物质的重量为9.8牛顿。而在石油领域中,“Weigh”专指“钻压”,就是当正常钻进(利用钻头在孔(井)底工作,破碎岩石或其他介质,形成并加深钻孔的作业)时,下放钻柱,部分钻柱的重力施加到钻头称之为钻压。这里,“钻柱施加到钻头上的重量”其实属于地球引力下钻柱的重量的一部分,这种重量与物质的重量其实属于同一领域内的投射。因此,可以认为“钻压”与“物体重量”属于同一认知域内的投射,两者同样表示物体重量的意思。
“Core”原指“核心、要点”,意为事物的中心、主要部分。在石油领域中,特指“岩心”,根据地质勘查工作或工程的需要,使用环状岩心钻头及其他取心工具,从孔内取出的圆柱状岩石样品。“岩心”其实是了解地下地层和含矿特征最直观、最实际的资料,在油田范围内选取适当的地方,钻取一定数量的岩心,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了解地层的时代、岩性、沉积特征;储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含油、气、水状况;生油层特征和生油指标;地下构造情况(如断层、节理、倾角等);开采过程中油、气、水运动和分布状况,以及地层结构的变化等。岩心的数据对于是否能找到具有生产价值的井有着重要意义。“岩心”是钻取出的具有岩层典型特征的岩石样品,是岩层数据的“主要部分”,这个意义与“核心”存在意义上的邻近,都为事物的中心,因此,“岩心”与“Core”的原语义“核心、要点”属于同一认知域内的投射。
“Rig hand”从单词的字面意思解释应为钻机的臂膀、钻机的帮手,在石油科技词汇中“Rig hand”特指“钻工”,即指以矿产勘探、工程勘察、工程施工和凿井为目的,操作各类钻机,采用各种钻进工艺和器具,直接从事钻孔、取样、成井和其他特种工作的工人。人类对于世界的经验里,首要的和最直接的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身体的认知。这里,用我们人身体的一部分“手”来指代“整个人”,属于同一认知域中用整体中的部分代替整体,用“Rig hand”来指代“Rig worker”。当然,笔者认为“Rig hand”也隐含有钻工协助钻机作业,是钻机的左膀右臂的意思。
“Pay zone”中的“Pay”,原意指支付、偿还,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货币债权转移的过程。而在石油领域中“Pay zone”特指“产层”。但从语义可以看出,“产层”与“支付”间的映射存在一定的跳跃性。“支付,偿还”通过隐喻映射,还可表示“获得收益,具有生产价值”的意思,而“产层”是指“具有生产价值油层、具有开发价值的油层”,通过“具有生产价值”与“具有生产价值油层”之间的邻近性,把“产层”投射到“具有生产价值”中。通过以上分析可知,“pay zone”从“支付”到“产层”的语义扩展,不仅蕴含了隐喻,还蕴含了转喻。
因此,可以这样说,词汇语义范畴的扩展不单单是一种认知机制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两种认知机制——即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结论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语义范畴的基本概念和语义范畴扩展的原因——边缘模糊性和家族相似性的基本内容。着重分析《石油科技英语》语料中选取的10个例证,了解日常词汇是通过何种认知机制扩展成石油科技词汇的。分析发现,语义范畴扩展有两种重要认知机制——隐喻和转喻,隐喻是通过相似性使范畴呈辐射状延展,转喻是通过邻近性使范畴呈连锁状延展。例证分析还指出,语义范畴的扩展可能不仅是单一认知机制作用的结果,很多时候,隐喻和转喻会共同作用于词汇的扩展过程,使其最终实现语义范畴的扩展。
参考文献:
[1]Wittgenstein, L.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53.
[2]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江淑娟. 石油科技英语[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4).
[4]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6).
[5]吴世雄, 陈维振. 模糊集合论与语义范畴模糊性研究[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1)
[6]文旭, 江晓红. 范畴化: 语言中的认知[J]. 外语教学,2001(7).
[7]谈国栋,江婷. 隐喻转喻视角下普通词汇在计算机领域中意义的延伸[J]. 内蒙古: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