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瑾龙 何羊子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也更为频繁与密切。由于语言的不同,对翻译的需求应运而生。众所周知,要想将一种语言准确无误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且符合目的语的用语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这样一种语言转换活动的过程中,对于译者的外语语言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数译者的第二外语都是借助母语来学习的,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将第二外语运用自如。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常常容易出现石化现象。而这种石化现象也常常会在翻译中有所体现。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现象;翻译;《中国幽默故事选》;《中国古代寓言选》;《中国历代微型小说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4
1.引言
大多数外语学习者都会感觉到,学习之初进步明显,到一定阶段就会感觉止步不前。其实这就是一种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大多人都难以避免。除了学习者本身的学习能力水平不同之外,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所学外语造成阻碍。石化现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日常生活,学习交流,乃至一些翻译文本中间,都会出现石化现象。本文分别从定义、原因、表现、例证、以及启示方面对石化现象进行了阐述,旨在探究中介语石化现象对于翻译活动产生的影响,并分 析中介语石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2.中介语的石化现象
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由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首创于1969年剑桥国际会议。之后,1972年Selinker在其名为“interlanguage”论文中正式使用了这个概念:即学习者在某一阶段所建立起来的目标与知识系统和由此相互连接而引起的一种连续体。他明确提出:“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产生于学习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作出的努力。”因此,可以说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它兼有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特征,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却并不是目的语。根据中介语的定义,从理论上来说,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中介语最终应该会与目的语相等。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大多数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一段时间后,都会觉得想要像母语一样自如的运用外语仍旧欠缺某些东西,但想要继续提升弥补这种欠缺却又似乎无从下手。这就是中介语石化现象。Selinker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阐述为:“语言的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
3.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导致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原因很复杂,Selinker&Lashmanan认为中介语石化现象会发生在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和语境中。错误石化是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所有的导致石化的因素中,母语迁移是最重要的因素。Selinker(1972)将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为5个过程,简言之如下:
(1)母语迁移:即在目的语并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有意或无意的用母语的规则来处理某些用法与表达。例如,中文表达“他喜欢苹果”,与“我喜欢苹果”,动词都是“喜欢”。但若是用英文表达,则要注意第三人称单数的表达,分别应当用“He likes apples.”,以及“i like apples”。如果某个人第三人称单数掌握的不熟练,则很有可能说成“He like apples.”因为在中文的与语法里,无论是你我他,动词都是用“喜欢”一词,而不会根据人称的不同发生变化。
(2)培训转移:即如果教师本身处于中介语石化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不地道甚至不正确的表达,而使得学生产生错误地理解。例如:如果老师在上课举例时,无论男女,老师总是用He来造句,久而久之,学生对于He与She的区分也会渐渐模糊,正真使用英语时,常常忽略He与She的区别。
(3)学习策略:即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学习初期,很多学生会借助一些方式和手段来学习。但其中的一些方式并不是正确的方式。例如:很多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初期,由于记不住单词的正确发音,常常会在母语中寻找相似读音的字来标注。例如:How are you?(好啊优)。Im happy.(爱门哈皮)等等。然而大多时候,很多音是无法完全对等的。久而久之,对于这个单词的读音就很难再扭转。
(4)交际策略:指当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之后,会使用各种策略来进行交际,包括回避,简化,求助权威等等。使得学习动力减弱,或者停止继续学习。例如:当一个人的英文能够达到日常普通交流时,当他遇到一个生僻词,不知如何表达时,会将其转换成另一种他知道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虽然意思表达出来了,但对于这个生僻词,他还是不知道。所以英语水平也一直难以提高。
(5)目的语笼统化:指学习者将所学过的语法规则或某个词语的用法错误地应用到其他语境中去。例如,如果学习了drive a car,就认为所有的交通的工具都可以用drive(例如:drive a bike就是不正确的用法)。
4.中介语石化在翻译中的表现
石化现象在翻译中十分常见。很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对于译入语的了解不够深入,时常会根据母语的规则进行翻译,照搬照抄的表达。翻译中的石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标点符号,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方面。
标点符号方面的石化: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有些符号并不是同时对应存在,或是完全相同的书写方式。除此之外,由于句子结构的不同,标点的使用方式也是不同的。如此,就容易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标点符号方面的石化现象。
例如:句号——中文中的句号为空心的圆圈“。”,而英文的句号为实心点“.”;
顿号——顿号在汉语中起分割句子中的并列成分的作用;英语中没有顿号,分割句中的并列成分多用逗号。如:She carefully, slowly,deliberately moved the box.
书名号——英文没有书名号,书名、报刊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如:Hamlet 《哈姆雷特》
词汇方面的石化:主要是由于翻译者词汇量的缺乏或者没有理解词汇的内涵,在运用词汇的过程中可能缩小,扩大,错误理解或外延而产生的。
例1 There are many views in Beijing.事实上,view所表达的景色是scenery中的一部分,往往指自然景色。View是指从某一角度看到的风景。所以此处用scenery表达不管是否映入眼帘的风景。指某地总的自然风景或景色。
例2 animal一词在英文中是不包括鸟类、鱼类、昆虫和人类的动物,但是在中文表达中,鸟、鱼、昆虫都是属于动物的。这样的词汇差别就很容易造成翻译过程的石化现象。
语法方面的石化:语法方面的石化也十分常见,最具代表性的有:名词单复形式,倒装,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复合句,动词非谓语形式,词性的正确表达等。
例1:As for me, She is most attraction.此句中存在词性使用错误,它想表达北京对我最有吸引力。在这个句子中,吸引力用的是名词形式,正确的表达应该用形容词attractive。
例2:There are so many apple.词句中存在名词单复数形式的错误,很多苹果应该用复数形式apples。
例3:由于受到汉语的影响,在翻译“因为……所以……”句式时,直接翻译成“because……so……”,但是在英语中because与so是不可以同时使用的“although与but”也是如此。
5.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丛书译本中存在的石化现象
本文所研究的卢允中编选、英译《中国幽默故事选》;乔车洁玲编选、英译的《中国古代寓言选》;马家驹编选、英译的《中国历代微型小说选》,三者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丛书。前者收录了一百则选自王利器辑录的《历代笑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涵盖了自三国直至清末的各类笑话70种以上,基本上反映了各个朝代笑话作品的概貌。笑话的作用之一就是针砭时弊,所以该书收录的虽然都是笑话,但却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写照。中者则收录了先秦至两汉之间的寓言,其中蕴含的道理,讽刺的时事都很值得深究。后者包含先秦至清代各个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和一定情节的作品一百篇,每一篇微型小说都能让读者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所以无论是笑话还是寓言,亦或是微型小说,作者通过精简的语言,犀利的文字描绘出了各种不同的人生百态——伪善,迂腐,贪婪,愚昧,无能,欺诈,怠惰等等。要将这种种人生脸谱,加上背后的时代背景,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通过译者全部准确完善的表达出来,让国外读者完全理解其背后真正的含义,所要表达的真正内容,其中的艰辛与考验可想而知。某种程度地石化现象也难以避免,例如:
5.1标点符号方面的石化:
例1: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时,过中不来,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殷芸《殷芸小说》)
Yuanfang retored, “You had an appointment with my father and yet youre late: this shows youre not trustworthy. Whats more: you pour abuse on a person in front of his son: this is impudence!”
该句话意思为“陈元方回答说:‘你跟我父亲约好的是中午,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你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无礼。”译文的直接引语中,译者使用了三个“:”。根据《英语语法大全》(下):“冒号有以下用法:1.用在一个严肃的长引语前(在一般短的引语前用逗号) 2.用在正式信函的称呼语后 3.用在总称之后,后面跟有例子 4.用在举例后,后面跟总称 5.用在表示著作、时间等的词语内,把较大和较小的单位分开 6.用在比例中 7.用在标题和副标题之间”(张道真&温志达,1995:515)。译文中的直接引语并不符合以上7条用法。引语中只是表示句子的停顿,用“,”即可。
例2:“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张鷟《朝野佥载》)
“I lost my face in front of Tang Jian, I want to have him killed.You must provide evidence that he was conspiring to rub my name in the dirt.”
该句意思为“唐俭对我傲慢无礼,我想杀死他,你要证明他对我有怨恨不敬之辞。”译文中有三个完整的句子。但是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译者用的逗号。根据《大学英语深层语法》:“英文逗号除了有明显对比意义外一般不能连接两个句子”(王国栋,2015:565)。译文中的前两句并不是对比句,因此应改为句号表示这一小句已经结束。
5.2 词汇方面的石化:
例1.一人家贫而不善饮。(明/许自昌撰《笑林》)
There was a poor man who did not drink.
该句意思为“从前有个人酒量不大,但家境贫寒。”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文他每天都要吃两个酒糟饼以让自己有醉醺醺的感觉。原文中的不善饮是说这个人喝的不多,并不是完全不喝。而译者直接用did not drink显然更改了原文的意思。did not drink强调的是不喝酒。如果完全不喝酒,那他又为什么要去吃酒糟饼让自己有醉熏熏的感觉呢。明显这样翻译也会造成前后矛盾,并不符合逻辑。此处可译为There was a man who enjoyed drinking but not too much.
例2.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明/江盈科撰《雪涛谐史》)
A thief is a person of low position, but he can outwit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此句出自《增广贤文》之四百八十五:“贼是小人,智过君子。”该句意思为“贼虽然属小人,但在某些方面的智慧却胜过正人君子。”对于小人的翻译,译者采用的low position。根据《当代英语用法大辞典》:“position做名词意思为位置、地位、主张、状况等;作动词意思为把……放在某位置上”(刘世同,1991:1117)。low position强调的地位低,并不是强调品德败坏的小人之意。难道,地位高的就一定君子吗?所以此处译法,并不符合原文之意。可译为:A thief is a person of poor morality, but he can outwit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5.3 语法方面的石化:
例1. 朱拍手笑曰:“我已诱汝出户矣。”(明/许自昌撰《雅谑》)
“Ive already lured you outdoors,”said he.
该句意思为“朱古民拍着手笑着说:‘我已经引诱你到户外了!”此句译文中引语在前,某某人说在后。根据《高阶英语语法》:“主句带有直接引语,而且是放置在直接引语的后面,如果主句的主语是名词,则主语和谓语既可以用正常词序,也可以用倒装词序;如果主句的主语是人称代词(I、you、he、we...),通常主语和谓语动词不用倒装词序,而用正常词序”(杜永文,2007:1104)。所以译文中的said he应为he said.
例2. 不独不臭,还有一种异样的香味。(清/石成金撰《笑得好》)
Not only it doesnt stink, it has in fact an exotic fragrance.
该句意思为“不仅不臭,还有一种异样的香味呢!”译者采用了not only...but also的句式,将not only放在句首,省略了but also.根据《刘毅语法宝典》:“为了加强语气将not only置于句首时一定要把be动词或助动词放在主语前面倒装。例如:Not only is he dependable, but also he is trustworthy”(刘毅,2009:520)。因此,该处应进行倒装译成Not only does it not stink,it has in fact an exotic.
例3.“此不为远者小而进者大乎?”《列子·汤问》
“The nearer object must look bigger than the one farther away,mustnt it?”
该句意思为“这不是因为距离远的看起来小,而距离近的看起来大吗?”该译文中包涵反义疑问句。根据《大学英语深层语法》[12]:“陈述句谓语含有must时有四种情况。1.当must表示“必须”时,反意疑问句的谓语用mustnt。2.当must表示“必要”时,反意疑问句用neednt。3. 当mustnt表示“禁止”时,反意疑问句用must。4.当must be表示“猜测、准是”时,反意疑问句谓语视情况可适当改用be,have,do等”(王国栋,2015:22)。根据句译可知must在该句中表示推测。因此,后面的翻译疑问句不应用mustnt it,而应用doesnt it?
例4.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干宝《搜神记》)
The stranger said, “Its the head of a hero, you should boil in a pot.”
该句意思为“行客说:‘这就是勇士头,应当在热水中煮它。”原文中的“勇士”是指的大王下令要追杀的勇士,行客所带来的人头就是被大王下令铲除勇士的人头。因此,这名勇士并不是任意的一名,而是大家都知道的,确定的那位。根据《朗文英语语法》:“a/an有不确定的意义(即:所说的人,动物或东西对听着或者读者来说可能是不知道的);the通常有明确所指(即:以说话人或听话人已知的人或物为前提)”(L.G.亚历山大,2013:103,110)。原文中的勇士是大家都知道的勇士,所以译文应改为“its the head of the hero, you should boil in a pot.”
6.石化现象分析对于翻译的启示
中介语石化现象在不同水平的翻译者身上都会有所体现。根据以上的成因探究与示例探究,在翻译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理性地对待翻译中的石化现象及错误,关注导致错误产生的原因。
(2)坚持持续有效地目的语输入,只有依靠充足的语言摄入,才能够降低错误,提高翻译水平。
(3)翻译要注重流畅与准确的结合,单独的只强调一个方面,无法翻译出好的作品。
(4)注重两种语言间不同点的比较,归纳总结差异明显的特点,在翻译时才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
总而言之,翻译水平的提高不是朝夕就可以实现,石化现象也不是轻易就能够消除。翻译的路上,只有注重积累,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石化现象的出现,才能够尽可能地向目的语的终点靠近。
参考文献:
[1]Selinker,L.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London:Longman,1972:209-231.
[2]L.G.亚历山大.朗文英语语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07.
[3]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1999年第2期:10-15.
[4]杜永文.高阶英语语法[M].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03.
[5]李娟.中介语石化现象与英语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7月第4卷第 7期:93-94.
[6]刘毅.刘毅语法宝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06.
[7]刘世同.当代英语用法大辞典[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05.
[8]卢允中.中国幽默故事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12.
[9]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5期:28-31.
[10]马家驹.中国历代微型小说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01.
[11]乔车洁玲.中国古代寓言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12.
[12]王国栋.大学英语深层语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
[13]王力(题).中国成语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0.
[14]张道真,温志达.英语语法大全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2.
[15]张艳培.浅析翻译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J].语言研究,2010年5月刊:65.
[16]马家驹.中国历代微型小说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