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电视普及千家万户之时,娱乐节目在电视节目之中就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但是最近却出现了低俗化、恶俗化、庸俗化的趋势。娱乐节目要想突破困境,创新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先简单介绍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然后以东方卫视《笑傲江湖》电视节目为例,谈谈《笑傲江湖》电视节目的创新之处,同时为娱乐节目的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笑傲江湖》;创新;
作者简介:王伟(1990.10-),男,汉,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安居镇人、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15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中图分类号]:J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电视娱乐节目正是人们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当电视娱乐节目占领荧屏的时候,却出现了广泛娱乐化的趋势。尼尔·波兹曼说:“娱乐已经逐渐地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种种领域,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精神。”
一、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
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以电视媒体为载体进行传播,向人民大众传递通俗的,审美性为主的,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如今娱乐节目发展的现状是:娱乐节目更加趋向于专业化;娱乐节目更加趋向于区域化;娱乐节目更加趋向于平台化。
二、《笑傲江湖》节目对娱乐节目的创新
1、拓展了娱乐节目的概念
自从九十年代娱乐节目兴起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的娱乐节目,有些属于歌舞类,有些属于游戏类,有些属于真人秀栏目。但是自从综艺节目《笑傲江湖》开播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栏目将喜剧元素和真人秀元素相结合,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式节目。可以说《笑傲江湖》节目的出现是娱乐节目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以后综艺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评委阵容更加强大
《笑傲江湖》其评委阵容非常强大,他们是著名导演冯小刚,著名喜剧演员宋丹丹,中国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德纲。《笑傲江湖》的评委阵容不仅都是明星,而且每个人的职业都是不同的。因为《笑傲江湖》是一档集喜剧与真人选秀于一体的大型综艺节目,其参赛的选手可能会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职业。所以评委们的阵容也应该是多种类型的而且应该是权威的。
3、多种艺术类型(表现样式)的融合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诸如东北的二人转,北方的相声,上海的滑稽戏还有湖南的哑剧都通过东方卫视《笑傲江湖》这个舞台重获新生,焕发新的活力。
4、小剧场与电视节目相结合
《笑傲江湖》将传统小剧场和大型综艺舞台相结合,不仅发挥了小剧场小而美的艺术特色而且也充分利用了电视节目大众传播的优势,而且也使观众在电视机旁就能够领略到小剧场的魅力。《笑傲江湖》正是开创性的把小剧场与电视节目结合起来,实现了电视娱乐节目前所未有的创新。
5、节目表演形式多样
近几年歌曲类选秀节目不断地在荧屏上出现,刮起了一阵音乐流行风,但是太多同质化的音乐节目会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笑傲江湖》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给观众带来快乐的同时为影评增添了一抹亮色。在《笑傲江湖》的节目呈现上,多种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相互交错:相声、小品、舞蹈、脱口秀、哑剧等,虽然会给观众一种大杂烩、不伦不类的味道,但是艺术类型之间的融合贯通,给电视节目带来充足的表现力。
6、正能量的价值观
在东方卫视《笑傲江湖》节目中,不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演者提供展示自己喜剧天赋的舞台,而且还会通过舞台后的采访中使观众了解表演者生活中为梦想坚持奋斗的辛酸历程,心酸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使生活在悲剧中的他们,用一颗快乐的心给我们带来了喜剧,这是一种对生活微笑的态度,感人故事的背后传递的正是社会上所需要的正能量。
三、对娱乐节目的几点意见
1、做好市场调查,准确定位节目的内容、受众和市场
江苏卫视最近强力打造的一档益智类节目《最强大脑》,该节目的参赛者都是从中国各地挖掘出来的大脑天才,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知识流行风,应该说这个节目的成功就是紧紧抓住了市场定位。
2、节目要以创新为主,借鉴为辅
任何节目都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当今我国娱乐节目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节目在创新的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优秀节目,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吸取周边节目的长处,才能做出更好的娱乐节目。
3、满足受众需要与引导受众进步相协调
受众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基于年龄、地位、职业、阶层、兴趣、爱好等的不同,有着多种多样的需求。时统宇说“受众的需求是电视娱乐节目制作方的出发点。”
结语: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固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应该正视出现的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解决。本文以东方卫视《笑傲江湖》电视节目为例,抓住创新问题这一个点,重点介绍此栏目的创新之处。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但重点还是放在娱乐节目的创新问题上,希望本文能够引起从业者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邵培仁,潘祥辉.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J].嘉兴学院学报.2005(5).
[3]时统宇.电视影响评析[M].新华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