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从人类摆脱母系氏族以来,人类就进入了一个父系社会,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女性的地位就受到了挤压,人们开始产生性别刻板印象,认为男性天生就凌驾于女性之上。因此女性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在18、19世纪的欧洲,女性主义的发展伴随着欧洲启蒙思想的萌芽以及解放运动发展而得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也能欣喜地看到女性主义运动留下的痕迹。女性主义的发展注定是缓慢的,但是我们仍能期待一个两性平等的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欧洲女性主义;《呼啸山庄》;18、19世纪
作者简介:王一晗,女,1992年3月出生,山东威海人,单位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2
一、欧洲中世纪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
自从进入父系社会开始,女性的地位就比男性更加低一层次。在中世纪的欧洲也是这样,基督教和罗马父权制文化传统相妥协,女性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中世纪早期,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被欧洲男性奉为宗旨:男性表现的是命令,而女性表现的是服从。女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灵魂具有较低的理性,代表人类性欲的那部分,这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对女性的基本观点。女性一直是在一种不利于她们生存的环境中生存。
有知识的教会人士对女性的贬低态度也深深影响了以后的时代:首先,他们认为女性是恶的,是性引诱者。他们认为女性只会让男人受辱,使男人离开对精神的追求,女性是魔鬼的门户,每个女人都是被引诱了的夏娃。中世纪的后期,一些学者开始反击厌女主义者对妇女的攻击,但他们对妇女的态度仍旧没有摆脱以前的思想,他们认为对妇女的最高奖赏词语就是“她像一个男人一样”,对妇女的评判标准与男性也很不同。并且此时欧洲掀起了猎巫运动,其理论根据就是女性本质的卑劣和品德的败坏。
正因为如此,在中世纪,妇女一直都处于男人的监护之下,结婚之前是有父亲监护,结婚之后由丈夫来监护,在婚姻中也往往没有自主权,像财物一样被男人交换。在罗马法中,作为家长的父亲的权威是如此的强大,以致掌握着对包括妻子和儿女在内的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杀大权。而在日耳曼法律中,男性对女性的伤害,如抢劫、强奸等,往往是以罚款来赔偿的。宗教法对妇女也没有太多的恩赐,妇女在法庭上没有上诉权,民法不采纳妇女的话,因为她们是虚弱的。宗教法甚至允许妻子挨打,妻子挨打是如此普遍,以致15世纪的一位教士提出抗议说,男人对待自己的妻子至少应该具有像他对待鸡、猪一样多的仁慈。女性根本无法维护自己的尊严,经济的不独立导致女性社会地位的地下,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职务、地位、职能的地下。社会认为女性不应该接受教育,除非她想投身宗教,否则受教育会使妇女忽视家务造成夫妇不和。
正因为妇女不平等地位的长期压迫和新文化的冲击,18、19世纪女性主义开始觉醒,并且开始了一条漫长的追求平等独立的道路。
二、18、19世纪女性主义的论调
18世纪出现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所追求的重点是对女性的平等教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就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写作的。她的《女权辩护》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赋予是如何让18世纪已婚的资产阶级女性变成受害者。她认为这些女性屈从于丈夫的威压,牺牲了健康、自由和美德。她否认妇女天生就比男人更喜爱寻欢作乐和施乐于人,她论证说,要是把男人限制在妇女发现自己被锁入的同样的笼子里,他们也会演变出同样的性格——即“情绪化”,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用“情绪化”这个说法时,倾向于把它和情感脆弱、极端自恋和过分的自我沉浸联系在一起。她对于感性的评价一般来说是负面的,但是,她对理性确是极端推崇的。她推崇的理性却往往以牺牲感情为代价的。她要求妇女成为自主的、能自己做出决定的人,这一观点贯穿全书。虽然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分析有种种局限性,她的确还是呈现了一种女性在身体和精神上自强的气质,女人不是激情、丈夫或者孩子的奴隶。对她来说,如果自我实现只是一味迎合欲望、转移对家庭的责任,而不是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那么,理想的妇女对这种自我实现是没什么兴趣的,她的观点也是传统上,女性主义的开端。
19世纪的自由主义女性思想把关注点更多的投注在追求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上。工业革命产生的逆转作用,让女性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代表人物是哈丽雅特·泰勒,由于她所属的阶级和她的身份,她更加集中思考如婚姻与结婚这些问题也就可以理解了。她认为,妇女和男人一样,她们的首要责任是“谋生”。她坚持认为,男人和女人之间智力成就的差距仅仅是因为,男人得到了更完备的教育,在社会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但是与此同时,她的论调也受制于她本阶级的局限性,她仍然带有她阶级局限性,她是改良主义者,而不是革命者,虽然她鼓励已婚并且有孩子的妇女以及单身妇女到家庭外去工作,这的确挑战了家庭内部传统的劳动分工,但她没有考虑到,只有当丈夫们和他们的妻子们一起带孩子、平等的分担家务责任,夫妻双方才能同样在家庭之外全职工作。
19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行动也得以展开,在法国大革命,美国内战,印度独立战争中,女性都以其包容的态度,不懈的追求权利不懈的追求平等。
三、18、19世纪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表现
尽管法国大革命促使英国的中产阶级妇女思考自己屈从的地位, 并设法摆脱这种状态, 英国的女权主义运动直到19 世纪后半叶才有组织地展开。女权主义者追求自身独立, 与男性平等, 缔结以相互吸引、纯洁相爱为基础的婚姻。以《呼啸山庄》为例,艾米莉没有像同时代的女作家那样借主人公之口大声疾呼女性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 而是用主人公的行动并在情节的发展中表达自己对女权主义观念的赞同。《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思肖与家中的养子希思克利夫一起长大, 并在共同反抗哥哥亨德利的暴政中建立了感情,成为两小无猜的恋人。亨德利无情地折磨希思克利夫,后来, 情况发生了变化, 凯瑟琳作为一个普通的女子没能抵挡画眉田庄对她的诱惑, 她渐渐看不起举止粗野, 身无分文的童年伙伴, 转而喜欢有钱而且有教养的少爷埃德加·林顿, 并与之订了婚。凯瑟琳在婚姻上的选择导致了希思克利夫离家出走。三年后, 当希思克利夫返回家乡, 她感情的天秤便毫不犹豫地倒向了旧日情人, 最后终因无法承受激烈的内心冲突而死。在这一系列感情移位又恢复的过程中, 我们注意到无论凯瑟琳是对是错, 她始终处于支配地位, 她对希思克利夫真切地关心和倾情, 对林顿的轻蔑和敷衍, 都是以她为中心在进行。艾米莉将凯瑟琳描绘成一个对爱情有追求的人, 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女权主义的先驱夏勒·福瑞尔在爱情问题上的观点: 既然社会传统允许男人爱其所爱, 那么女人也应该享有按自己愿望发展的恋爱自由。艾米莉生活在19 世纪上半叶, 那时女权主义还处于发展初期, 她所持有的观点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她的恋爱自由的思想是朴素的愿望。但她描写的女性处境较之18 世纪前的英国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今天女权主义已走向成熟的时代, 再用现代的观点来分析,艾米莉可能已算不上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而在19 世纪,《呼啸山庄》仍然是部女性作家的优秀作品, 它从深层次上表现了女性追求爱情的努力和艰辛, 社会习俗对她们的影响, 以及大团圆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结局。凯瑟琳不完全是旧文化旧道德的牺牲品, 但她对爱情的激烈追求, 或多或少地表现了19 世纪妇女萌发的人性意识。
尽管艾米莉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 她的女权主义倾向在《呼啸山庄》中却表现得非常明显。作品中女主人公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之间的灵魂一致, 生死相恋, 表现了艾米莉希望女性能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 而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却展示女性面临的情感困境和社会习俗的障碍。艾米莉以别具一格的艺术力量和精神力量将资产阶级传统的道德标准颠覆, 她不愧为是19 世纪女权主义萌芽初期的优秀作家。
四、小结
女性主义的发展是缓慢并且逐渐反复的,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先驱,用革命,用精神证明,两性平等的时代终将到来。
女性主义的发展也为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高万隆. 女权主义与英国小说家[J]. 外国文学评论, 1997.
[2]郭夏娟. 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 人民出版社. 2004.
[3][美]罗斯玛丽 ·帕特南.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2002.
[4]裔昭印. 西方妇女史. 商务印书馆. 2001.
[5]李银河. 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三联书店. 1997.
[6]艾米丽·勃朗特. 呼啸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