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行车安全驾驶技术研究

2016-04-27 07:13芦建军
河南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亮度行车灯光

芦建军

(许昌市公路管理局,河南 许昌 461000)

夜间行车安全驾驶技术研究

芦建军

(许昌市公路管理局,河南 许昌 461000)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车辆作为代步工具,驶进了千家万户。夜间行车作为车辆驾驶的重要内容,夜间行车时往往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如驾驶员视野窄、视觉差等,这些安全隐患的长期存在,将威胁到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为此,本文在相关专利分析基础上对夜间行车安全驾驶影响因素充分了解的同时,对夜间行车安全驾驶技术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夜间行车;安全驾驶技术;影响因素

1夜间行车安全驾驶的影响因素

1.1 驾驶员自身因素

第一,年龄。伴随年龄的增长人眼视觉机能将逐步衰弱,特别是夜视力、动视力等,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驾驶员一生中夜视力最好的年龄段为20—30岁范围内;第二,眼睛生理状况。于视力而言,眼疾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如眼睛出现疾病,将严重威胁到驾驶人的视觉,能见度;第三,营养。因眼睛营养素不足,也会降低夜视力;第四,疲劳。疲劳状态下,将增加驾驶员适应明、暗环境的时间;第五,视觉后象。是指光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极短时间内仍有印象留存于头脑内。因夜间行车路上照明情况不稳定,明暗不均,极易有视觉后象问题产生,进而导致驾驶员夜间行车信息判断失误现象频发。

1.2 自然环境因素

1.2.1 能见度。与白天相比,夜间行车的能见度较低,导致驾驶员视野范围缩小,眼睛获取信息量也大幅度缩减。尤其是色彩辨别能力、距离判断、车速估算等方面影响巨大,这些问题都会引发安全事故。

1.2.2 视感应现象。是指产生若干亮度差异较大的视目标,在高亮度视目标的作用下,亮度较低的视觉目标无法清晰化,难以看到。如对面存有不同车灯亮度的2辆车,会车时,极易导致视感应现象发生。因视感应影响,驾驶员将产生短暂视觉盲区,极易发生事故。

1.2.3 环境照度及物体明暗对比度。人眼视觉产生的根本因素即为照度,在相应照度范围内人眼可对物体进行详细观察。如所视物体的亮度和其所处环境的亮度存有一定区别,则会产生明暗对比现象,此时才能识别该事物。因夜间环境照度不足,视线差,物体与环境照度之间的明暗差异小,识别难度加大,因此行车驾驶过程中,往往发生“视而不见”等意外事故。

2 调查分析

目前驾驶员夜间视力差引发交通事故现象频繁发生,为更好地降低事故发生率,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夜间视力测试方式,即测试事故组、非事故组驾驶员。主要测试内容为光照强度、时间、速度等技术要求对驾驶员夜间行车的影响。本文对213名夜间事故驾驶员、652名非事故驾驶员夜间视力测试方法及夜间视力对比进行研究。

2.1 夜间视力及驾驶模式

根据大量实践经验分析,夜间视力与驾驶模式如图1所示。夜间视力是视网膜杆体细胞与锥体细胞互相作用的效应体现,由明到暗的短暂时间是锥体视觉适应的过程。随时间的延长,将逐步改善杆体视觉的感受能力,且逐步增强。夜间行车环节,在车灯照射情况下极易有晃眼问题产生。随后辆车会车背向驶离,驾驶员无法及时看到前方实际情况,存有几秒钟的盲视状态,而该阶段就是恢复夜间视力的时间范围。

2.2 驾驶员夜间视力测试方式

图1 夜间视力与驾驶模式

在驾驶员夜视视力测试过程中,要求先进行亮度技术条件的确定。该次研究主要进行8种亮度选择,6S为光照时间,0.5m为眼睛和光源的间距,0.5m为眼睛与视目标的间距。测试结果显示,以亮度为标准分析,得出每平方米亮度低于3000cd时,所有组的夜间视力恢复时间基本相同,差异较小;随着亮度的不断增加夜间视力恢复的时间也会随之延长;以年龄为标准分析,得出30岁组、50岁组之间具有明显夜间视力恢复时间差,且亮度不同情况下,两组之间仍存有极大差异。即亮度增加,年龄越大的情况下夜间视力水平越差。具体视力恢复时间如表1所示。

2.3 事故组与非事故组夜间视力分析

两者选择时,应按照以下条件选取:

事故组:驾龄超过3年,无饮酒、疾病,夜间事故发生次数超过2次。

非事故组:驾龄超过3年,无饮酒、疾病,夜间事故次数0次。

为测试驾驶员夜间视力、视力恢复时间等内容,本文选取相应数量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测试,针对夜间事故驾驶员选取142名;非事故驾驶员选取459名,且根据年龄进行分组。调查结果显示,事故组夜间视力恢复时间方面,事故组、非事故组内40与50岁组区别明显,非事故组人员夜间视恢复时间短于事故组人员;夜间视力方面,两组相比,30、40、50岁组都存有一定区别。基于此,在驾驶员夜间行车安全驾驶研究中可选取夜间视力、夜间视力恢复时间作为其指标。本次研究以10s作为夜间视力恢复时间判断值,以1341名驾驶员为调查研究对象测试其夜间视力情况,结果显示,夜间视力恢复时间高于10S的事故组人员所占比例较高。具体如下:夜间视力恢复时间阙值在10s以下或等于10s时,事故组人数为33名、非事故组人数为1198名,事故率为2.6%;夜间视力恢复时间阙值在10s以上时,事故组人数为7名、非事故组人数为89名,事故率为7.0%。

表1 不同年龄组光亮度与夜间视力恢复时间

3 夜间行车安全驾驶技术的措施

3.1 有效控制速度

相比白天,夜间道路交通量小,于车辆行车而言,干扰因素少,如行人、非机动车等,驾驶员往往会提高速度,进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除此之外,夜间行车是从明至暗的过程中,眼睛需要短暂的适应过程,需减慢行车速度,特别是在弯道、坡道、桥梁等路段行驶时,必须减慢速度,且实时做好制动、停车准备。如在商业街或人流量大的车站等地方,因灯光色彩绚丽、亮度强,将严重影响驾驶员视线,此时需减缓行车速度。同时,在天气状况不佳的雨雪、雾霾天气,同样不得高速行驶。

3.2 遵守交通规则,灵活使用灯光

3.2.1 会车灯光使用。于夜间行车安全而言,如何使用驾驶灯光极为关键。要求必须严格按照交通规范规定执行,特别是会车时,要对右侧行人、非机动车加以重视。与对向行驶车辆距离在150m左右时,需将远光灯关闭,转换为近光灯。如对方仍用远光灯,需及时减慢行车速度,并多次进行远、近灯光转化的方式给予对方示意。如对方无视转化灯光需求,仍采用远光灯,因灯光过于强烈无法进行路面情况的准确识别,需在路面停车,切记不得以强光对射,引发安全隐患。

3.2.2 应急灯使用。备胎、千斤顶等为夜间行车必备常规物品,除此之外,还需在车上放置照明工具,如应急灯,如行车途中出现紧急故障,可提高自身安全系数。

3.2.3 超车灯使用。超车时,需多次转换远、近灯光,示意前面的车辆,在确保距离、路面宽度等符合超车条件后,即可超车。

3.3 养生良好驾驶习惯

首先,增加跟车距离。夜间行车时,驾驶员的视线受限,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必须根据以往经验,进行跟车距离地适当延长,避免前后车辆产生碰撞。

其次,克服驾驶疲劳。夜间12点以后,驾驶员极易产生乏困现象,且道路光线不足,无法激起驾驶员的兴奋度,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驾驶疲劳现象。此时,可通过远近灯光频繁转化的方式减轻视觉疲劳,且起到提醒其他车辆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因夜间能见度低、驾驶员易疲劳等多种因素,对车辆行驶安全影响较大,这也是导致夜间行车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为此,要求在夜间行车时,应有效控制车速,合理使用灯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出行安全性,才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1]周奕财.浅谈夜间行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13(22):428.

[2]欧英雷.光的偏振特性在机动车安全驾驶中的应用[J].物理与工程,2011(06):56-57.

[3]刘国强.夜间汽车安全驾驶技术分析[J].焦作大学学报,2012(04):93-94.

[4]游克思,孙璐,顾文钧.变权综合评价法在山区道路安全评价中应用[J].系统工程,2010(05):85-88.

[5]魏明,柴雪,孙博.山区道路特殊路段安全性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4(04):24-26.

[6]张健.加强山区道路转弯位置安全性的有效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203.

Research on Safe Driving Technology at Night

Lu Jianjun
(Xuchang Highway Administration,Xuchang Henan 461000)

In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oday,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gradually improved.As a means of transport vehicles into thousands of households.Night driv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vehicle driving,it is dangerous when driving at night.For example,the driver's vision is narrow and their vision is poor,this long-stand⁃ing hidden danger will threaten the driver's personal safety.This paper will give 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driving safety at night and also put forward solutions based on the related patent analysis.

driving at night;safe driving technology;influencing factors

U471.15

A

1003-5168(2016)12-0049-03

2016-11-30

芦建军(1970-),男,本科,研究方向:技师。

猜你喜欢
亮度行车灯光
水中灯光秀
今晚的灯光亮了天
远不止DCI色域,轻量级机身中更蕴含强悍的亮度表现 光峰(Appptronics)C800
来一场灯光派对
亮度调色多面手
亮度一样吗?
夜间行车技巧
基于斩波调制的LED亮度控制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