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晋
水墨画显然不具备音乐的节奏、诗歌的韵律,但它却可以用简明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特征,其绘画方式丰富多彩,变幻无穷。而当今有些幼儿学习水墨画完全是为了学而学,而忽略了对其中文化血脉的天然情感,幼儿美术教学应重视传统文化,重视国画教学。如何让幼儿喜欢水墨画,我们应该深思要采取何种现代化形式让幼儿接受水墨画。
本年水墨画课题进入我们这个幼儿园,将水墨画课程渗透在教师教研中,还渗透在幼儿的游戏化活动中,幼儿园随处可见稚嫩的水墨画笔迹。我在水墨画教学中做以下尝试:
一、以多媒体信息贯穿水墨画课题,注重培养幼儿对水墨画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贯穿到活动中,让幼儿置身于大师的水墨画创作过程中,感受水墨画创作的奇妙境界。以此作为我在幼儿园开展水墨画课程的独特风格。经过两年多的教学经验,调整了教学方式。如在开展水墨画《香甜的葡萄》时,先让幼儿认识各种颜色、各类的葡萄,并将大师画的葡萄作品一一播放讲解给幼儿,通过适合的语言引导大家一起欣赏,我将葡萄的绘画方式制成视频给幼儿动态的视觉效果,可以一边观察一边进行讲解,可以多角度感受到幼儿对水墨画的亲近感。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绘画方式相结合,便捷了老师的教学也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五步水墨画集体教学模式界定其内涵
考虑到幼儿年龄的发展特点,我利用五步水墨画集体教学模式开展活动。首先用景——利用具体的场景和环境,包含时间流逝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空间中存在的物、人和生物之间构成的情节,可以是“生活情景、视频情景、装饰情景”等。其次,是情,即心理感受和体验到的情感,包含喜、怒、哀、乐等。再次是习,习则为手脑结合,运用工具进行绘画,表达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最后是悟和说,从心吾声,将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情景感,到情感体验,手脑习得,到内化迁移,而至表达分享。
三、创造水墨韵味的环境,让幼儿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水墨画的魅力
幼儿学习水墨画切不能生硬死板,强硬地灌输侧锋、中锋、浓墨、色彩等绘画方式,而是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水墨画的氛围,特别是创设幼儿喜爱的绘画环境。我将幼儿的作品不分优或良全部展出,既能丰富班级环境,还可以给学习水墨画的幼儿以创作成就感。幼儿细嫩的小手绘画出简练、生动,甚至有些粗犷的墨迹,让大家一起产生“我也想画水墨画”的感觉。幼儿作品袋中一幅幅小小的作品,引起成人的感叹和孩子们由衷的赞美。生动的画面,给孩子感受到水墨画无穷的魅力。
四、欣赏名师绘画,享受水墨画艺术带来的快乐
只有让幼儿能够感知、想象、理解和创造美,才能谈得上审美能力的提高。我们通过网络信息找来了许多古今中外绘画大师们的名画,让幼儿欣赏,从线条、色彩、质感、机理等方面让幼儿接触美术作品的审美形式,逐步了解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例如,让幼儿了解以线条为审美形式的线画时,就收集古今中外绘画大师们的名画让幼儿欣赏,使幼儿真正感受到线条那丰富的表现力:庄严而挺拔的直线、平和而安定的横线和变化运动的斜线,规则的弧线使人感到整齐、圆滑有序,而自由的曲线则显得活泼,生动,柔和。我将《国画白描画谱——百花》中的作品传送到多媒体,让幼儿感受柔软的毛笔起笔藏锋间,欲左先右,欲下先上,欲上先下,逆入平行,感受线条含蓄而劲力内敛。又欣赏现代国画《光·影》,感受色彩的独特自然力,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无色之色的水墨在大多数传统画家看来,能够貌尽天下之色,而“随类赋彩”则视为“雕琢小媚”,是“实不足而华有余”,可见欣赏色彩在水墨画不同的运用和理解,可以充分地利用于幼儿水墨画教学理念中。欣赏现代画家崔子范《荷塘》名画时,简练、精辟又生动的水墨,以及那种随心所欲的创作方式,挥洒自如的线条让幼儿看到学习水墨画的一种轻松。经过实践探索,发现幼儿学习水墨画,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工具的摆放、调和墨色、学会倾听等。在探索墨色的变化,使他们学习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大方表达,培养他们专注、仔细、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在作画过程中,更是心灵的释放,体验创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 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创作习惯,如正确的掭笔、保持桌面整洁和地面干净的好习惯。
在水墨画教学与欣赏中,让幼儿体会到水墨画的独特魅力,它吸引的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探索中,我和幼儿一起在水墨渲染中探讨描绘童心世界的情趣,对于我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水墨世界学会尊重幼儿,聆听欣赏童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起游戏,一起探讨,收获共同进步的乐趣。
本文就实践幼儿园水墨画欣赏与教学活动开展粗浅的探讨。水墨画作为独特的绘画艺术,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如何科学地继承这种传统的艺术,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更好地处理好技巧与创新的关系等有待进一步的尝试和探讨。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澄云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