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康华 肖萍 吴文丰 李震阳
【摘要】 2014至2016年,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与衔接的本科高校就进一步推进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深化、细化 “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工作进行多次研讨,认为合作专业要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结合双方优势特色,深化合作交流,实现办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本文以三二分段高本衔接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做好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体系的衔接,对在高本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的问题进行梳理,阐述了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思路和方法,为各高本衔接专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职业教育 高职与本科衔接 一体化人才培养
【课题来源】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高职、本科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编号:201401162);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和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编号:20130301005)。
【中图分类号】G712;TS9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5-0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构建从初级到高级的技术技能人才完整培养链条,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笔者所在学院从2014年到2016年,依托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优势,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和本科高校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通过深度合作,协同培养电子信息类急需的“高技能且具有本科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工作进展情况顺利,协同育人双方也进行了多次交流与调研,就合作管理机制、培养方案研制与衔接、教学运行管理、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等多方面开展了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本文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探讨高职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高校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重构思路和方法,为高职与本科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经验。
1.高本衔接电子信息类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思路与方法
2015年,笔者所在学院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招生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际招生数77人,录取最高分501分,录取最低分412分,录取平均分456分,现有试点学生125人。在实践过程中,对推进高本三二分段专本衔接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的思路与方法是:“整体规划,协同培养,阶段分流,专本连读”。
1.1整体规划,协同培养
以学校层面为主,从上至下整体规划和设计电子信息类三二分段专本连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积极探索以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为联合培养主体,政府,行业、企(事)业等多方共同参与协同培养的新机制和体制。
1.2 阶段分流,专本连读
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协同培养的三二分段专本衔接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全体学生,在完成高职院校的三年高职阶段后参加由本科高校组织的专科升为本科的转段选拔考核,达到要求者将进入本科高校继续两年的本科阶段学习;不合格者则在完成高职院校专科阶段的学习后毕业就业,实行阶段分流,专本连读。
1.3 突出技能,优势互补
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协同培养的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设计应突出技能培养,包括职业技能和学习技能,高职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高校教育应优势互补。
高职教育专科阶段: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应取得双证书,即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专科毕业证书。
普通教育本科阶段:注重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专业与职业能力,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培育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力争使大部分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和技师资格。
2.高本衔接电子信息类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标准,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协同制订现代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突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证书”人才培养方案。在专科阶段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本科阶段则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为主线,开拓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专业与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1培养目标的衔接
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来说,高职教育的对象是职业教育学生,他们的学科体系知识往往较为薄弱,其培养重点一般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其也可以进一步升入普通本科高校的对口专业继续深造;而本科高校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应用研究能力,要求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和本科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是不同的,需要进行规划和衔接。
电子信息类专业高职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电子信息行业,具备电子信息及嵌入式软硬件技术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电子相关产品的操作能力,能从事电子信息设备和系统的检测、维修、应用等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及信息系统理论知识,掌握各类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及应用知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等较宽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
2.2培养方案的衔接
高本衔接电子信息类一体化人才培养研制要求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的专业骨干教师,会同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定位科学、连贯一体的五年人才培养方案,单独编班。依据合作企业对于人才需求层次、能力和规格标准,按照用人单位岗位职业要求,校企合作方专家,企业能工巧匠及技术骨干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探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建共享实训室。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及行业企业参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聘请企业专家为外聘教授,定期参加教学研讨会,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承担部分专业课和实践课任务,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2.3 课程体系的衔接
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衔接,需集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将高本衔接的三二分段应用型五年一体化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核心基础模块、专业与技能模块、实践教学模块、技能培训与考证模块等五大课程模块。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累计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40%。其中,在专科阶段不少于阶段学分的50%,本科阶段不少于阶段学分的35%。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高本衔接课程可以包括高职课程、高本衔接课程和本科课程三个课程阶段。按课程模块划分,可分为三个课程模块:一是职业基础课程模块,即包含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等,二是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包含职业核心课程和顶岗实习实践课程,三是专业素质课程模块,主要是本科阶段的学科体系课程和应用研究的课程。通过制定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五年一体化的高本衔接课程体系,实现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综合实践环节、职业资格证书和应用研究等课程的对接,按模块的课程划分,避免高本衔接课程及内容的简单重复。
2.4教学方式的衔接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的专业教师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合理设置梯次递进、内容衔接的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共同组成教学团队组织实施教学。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培养过程包括协同培养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多个阶段。在校内学习阶段,通过重构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进电子信息类研究性的教学方式,包括以案例为导向的学习、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等,以强化电子信息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在企业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电子信息类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电子信息工程实践和应用研究活动,毕业设计内容结合生产实际,参与企业应用技术创新和电子信息工程开发,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2.5 技能证书的衔接
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协同培养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试点实验班学生,在高职院校3年专科阶段至少获取一种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在普通本科高校2年本科阶段,获取一种与本专业相关的技师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2.6教学改革衔接
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通过共同引入行业企业标准,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按照“调研行业企业需求→确定企业职业岗位群→分析岗位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凝练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形成基于工程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原则和方法,校企共同开展教学改革和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包括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设置,基于校企共建网络资源库的核心课程建设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建设。
3.结语
在高本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应成立专业管理机构,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高本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有序进行。在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的共同努力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本衔接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电子信息类试点专业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热情高,学习效果好;试点项目工作促进了师资交流和提高,促进了教学管理水平提升,促进了教学改革深入开展,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其它专业的高本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和指引。
参考文献:
[1]肖萍等.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衔接研究——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例[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4,12(4):26-29
[2]姚江梅等.高职计算机专业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0(43):250- 252
[3]彭康华等.引入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 2014,12(S3):299
作者简介:
彭康华,男,1979-08出生,广东吴川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高级职业指导师,长期从事项目管理与教研教改、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