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目标实效问题思考

2016-04-26 15:08杨清超夏茂林
关键词:培养目标中小学课程改革

杨清超 夏茂林

【摘要】新课改在培养目标上作了调整,旨在培养具有道德、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但在目标实施中却存在德育仍被忽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课程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以及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滞后等方面。为此,必须建立专业组织促进团队学习,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加强教师组织文化建设,创新教育评价制度。

【关键词】育人 培养目标 课程改革 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2-02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目标需要与时俱进。正因为如此,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课程培养目标作出了新的调整。然而,就实践层面来看,新课程改革存在诸多问题,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新课改本身的复杂性,教育队伍作为实施主体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滞后,等等。以往对新课改的研究着重于从教师和教学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分析,但笔者认为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其育人目标的实现程度与预期有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根据新课改的培养目标,结合实践情况,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目标失效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其原因和改进策略。

一、新课程培养目标解读

新课改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评价体系、管理体制上都做了新的调整,在原有的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力图改变传统教育偏重智力教育,偏重知识传授的状况,强调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基本素质发展。

(一)具有道德理性的人

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存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职责所在。新课改以主体教育思想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强调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具有“道德理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建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对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当今国家,社会意识形态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观能否正确树立,都以年轻一代人伦理道德的形成作为重要指标。个人的道德形成已成为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共同任务。新课程将道德培养放在核心位置不仅顺应了新型人才的培养趋势也满足了中国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要求。

(二)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新课程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的改革中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体现促进性、启发性、情感性、反馈性,提倡发现式、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1],使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三)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传统的经济模式以高能耗、劳动力密集型为主,而新型的发展模式应是以知识密集型为主。只有创新才能将中国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中国的人才资源。创新离不开实践,强调创新和实践的交互影响才能真正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应是与社会生活一致协调发展,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以学习化社会思想和建构主义为指导,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和综合化,使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新课改育人目标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的最终实施效果起着指引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新课改目标的实现程度却并不理想,现实情况与目标预期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德育仍被忽视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从《纲要》提出的课程改革总体目标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正在将道德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并加以强调。品德既是合格公民最起码的素养,也是人才培养的方向保障。但是在基础教育中,重智轻德是为常态。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甚至将知识的传授变成唯一的教学目标,忽视对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的学校和教师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上增加了德育的比例,但是最终的评价方式竟是试卷测验。在试卷中加入道德判断题,用对错和分数来检验学生的道德学习的成果,德育变成考试的一个科目,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和作用。

(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够

课程改革在更好地培养学生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还要了解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知识;不仅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还要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不仅要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形式守旧。有的教师愿意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新的教学形式,但是自身对教学形式理解却过于片面。如有的教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为“自我学习”,课堂教学变成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练习”、“自己交流”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机械的理解“做中学”,结果造成课堂纪律失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知识的积累,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难以真正的从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

(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够

教育面对的是人,是处在生活世界的人。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是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将学生禁锢在科学世界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归宿,科学世界源于日常生活,离开了生活世界,任何科学论断都是没有意义的。多年“填鸭式”的书本教育,一直都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新课程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以学习化社会思想和建构主义为指导,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和综合化,紧密联系生活。但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却局限于书本知识,集中表现便是教师仍然习惯依赖于教材,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能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新课程给予教师运用教材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但是很多教师由于自身专业水平的局限和传统“依纲靠本”观念的束缚,对新课程给予的灵活空间无所适从。在教学态度上以书为本,教学方式上以教定学,难以根据新课程要求把握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取舍,偏离新课改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再者,由于评价制度形式单一,以中考和高考为“指挥棒”的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大多数学校的评价体系以分数为主,导致教学目的以提高分数为终极目标,课堂教学以题海战术、模拟考试为主。

三、新课改育人失效问题的原因探析

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等人综合多年课程实施的情况提出了影响课程实施的四类因素: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校区水平、学校水平、环境。根据这一理论,结合新课程在实施中的具体情况,新课改目标失效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直接原因——课程改革本身的复杂性

新课程改革的复杂性表现在:其一,方案涉及范围广、数量多、时间长。从课程理念到课程本身,从课程过程到课程评价,从课程实施到课程管理,这无疑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作出巨大的改变,需要他们放弃原有的教学方式,与依照习惯性的教学相比,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其二,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方案,国家只做了粗线条的原则性规定,具体实施方案由各学校灵活制定,缺乏可操作的具体实施细则。其三,新课程观念和内容的新颖性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新课程新的观念,还要将新的理念渗透进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更多的新方法适应新课程。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效果。

(二)根本原因——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霍尔和劳克斯根据教师个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将课程实施情况分为八个等级的使用水平:未使用;定向;准备;机械地使用;常规化;精致化;整合;创新。按照这一划分,教师对课程的使用水平要达到“常规化”,才能算得上是实施了新课程。对此,虽然课程改革本身存在复杂性,但是师资团队专业素质不高会放大课程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其次,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教师的专业水平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使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难以达到“常规化”。再者,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看,新课改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变国家课程为三级课程,改变过去“学校适应课程”的局面,使“课程适应学校”,给予学校自主权。可是实施的结果却是由于师资团队专业素质的不高,难以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大部分学校校本课程缺乏。因此,师资团队专业素质不高是目标失效的根本原因。

(三)关键原因——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滞后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泰勒认为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设计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反对把评价看作“纸笔测验”的同义词。为了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应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评价制度。课程评价与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管理等方面存在着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课程评价符合课程其它因素的需求,必将推动课程的全面发展;反之,必将阻碍课程的发展。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评价对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管理等起着一个综合性总结的作用。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充实,管理是否得当,在评价中都可以得到体现。若评价制度滞后于课程的其它因素,评价不仅不能使课程其它因素得到正确的判断,还要打乱整个课程实施的步伐。因此,在育人失效的诸多原因中,评价制度改革滞后是其关键原因。

四、提高新课改培养目标实效的基本思路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关键,其师资团队专业素质不高成为阻碍课程顺利实施和育人目标得以充分实现的根本原因。要想提高新课改培养目标实施效果,首先需要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通过建立专业组织,开发校本课程,加强文化建设等措施逐步提高教师团队素质,进而克服课程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再创新与之相匹配的评价制度,使整个课程形成良性运作,促进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一)建立专业组织,促进教师团队学习

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大致都会经历四个阶段:不稳定规范;稳定规范;不稳定自主;稳定自主。有发展远见的学校会不断组织教师学习,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建立专业的学习组织,促进团队学习,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才会实现。早在十六大召开时,国家便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校更应如此。对学校而言,建立一支专业的组织,通过引入新型的学习观念和创建新型的学习方式,帮助教师团队提升教学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不仅是对新课程做出的积极反应,也是学校保持活力的不二法宝。学校在建立专业组织时,应突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2]的理念,注重对团队学习的精神和物质的支持,加强对教师专业性的培训,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培养教师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在反思的过程中要从实践出发,对具体的教学经验进行观察和分析,再形成抽象的概括,最后回归实践,为实践所检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书写反思日记,相互观摩彼此教学,组织进行讨论研究等方法培养反思习惯,提高自我反思能力,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三级课程”。它既反映了我国宏观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世界课程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我国教育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的能力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是顺利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校课程,还可以让教师在开发的过程中大胆创新,深入研究,提高能力。学校应建立组织团队,让骨干教师率先参与研究和准备,动员全校教师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需要情况,形成核心的教育理论。

(三)加强教师组织文化建设

教师文化是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师文化建设是深化素质教育,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如何加强教师的文化建设呢?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升教师形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丰富自我的文化知识,提高自我的品德修养。其次,培养教师不断进取的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学科的知识周期已缩短至2-3年。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终身学习和教研结合的思想。最后,注重教师文化的培养和创新。优秀的教师文化有利于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立足教育生活,构建以文化发展为中心的教师教育体系;引导教师走进教研团队,推行合作式教师教育。

参考文献:

[1]马永宏.高中初任教师新课程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B区为个案[D].西南大学,2012.

[2]刘少莹.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促进一流党校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0).

[3]熊军红.经济学中的教书与育人[J].经济研究导刊,2012(29).

[4]黄衡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教师角色转换和能力结构重建[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简介:

杨清超(1992—),女,汉族,四川广安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原理研究。

夏茂林(1973—),男,汉族,四川广安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原理、教育经济学和比较教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中小学课程改革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