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华
【中图分类号】G6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1
以校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校本教研不仅是一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题,狠抓常规管理,推进课程改革,改进和加强校本教研工作,让广大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实现“实践力”的提高。今年,我校被命名为“大通县校本教研示范校”,校本教研在校园遍地生花,学校特色不断彰显。下面,就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思路和总体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校本教研工作进行深入思考。
1、明确目标。几年来,我校立足学校实际,围绕找准优势,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务实高效的校本教研新途径。确定以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原则,以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主动发展为核心,以培育学校研究文化为先导,精心打造具有园小特色的“教研定法、预习导航、交流展示、引导品学、反馈拓展、反思重建”的校本研修模式,全面构建校本教研体系,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工作思路。
2、把学校的管理理念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对园小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思考,结合管理思想,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进行探索。首先,我们继续将学校的办学思想与校本教研进行有机整合,通过日常教研、课堂教学等渠道进行探索,以校本教研工作渗透理念,贯彻落实好办学思想。其次,通过校本教研进一步丰富、完善管理思想,增加内涵。
二、走规范化管理之路,提升管理水平
1、分析现状,加强引领。校长及班子成员对从师资水平、认识程度等方面对学校校本教研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认识到只有班子成员加强引领,提升课程的领导力,才能为校本教研的提升做好服务。我们建立了校长就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苏亚青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全体班子成员立足校本教研实际,扎根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努力从建设教科研团队,提高课程规划力、构建教科研机制,提高课程组织力、打造教科研文化,提高课程影响力入手,聚焦师生发展,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校本教研领导团队。
2、践行研究状态下工作的理念,培养教师教研意识。学校提出践行研究状态下工作的理念,目的就在于首先从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入手,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在教师中形成主动发展的氛围,为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发展服务。让“学习——研究——实践——反思——重建”逐渐成为了教师深化素质教育,开展转型性变革实践研究所必经的推进路线,通过这种理念的树立、氛围的营造,教师参与教研已经成为自觉行为。
三、走深化校本教研发展之路,打造校本教研新模式
在规范了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势后,学校积极思考要将校本教研进一步深化,以确保校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
1、积极开展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参与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避免单一学科及教研组活动带来的弊端,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凝聚多元智慧,丰富校本教研成果。
2、努力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坚持“三周一轮回”的校本教研基本活动形式,关注集体备课质量、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关注课题研究成果,全方位打造教研活动的形式,保证各个环节齐头并进。
3、将校本教研与实践探究紧密结合,打造校本教研模式。结合新课程理念,学校鲜明提出研究要做到“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把研究关注点放在课堂上,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并明确“将第一思考时间、第一表达机会、第一体验过程、第一认知反思还给学生”。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学校提炼出“教研定法、预习导航、交流展示、引导品学、反馈拓展、反思重建”的校本研修模式。“教研定法”环节旨在教研活动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形成专题进一步开展;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包括“习-展-导-拓”四环节:“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提供的学法进行初步探究和预习;“展”即为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思辨;“导”指的是教师根据不同学情和教学实际以学定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拓”则是通过科学设疑,引导学生实践并归纳知识体系,形成学习成果;这四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四位一体的关系,各环节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课堂教学的主要行走方式。“反思重建”环节以教研组互动研讨中形成策略为目的,通过各个环节,教师的思想、方法得到重建。学校要求将新课标理念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凡是校本教研活动,都要紧紧依靠新课程标准,在课标的指引下,开展各种研修活动。让学习课标、渗透理念、落实要求成为我们研修的行动指南及终极目标。
四、主要措施及成效
1、培训力度增大。重点从相关主题的学科短期进修,校本教研培训着手,使培训出的去、用的着、促进大,力求效益最大化。为使校本教研工作少走弯路,我们先后派出多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上海、南京、江苏等地接受培训,相互交流,拓宽视野。学校每年投入近10万元资金,组织五六十人次的教师到外地参加培训。回来后再进行高质量的二轮培训,消化吸收外地经验,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学校还积极联系县教研室进行定期专人调研指导,同时通过教研室,联系上级教研部门进行引领,确保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思路清晰、方向正确、时效性强。近年来先后邀请了市教研室龚中和主任、省教研室郭炳山主任、吴登文老师、张小海老师、县教研室崔玉倩主任等专家做专题讲座。
2、学校大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将教师读书活动与教育教学研究结合、与校本培训结合、与创建书香校园结合,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丰富教师的专业内涵,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推进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校本培训工作,把教师读书的过程变成实践与研究的过程,将日常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围绕课题研究进行学习,在研究中学习提高。
3、细致规范的做好常规教研与典型展示的教研活动。全体教师通过上展示课、课题研究课、诊断课、示范课、观看名家课例等课型,结合一课多轮、同课异构、专题研讨、跨年级、跨学科研讨等形式,寻找制约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应对策略。通过优秀教研组的展示活动,引领教研活动的方向,提升活动质量,在校本教研中实现“实践力”的提高。
4、坚持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大课题带动、小课题深做、常规教研夯实的校本教研三级助推策略,以“小步子、低重心、快节奏、求实效”的教科研工作思路,开展人人参与的小课题研究。学校两项市级课题已通过结题鉴定,三项市级正在实施,4项市级课题正在申报中,43个县级课题已经全面实施。
5、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实现同伴互助,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以“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基本骨干,在校内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帮扶作用,开展“结对”活动。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由师德高尚、教学思想先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从教学研究、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课题研究等方面耐心指导,给予悉心帮助,缩小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上的差距。实行责任制,学期末根据帮扶效果对帮者进行奖惩。指导教师在帮带过程中,也会从青年教师身上学到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因而结对拜师取得了双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