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考察了我国知识产权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大幅增长促进了GDP的增长。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提升了我国的生产效率,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GDP的增长作出了实质的贡献。
【关键词】知识产权;经济发展;统计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0 引言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1-2]。很多学者认为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成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赵彦云和刘思明的研究表明,发明专利等原始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3]。殷青伟和翁磊的研究表明,江苏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4]。武婕和叶春明的研究发现,中部地区的专利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5]。刘凌和何伦志认为,专利授权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6]。陈雨柯的研究表明,专利授权数量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7]。
本文通过对我国知识产权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深入考察我国知识产权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
1 数据来源及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概况
本文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和资料中[8],查询和收集了1998年-2012年间我国知识产权的数据,同时也查询和参考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历年的统计年报[9]。
1998年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4万项和0.2万项,2012年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加至56万项和15万项,分别增长了40倍和8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0%和37%。同期我国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也都有较快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20%。而同期我国GDP的增长率为9.8%,可见我国各种类型的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同样,近年来我国商标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1998的申请量为13万件,注册量为8万件,2012年的申请量达到160万件,注册量超过100万件。
2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表1给出了1998年-2012年间我国各类知识产权数量与GDP之间的相关系数。GDP与各类知识产权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相关程度较高,都属于显著性相关。
GDP与各类知识产权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我国各类知识产权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搞清两者的关系还需要做格兰杰因果检验。首先将相关数据导入Eviews软件做ADF单位根检验。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二次差分,在90%的置信水平下发现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以及商标的注册数量和GDP共6项数据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另外3项数据没有通过检验,表明在1998年-2012年间这6项数据是平稳的。然后利用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实用新型授权数量、商标注册数量和GDP共4项数据使用Eviews软件作知识产权与GDP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显示,当滞后期为1时在90%的置信水平下,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增长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GDP增长不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商标注册数量的增长不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GDP的增长是商标注册数量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总之,近10多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非常迅猛,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能代表我国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发明专利,其授权数量由1998年的世界第12位跃升至2012年的第2位,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同期我国的GDP从1998年的世界第7位跃升至当前的第2位,也仅次于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的激增表明技术创新步伐正在加快,提升了生产效率,促进了GDP的增长。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来看,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主的大量技术创新促进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带动了商标注册数量的大幅增长。
3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考
从本文的数理统计分析来看,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大幅增长促进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带动了商标注册数量的大幅增长。这说明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提升了我国的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生产方式和发展新兴产业(下转第85页)(上接第64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GDP的增长作出了贡献。我国目前大力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正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以此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促使经济增长由依赖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崇实.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9-110.
[2]陆幼雅.论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财贸研究,2003(3):121-124.
[3]赵彦云,刘思明.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04):34-48.
[4]殷青伟,翁磊.江苏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技术经济学的时间序列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5):36-39.
[5]武婕,叶春明.中部地区专利产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测定[J].生产力研究, 2012(05):95-97.
[6]刘凌,何伦志.基于协整理论与卡尔曼滤波的专利制度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09):95-96.
[7]陈雨柯.中国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02): 36-39.
[8]WIPO. Statistical Country Profiles:China[EB/OL].http://www.wipo.int/ipstats/en/statistics/country_profile/countries/cn.html,2014.5.1.
[9]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EB/OL].http://www.sipo.gov.cn/ghfzs/zltjjb/jianbao/index.htm,2014-5-10.
[10]王少青,王剑荣.中国技术发明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2(02): 70-73.
[11]陈立新.中国电动车领域的专利统计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01): 164-168.
[12]吕淑仪.广东省专利结构分布及其区域变动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03):62-65.
[13]潘雄锋,张维维,舒涛.我国新能源领域专利地图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04):41-45.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