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财政沉淀资金统筹使用等方面,要加大奖励支持力度。
对于财政沉淀资金,早在2013年7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当时,“盘活存量”的表述首次在常务会层面进入公众视野。
此后两年,针对“盘活存量”国务院和财政部推行了一些“硬措施”,也取得了实效。去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各级财政将已收回的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加快统筹用于急需领域;国务院将23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调整用于在建重大项目。
每年财政资金就像一个蛋糕,这边分多了,那边自然会减少。因此,财政资金沉淀与民生投入不足,是长期并存的局面。当下,中国还有很多事情亟待去做,这些财政资金显然不应沉淀下来。
财政资金沉淀大概有以下五个原因,一是制定预算宽松,造成年终财政资金用不完。二是监管加强,有钱也不能任性地花。三是追加追减不够严格。追加预算多于追减预算。追减预算也是各级人大的一项任务。四是“人情钱”“关系钱”,没有谁愿意轻易与财政局(部、厅)长“结仇”的。五是代编预算。2014年广州市财政部门代编资金超过总预算一半,没有放到各部门预算支出中去,这就造成财政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比如某些资金,名义上是支出了,实际上并没有支出。
因此,要把“财政沉淀资金统筹使用”当作一项“整治财政秩序”与财政成为“巩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系统工程来做。“十三五”期间,如何改革和完善财政资金管理,盘活沉淀的存量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仍然是一项极为关键的任务。作为一名财政研究者,对此笔者有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出台方案,完善相关规定,对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建立任务清单和时间表。要加强各级审计监督。对“压沉”工作不力的要追责。
二是财政部门要把“压沉”当作核心工作来抓。把“零钱”变成“整钱”,把“死钱”盘活用好。各部门要把统筹使用的财政资金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农村贫困地区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是各级人大与财政部门要对存量资金较多的部门适当调减来年预算总额,追减预算不缺位,清理整合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和各部门专项资金,对专项用途资金实行清单制管理。通过直接安排等方式,加快改善民生的速度。
四是把整治财政秩序、减少沉淀资金与财政领域的反腐倡廉有机地结合起来。杜绝“人情钱”“关系钱”以及减少代编预算。
五是预算要从严安排。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待遇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学会过紧日子。“要消费不要浪费”。毫无疑问,公务人员要逐年增加收入,但是又要严控来自于财政资金安排上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改变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作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