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综放工作面推出切眼过程中,由于切眼支护初撑力不足、顶煤松软破碎,漏、冒顶事故频繁发生,甚至出现大范围冒顶,从而造成大范围的支架歪、倒现象。最严重时切眼支架空顶达九成以上,支架歪架、倒架达七成以上,致使工作面推进速度极慢,推出切眼时间较长。我们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改进技术措施、总结得失、积累经验,最终安全推出切眼。本文以7521综放工作面为例,主要就这次推出切眼进行技术浅析,为今后综放面类似的切眼推出提供参考。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 切眼 顶板破碎 漏、冒顶 歪架、倒架
中图分类号:TD2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264-02
一.概况
1.地质概况
7521综放工作面标高-460 ~ -636m,走向长1646~1677m,走向倾角1°~20°;倾向长129~185m,倾角1°~25°,煤均厚5.33 m,工作面地质构造较复杂,在掘进中共揭露断层33条,其中大于5.0m断层7条;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平均厚6.72m,老顶为粉细砂岩、平均厚2.8m,底板为泥岩。
2.切眼概况
⑴设计切眼长185m,切眼有落差1.8m逆断层和0.6m正断层各一条,切眼上部倾角20°,中部倾角25°,下部倾角18°,中、下部底板起伏较大;
⑵切眼设计净高2.4m、宽6.7m,采取工字钢定型棚对棚支护(煤帮侧棚梁长2.4m,老塘侧棚梁长3.7m),棚距0.6m,塑料网护顶,中间棚腿交叉处设一排木垛,辅助支护;
⑶设备选用:SL300型采煤机落煤,SGZ-764/630型双中链刮板运输机运煤。ZFG-7200/18.5/32型过渡支架10台、ZFY-6800/16/28型放顶煤支架113台和ZT-18560/18/32型端头支架1组。
3.切眼顶板状况
由于受地质构造影响及切眼支护的缺陷,使得切眼在安装前,部分地段顶煤已松散破碎,个别地段顶煤部分已漏。支架安装过程中,原切眼维护顶板所支设的木垛被撤除,工字钢棚腿被摘掉,支护稳定性被破坏,加之支架安置过程中反复升降,使得切眼顶煤更加破碎:约一半范围内的顶煤漏空,未漏顶煤也仅仅是堆积在支架上,切眼内约75%地段的顶煤同煤壁已断开,另外掘进时所铺设的塑料网也大部分不起作用,这些均给综放工作面的开采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开采期间遇到的难题
为使综放工作面能尽快推出切眼,走向正常生产,针对切眼的顶板状况,经技术会审、分析研究决定:
1.切眼平行推进,暂不调面;
2.为保持顶煤的完整性,暂不放煤;
3.顶板破碎地段铺设金属顶网,同时沿一起倾斜方向加铺木板(4000mm*200mm*50mm),每进一刀上一块木板,必要时在煤帮做超前支护。
但在实际开采中,却遇到许多始料不及的难题,给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严重制约推进度。由于原切眼内,超过一半的地段顶煤已碎,故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支架的前移、升降等造成大量顶煤沿架间冒落,加上切眼倾角较大,往往一处漏顶造成数架漏空。原切眼掘进过程中,所铺设的塑料网片大部分已被冒落顶煤撕烂,加之局部联网质量不好(网扣不标准,联网较稀等),已基本不起作用;而新铺设的金属网,刚到前梁,大部分也被冒落顶煤砸掉,起不到护顶作用。在切眼推进仅四刀约2m时,60#~80#支架顶煤全部漏空,进而使得该段支架蹬空,造成歪架、倒架。由于空顶范围较大,支架无法生根,造成该段推溜、移架极为困难,常常是刚移超前架,随着推溜又回到原位,而刚扶正、调好支架,由于一处支架歪架,往往造成大范围的倒架,最严重时一次倒架达40架(50#--90#)。而歪架、倒架事故又造成支架上方顶煤全部漏空,加上切眼无法正常生产,推进度极慢,使得漏、冒顶范围速迅向全面扩展,歪倒架也进一步加剧。切眼推进六刀约3.0m时,40#~92#架顶煤漏空,切眼推进4.0m时(约8刀),全面顶煤破碎,歪架范围进一步扩大。恶性循环使得切眼无法组织生产,对安全也极为不利。
三. 处理措施
1.支架上打联锁木垛
为解决大面积冒顶,支架无法生根,大范围歪、倒架,造成推溜、移架作业困难这一难题,采取了在支架上打联锁木垛的办法,走向用φ200mm长3.0m半圆木,倾向用2.6m半圆木,紧靠煤帮打联锁木垛。打木垛前将支架降至2.0m左右,木垛打好后将支架升起,以便接牢顶板。这种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安装防倒千斤顶
为使切眼空顶处支架具有整体性、稳定性以及方便于移架、调架,采取了在空顶处支架上安设防倒千斤顶的方法,使每台支架手拉手,上、下联接,并将防倒千斤顶最上端安装在顶板完整支护有力的支架上,推进中50#~98#架共安装48套防倒千斤顶。移架时,每台支架前、后各支设一棵单体,配合防倒千斤顶辅助移架,确保不再发生歪架、倒架。效果较为明显。
3.单体辅助支撑移架
为增加切眼支架稳定性,对全面支架采取了单体辅助支护法,即在每一台支架中部架设一斜撑单体。该单体一端打在本台支架的顶梁中部,另一端打在下方相邻支架的底座厢内。由于单体生根在实底上,对支架起到了较好的辅助支撑作用,基本解决了支架的歪、倒问题。
4.煤帮做超前
针对顶板特别破碎地段,应采取做超前支护的办法,如图。做超前用φ200mm、长3.2~3.5m半圆木、2.5m单体,一梁三柱。半圆木老塘侧一端搭在支架前梁上不少于0.3m。做超前时,首先选择一处顶板相对较完整的地段,按照“浅打眼、打底眼,少装药、放小炮”的原则,向前放小炮、扶小棚维护,待向前掘进3.0m左右深时,再用3.5m半圆木改棚扶正规支护。扶棚前,在半圆木上沿倾向铺设1.5m*4.0m金属网,并在每2棚半圆木棚之间再加打三个顶锚杆,将金属网锚固在顶板上。而后,在做超前内,沿倾斜方向向下打眼放炮,扶棚做超前,每循环进度0.75m。这样不仅较好地维护了顶板,对施工安全也较为有利。7521综放工作面在推出切眼过程中,共用这种方法做超前40架。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后,使原来一直破碎的顶板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基本做到了一次逮顶,一次推出切眼,杜绝了漏、冒顶事故的发生。
5.全面铺设金属网、上大板
开采切眼初期,由于对顶板认识不足,采取在顶板破碎地段铺设金属网。但随着试采开始切眼就出现了全面顶板破碎,半数顶板漏空的不利局面。为此,及时调整了在全面铺设金属网,并针对顶板状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铺网。
⑴顶煤完全冒空地段,由于采取了在支架上打联锁木垛的方法进行顶板管理,故在打木垛前即将金属网平铺在支架上,并在木垛的老塘侧,将金属网同木垛连在一起,确保上网一次成功。为防止煤壁片帮,又采取了在支架上向煤壁打木锚杆锚网护帮。如图:锚杆按三排五花眼布置,金属网下端同支架上铺设的金属网联好垂在前梁下,兜住顶煤。割煤时,紧跟煤机后滚筒,在支架前梁前端沿倾向铺设木板(4000mm*200mm*50mm),每进一刀铺设一块。木板铺在金属网之下,沿倾向压茬0.5m。铺设木板时,先用2到3棵单体将木板升在顶板上,以确保移架时,顶板的完整性,必要时还可在煤帮肩窝处按向上60度角加打木锚杆,将金属网锚在顶板上。
⑵顶板相对较完整地段,采取了铺网、上木板及煤帮锚网的方法铺网。
⑶顶煤较破碎而又未冒落的地段,铺网同做超前结合起来,做超前时,将金属网沿倾向铺设在半圆木上,确保一次到位。
6.打超前铁刹杆
切眼做超前棚维护顶板的方法虽效果较好,但进度太慢,尤其是对一些顶板、煤壁相对都较完整的地段。经研究采取了在支架前梁处打超前铁刹杆的方法帮助支护顶板。铁刹杆用φ32的圆钢制成,长2.5m~3.0m。使用时将铁刹杆沿支架前梁按向上100~150的仰角平行打入煤壁,锚杆间距200mm。这样顶板的完整性得到了较好的加强。切眼试采时,支架前梁紧托刹杆底部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采取调面自下而上逐步逮顶
切眼向前推进5m后,20#向下顶煤得到控制且较为完整;其余地段,特别40#~90#顶板极为破碎。如平行推进,必将一次性大范围揭露破碎顶板,生产组织较为困难,推进度极慢,且易造成大范围顶板联锁事故。后采取调机头的方法开采,自下而上逐步逮顶。这样做,一是可将切眼调为伪斜开采,控制设备下滑;二是将大范围破碎顶板自下而上分段揭露,逐步逮顶,待一段顶板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向上顺延扩展。采取该方案后,由于将破碎顶板分割成数段,故不仅避免了大范围歪、倒架联锁事故,而且推进度大大加快,效果较为明显。
四.技术总结
1.改进切眼支护方式
由于7521切眼掘进采用跟底留顶煤施工,所以对顶板管理尤为重要,稍微控制不好就造成顶煤松散、破碎,给今后安装、开采造成隐患。切眼设计施工中没有采用锚网支护,沿用架棚支护,造成开采时一系列事故的发生。其主要危害有:
⑴支护方式缺乏对顶板的主动支撑作用,使得大部分地段的顶煤均处于等劲状态。掘进中由于腿窝松软、背板不实、木楔不紧等都将使顶煤处于无支护状态,进而引起顶煤松动、离层。而松动的顶煤堆积在定型棚上,又给人一种顶板完好的错觉。随着安装中定型棚腿的摘除、开采时支架的移动等,都会引起顶煤冒落。
⑵架棚支护对设备安装极为不利。采用架棚支护在设备安装时,必先对工字钢棚腿进行拆除,顶板失去支撑作用,支架安装时升降,均造成顶煤松动,不利于顶板管理。
⑶切眼掘进时使用塑料网也给开采带来隐患。由于塑料网护顶强度不够,所以在定型棚腿摘除、支架安装时的升降,部分网已被扯烂,起不到护顶作用,移架时架间漏煤极为严重。
因此,建议在今后的综放面切眼设计、施工中尽可能使用锚网支护或锚网、锚锁联合支护。
2.支架防倒、防滑设施的安设
在试采期间,由于发生大范围漏、冒顶,造成歪、倒架事故频繁发生。由于在试采前未能及时安装防倒、防滑千斤顶,故给试采期间的防倒、防滑及调架工作造成不便。因此,建议今后凡煤层倾角大于15°的综放面,在设备安装中要同步安装好“三机”的防倒、防滑设施,为顺利开采作好准备。
3.切眼采用伪斜布置
煤层倾角21.5°~ 27.5°,切眼设计为垂直两道布置。若工作面采取平行推进,势必造成设备下滑,试采初期调面难度大,影响推出切眼。建议今后在倾角较大的切眼设计施工时,应根据煤层倾角、切眼长度等选择较科学的伪斜角度,将切眼布置为合理的伪斜开采。
4.全切眼上网
对于倾角较大的切眼,由于顶板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建议在开始试采时,将工作面铺设金属网,避免出现因顶板破碎而造成大范围漏、冒顶事故,影响切眼试采。待工作面走出切眼并完全接实顶板后再取消上网,正常放煤。
作者简介:
吴少先,江苏金湖人,1972年8月出生,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上海大屯煤电公司姚桥煤矿。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