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斯福新政看“大萧条”的原因及启示

2016-04-25 08:15严鼎程

严鼎程



从罗斯福新政看“大萧条”的原因及启示

严鼎程

摘要:关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大萧条”成因,学界有诸多的探讨。一般从社会制度、货币财政政策两方面入手。这种追寻原因的方式是从前往后式的,找到成因的解释权重是同等的。与此相反,从“大萧条”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实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指向来分析“大萧条”的原因,能够看清楚引起该事件的主要与次要矛盾。这种反向追溯原因的方法对相关的事件进行了轻重缓急式划分,进而得出具有政策导向性质的启示。

关键词:大萧条;罗斯福新政;反向追溯

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大萧条。由于这次大萧条对普通美国民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它被人们认为是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场经济大萧条中,人们的正常生活方式一去不返,有些人丧失了房屋与工作,有些人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中产阶级变成了贫困阶级,恐惧焦虑的心情弥漫于整个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罗斯福政府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来治理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各种问题,并借二战契机成功带领美国从大萧条泥潭中走出。在大萧条结束时,美国政府已深入管控经济活动,改变了以往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

一、大萧条的影响

美国经济大萧条发生的起点是1929年10月29日股票市场大崩盘。这场股市崩盘所造成的影响是惊人的,“在三年的时间内,所有证券价值的百分之七十五,相当于900亿美元的巨额资产,蒸发了。崩盘之后的一年,有超过二万六千家企业倒闭,更多的在1931年,有超过两万八千家企业停业。在1930年10月,美国银行破产,损失了约四十万的储户。”[1]722美国的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The Roaring Twenties)”。这期间,广告、电影等媒体行业不断向人们灌输靠信用借贷的消费理念,随着这种理念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靠信用借贷来买股票。银行借钱给人们投资股票市场,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争相借贷投资,股价也随之上涨。这些虚假繁荣的背后孕育着大萧条的危机。

与大萧条形影不离的是美国工农业产值的急剧下降。“从1921年的低点衰退到1929年的周期性高峰,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从54点增加到100点。”[2]507尽管这种趋势在快进入30年代时还有些劲头,但是随着股市崩盘,经济泡沫终于被挤破。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从1929年的100点下降到1932年的55点,私人投资从1929年的162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14亿美元,488个主要工业企业的净利润已经从1929年的31.74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6.622亿美元,1933年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到1929年水平的67%[2]507。农产品价格也受到重挫,“棉花在1924年已是每磅28.7美分,但在1931年却触底到每磅5.9美分,并且在大萧条时期再没有高过每磅12.4美分”[2]507。

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工农业受到重大打击,社会生产秩序紊乱,人们因此失去了工作和原有的生活方式,收入大大下降。有些人过于绝望而靠偷窃来获取食品和服装,有些人不能很好地应对这种压力和窘迫而选择自杀。农民与普通的城市居民再也无法负担起家庭开销,他们不得不排着队等着救济。穷人家庭的孩子辍学去挣钱来维持他们的家庭开销,社会成员整体的财务状况很糟糕。再加上美国南部大平原地区持续的干旱、虫灾和风沙等自然灾害,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糟糕。总之,大萧条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创伤。

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大萧条的原因

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20年代咆哮之时,很少有人认为会出现波及范围如此之广的经济大萧条,在繁荣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机制会导致这样的大萧条,这个话题一直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关绍纪总结,国外学者逐渐形成了凯恩斯主义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国内的学者从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上对其进行阐释[3]。不论是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还是社会制度角度的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大萧条之前发生的社会活动序列进行研究进而指出某种态势的演变最终会导致经济大萧条。这条道路遵循着事件的发生必然有着前后顺序的原则,只要找到之前与研究事件联系相对紧密的社会活动序列,那么该序列就是所研究事件的原因。可以说这样的解释方法是多元的,各种社会关系总有某条路径相互联系,因此每种解释传统都有道理但分不清孰轻孰重。

所以,从大萧条之后罗斯福执政时期所采取诸多解决对策的指向来看,才能更清晰地发现大萧条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当然这种追寻原因的道路最终指向的事件都是大萧条发生之前的各种社会序列,这和前人的研究结果是类似的。但是,沿着这条道路发现的原因却是有轻重缓急的区别。部分罗斯福新政颁布措施一览表见表1[6]28。

表1 部分罗斯福新政颁布措施一览表

罗斯福新政从1933年到1938年持续5年多,以1935年最高法院否定之前的一系列政策为分界点可分为两个时期,即“第一个百日”和“第二个百日”。这两个时期政策特点有明显转向。“第一个百日内的许多措施都是必要的应急性措施,而1935年所颁布的措施则是注重于长远规划的结果,有些在‘第一个’新政时期得到了发展。”[2]174

在1933年所颁布的措施中,最主要的是以下5个:通过造林救济法案,建立民间资源保护组织(CCC);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FERA);通过农业调整法案,成立农业调整管理局(AAA);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NIRA),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NRA)。

民间资源保护组织最主要的目标是解决大萧条带来的青年失业问题。美国国内当时还面临着“大规模的森林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壤风蚀造成的一场潜在环境危机。”[4]18民间资源保护组织的设立就是“以一系列的任务给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比如说植树(成百万计)、建设森林步道和营地、控制蚊子和消灭森林火灾等。”[4]19它是短期内就能显现效果的措施,带动了大量年轻劳动力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联邦紧急救济署的主要任务是给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提供生活必需的物资。尽管它所做的并不能解决大萧条所带来的庞大社会问题,“但是联邦紧急救济署确实挽救了许多忍受饥饿的家庭,尽管作为一项临时性的紧急措施,它代表了一种革命:它决定性地打破了联邦政府远离救灾工作的传统。”[1]684农业调整管理局所努力恢复的是合理的农产品价格。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在田纳西河谷地区建立了水坝和发电厂,水坝不仅可以控制洪水和引导河流,水电站产生的便宜电能大大惠及了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工业复兴法案”。该法案建立的初衷是“审视那些残酷竞争,过剩产能,劳资冲突和通货紧缩的价格,把国家带入一个繁荣和工业和谐的新时代。”[1]685但是该法案却事与愿违,遇到了重重的阻力。国家复兴管理局的领导是休米·S·约翰逊(Hugh S.Johnson),他需要做的事是在劳工与商人之间找到个平衡点,即:在保障工人的利益同时,又能使商人有利可图,进而带动经济发展。国家复兴法案要求企业主们不得让雇佣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以上,而且至少每小时给予雇佣工人40美分的报酬,同时,工人们还被允许成立工会来获取更大的权益。而约翰逊认为“如果让商人们有能力负担起法案所附带的劳动成本上升,那么应该让他们有合理利润的前景。”[1]686于是他便寄希望于商人在恢复盈利的同时心中能够装着公共利益。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工会的领导们指责商人们通过迫使工人成立公司工会来侵占他们自己成立工会的权利。”[1]686在棉纺织业,“工厂业主解雇了员工然后再把他们聘用成学徒,这样就可以支付比最低工资标准低的工资。”[4]33国家复兴法案原本的意图已经被歪曲,实际情况发展到没有存在的必要。1935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该法案违宪,该法案的失败是罗斯福新政前后政策转向的一个明显标志。

“1933年所颁布法案的主要措施注重于政府与商业、工业和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一些商人建议下的1935年法案措施实际上不是反对资本家,但是这些政策的参与者认为通过引入更大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公平性,这些法案威胁到了经济。”[1]22资本家们之所以认为这样会威胁到经济,是因为这样的法案触动到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政府管理层寄希望于企业的自治来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是徒劳的,经济的各个环节很难超越自身利益并同为国家福利做贡献。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不仅需要依靠政府实施的各种短期规划来应对突发问题,还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提高工人的议价能力,从而创造一个“中产阶级”人数占社会总人口绝大部分的社会。在1935年7月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国家劳工关系法案,建立起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该法案又被称为“瓦格纳法案”,是以它的主要发起人美国国会参议员瓦格纳的名字命名。“然而,瓦格纳认为这项法案不是控制劳动力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正义的象征。他支持它,因为他相信强大的工会将提高工人的工资,从而有助于购买力的增长,这是一个健康经济所需要的。”[1]679至此,美国政府才真正把增加劳工收入作为治理经济大萧条的一项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是以应急性为主导的,通过政府直接性的投资来带动就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失业问题,对于那些急需要救助的群体提供必需的生活保障来维持社会稳定。但是一旦涉及到社会结构核心层面的劳资矛盾时,就遇到了重重阻力。到了1935年,当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时,就必须推动下一步的措施,这就触及到了核心的所在。这些应急措施解决的是表层问题,这样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会推进得比较顺利,而“分割利益蛋糕”这种深层次的核心问题却很难直接解决,只能采取“间接路线”的方针,培育出一个有自主利益诉求、能够有各种选择的中产阶级群体。

因此,导致这场大萧条的直接原因是纽约股市大崩溃所体现的金融领域矛盾,间接原因是工农业产能过剩所体现的实体经济矛盾,根本原因是资本家占据了社会过多的财富、工人阶级的福利待遇过低、普通群众缺乏利益诉求的通道,从而导致了社会缺乏一个能够承担风险的中产阶级群体。

三、经济大萧条对中国转型期社会建设的启示

19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底层群众缺少消费能力、社会的不公平愈演愈烈、社会的财富愈来愈集中是导致大萧条的根本原因,而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缺乏预见性、政策失误等也是导致大萧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鉴于此,我国目前所在的转型期就更应该注重长远考虑社会经济建设。长远来看,社会需要灵活的财政政策,及时适当的经济刺激、具备相当的风险承受能力、一定规模的中产阶级群体。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突出,只有通过发展和创新实现突破。此外,政策法律的制定要以政策为导向,注重实效。这些对于在转型期的中国有诸多启示。

第一,注重从措施上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督监管。金融系统的问题相对于其他领域有其独特性,金融体系是非实体经济,在时间与空间的流转上具有短时性、随机性,资金的投入方式是没有普遍原则的,抽象的表述就是“此刻钱已经成了数字的游戏”,而且金融体系里面的资金流转并不直接创造生产价值。例如在股票市场,只要投资人有本金投入,股票涨了就会有回报,跌了就会有损失,引起涨和跌的原因太过复杂而难以判断。一旦投资的人群形成了跟风效应,就容易被大的利益集团做空、套牢,造成财产损失。政府应不断在金融领域加强监管,并根据情况及时制定对策,更好地引导金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

第二,注重从政策上灵活调节农业和工业的加工生产。农业生产属于实体经济范畴,政府在政策上就应倾向于对农业生产的宏观引导。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于国家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农业产业的供需关系,保障农业健康发展。工业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政府应引导社会注重创新和实效,推动工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注重从法制上建立健全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政府应注重建立法规制度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引导高收入群体向公益性事业消费。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中产阶级人数占据主导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才有活力,才符合社会不同人员消费的周期性。建立长久的规范,调节各方面的矛盾,合理地分“利益蛋糕”,政府就更应该依据法律,建立起合理的法律制度。

四、结语

将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衡量标准始终锁定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之上,兼顾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经济发展的效率,把政策的制定放在长远与当下两个维度进行考量,这种理念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将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去,建立起社会不同收入群体都可以参与的财富分配序列,培养出中国的中产阶级中坚力量。这样,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中等收入群体的财富积累没有后顾之忧,高收入群体的消费理念可得到合理引导。

参考文献:

[1]ROBERT S M.Encyclopedia of the Great Depression:L-Z[M].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2004.

[2]ROBERT S M.Encyclopedia of the Great Depression:A-K[M].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2004.

[3]关绍纪.从经济政策的角度阐释美国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J].山东大学学报,2001(2).

[4]HEALE M J,FRANKLIN D R.The New Deal and War[M].London:Routledge,1999.

(编辑:唐龙)

收稿日期:2015-12-11

作者简介:严鼎程(1991-),男,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海淀区100091)2015级战略哲学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哲学与经济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F171.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2-0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