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2016-04-25 10:16李庆林黄春花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防治措施水土保持

李庆林,黄春花

(江西省石城水文站,江西 赣州 342700)



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李庆林,黄春花

(江西省石城水文站,江西 赣州 342700)

摘要:山洪是比较常见的由于暴雨诱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山洪灾害具体是指由于山洪的爆发进而导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有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基础设施的毁坏和环境资源破坏等,主要可分为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以及溪河洪水灾害三大灾害。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环境恶化等许多因素的叠加,致使山洪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多。针对山洪灾害所采取的防御措施已经迫在眉睫。文章对近年来山洪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山洪灾害;形成原因;防治措施;水土保持;滑坡治理

1山洪灾害的特点及成因

1.1山洪的特点

1)从季节性来讲,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的主要特点是降水量比较集中,主要在4—6月份也就是河流的汛期来临时发生比较频繁和7—9月份台风雨的影响带来的灾害性的危害。

2)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水流速度比以往快,冲毁力强,并且水量集中,在水流中通常会夹杂着一些碎石与泥沙。

3)具有群发性。通常来讲,在一些地区,一旦山洪灾害发生有可能会连带着同一个地区的其他地方发生山洪灾害,由于这时的水流冲击力比较大,地质结构复杂,其冲击力随之增加,破坏性更强,不但会为当地的道路桥梁等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1.2山洪灾害形成的原因

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地形地质结构比较复杂的山坡或丘陵地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分为两个主要因素: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有:对植被的乱砍滥伐、地矿开采、涉水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从自然成因出发:①降雨因素:引发山洪灾害的一个直接因素与激发条件就是降雨,降雨量大也就意味着强度大、激发性比较强并且降雨的时间集中,在一定的下垫面条件下,极其容易发生溪河洪水灾害、泥石流以及滑坡灾害。其次因为降雨的历时比较长,所产生的径流量比较大,雨水对土地、岩体的侵蚀作用比较大,导致形成的山洪、滑坡以及泥石流比较严重[1]。②地质地形因素:山洪灾害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不利的地形地质因素,在我国山丘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其次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以阶梯状分布。自西向东呈现出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的过渡的地带以及拥有大山系和边缘地带,山地的坡度从30°~50°,并且河床比降陡,容易形成山洪灾害。由于我国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断裂发育,主要以纵向的构造和歹字型的构造比较突出,对泥石流的形成和活动有着控制作用。而软硬相间的岩石分布地区更加容易受到风化作用,遭受的侵蚀会更加强烈,这样的地质构造特别有利于形成山洪灾害。

从人类活动角度出发:由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索取与日俱增,过渡的滥砍乱伐和对一些开荒、工程建等活动导致原有的地质构造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地形、地貌造成了某些地区极其容易发生山洪灾害。首先植被的滥砍乱发破坏了生态环境,降低了其覆盖率,由于植被对水源具有很好的涵养作用,没有节制的砍伐导致一些地区对水源涵养的作用大大降低甚至丧失了这种作用,其次人类的开荒和一些工程建设如:开山建路工程等,致使某些河道被侵占,山体脆弱、地质结构比较松动水土流失严重,淤塞严重、泄洪的能力不断缩减,比较容易发生山洪灾害。

2山洪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1空间分布广,治理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多数处于一些偏僻的地方,交通比较落后不方便,通讯不顺畅,居民居住比较分散,众多因素综合在一起无形之中增加了对山洪灾害防治的难度。

2.2防治工程标准低,抗灾的能力不强

在我国存在有很多因质量不合格或是时间长久没有及时补修的病险水库,除掉危险任务艰巨,河道的堤防工程防洪抗洪的标准不高,急需治理,为此抗洪灾害能力不够强。

2.3人们对山洪灾害的意识薄弱,致使灾情扩大

长期以来,人们对山洪灾害的认识比较单一,不够全面在意识上仍然将山洪灾害归类到天灾中,这样导致欠缺严重的有效的防御措施和手段,在一些河道边、容易发生涝灾的区域、坡度较陡的山丘下,乱挖、乱建,挤占河道,导致河势不稳定,河道拥有的泄洪能力严重下降,出现小洪水有灾难,大洪水严重泛滥的现象以及带来严重的后果。

3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

山洪灾害防御措施主要有工程防御措施和非工程防御措施,对于处在山洪灾害威胁区的居民和其财产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是完全不够合理不经济的,因此采取将非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御性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的情况。这些措施主要有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落实、加强宣传力度让居民对山洪灾害有深刻的认识、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等措施。

3.1落实山洪灾防御预案

山洪灾害具有突然爆发性,且防御的难度较大。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以防为主的方式认真对山洪的发生规律进行科学有效的统计,并制定合理的防止计划和防御方案,实现科学模式下的自然灾害防治。因此,必要的山洪预警方案就成为防止山洪灾害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雨季来临时,对区域的气象、水利和水文地质等对山洪发生存在影响的各项因素指标进行有效的评估,并综合评估结果对山洪存在的爆发可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以兴国县山洪预警情况为例,兴国县南北宽71.5 km,东西长84 km,地貌主要为丘陵和低山,局部存在中山,属于江西地区的山区县。该县区可分为剥蚀构造、岩溶流水侵蚀堆积地貌、侵蚀与河流冲积地貌等,该区域属于亚热带积分气候,气候温和,关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约18.8℃。年平均降雨量达到1 560 mm,汛期集中在4—6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48.5%,汛期集中,属于山洪易发区。该地区山洪预警部门常见监测降雨量及山洪爆发情况,根据气候特征及地貌特征,结合监测数据制定综合预警指标,针对险情突发程度设定准备转移预警指标和立即转移预警指标,以兴国县兴江乡陈也村为例,预警指标研究成果如表1与图1所示。

兴江陈也村通过研究好的预警成果,结合每年雨季降雨量检测及时对可能发生山洪的超大雨量汛期做出山洪防御准备,降低山洪突发造成灾害损失的可能。

3.2对民众的防灾意识进行加强工作

山洪灾害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都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为了避免更大损失的发生,需要及时做好山洪预测,并及时做好转移工作,避开山洪险情。这就需要人民群众具备一定的山洪预警知识。只有落实好山洪相关知识的普及,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不至于惊慌失措,不至于因缺乏自救方法的认识而丧失生命。因此,需要加强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并了解山洪发生先兆特征和山洪诱发的原因,同时还需要时刻提醒群众提高对山洪先兆的警觉性,能够及时发现险情先兆,并及早撤离疏散。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地区民众,需要对其加强防灾意识的宣传力度,如:发放宣传的资料、设立宣传栏、警示标志等。通过方法培训的手册、宣传画册等对一些乡村级别的干部人员进行培训工作;通过发放一些先进的报警设备对预警人员进行培训等。以上属于非工程保护措施。

表1 预警指标研究成果

图1兴江乡陈也村预警指标分析成果图

3.3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的防御措施有山洪沟、泥石流沟和山体滑坡治理,水土保持等防御措施工作。

3.3.1山洪沟的治理

对于容易受到山洪灾害且比较严重的村镇、县城、大型的矿工企业、重要基础设施、面积大的农田的山洪沟进行工程防御措施治理。这种治理措施主要是加固护岸和堤防,疏通堵塞的沟道等工作。对堤坝与护岸的加固能够有效提升对山洪洪水的抵御能力,而疏通堵塞沟道则能保证水流的畅通,防止因水流拥堵、堆积而造成的洪水灾害。

3.3.2水土保持

水土的流失是产生山洪灾害的一个主要原因,结合山洪灾害防御治理区内的水土流失特征和分布的规律、形成的原因等,结合治理要求,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等相结合,采取综合的治理。而对于山区,要加强植被的种植恢复,提升整体山区植被覆盖率,保证山区具备较好的雨水涵养能力,植被的覆盖,能够有效保证雨水的地表径流,促进对山洪灾害发生的有效抑制。

3.3.3受灾地区的滑坡治理

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如:排水、削坡、减重反压、抗滑桩、抗滑键以及锚固等防护措施,对受灾地区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进行治理。受灾区域的滑坡治理,就是集合各种先进技术对各处边坡的有效防护。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治理受灾地区,才能保证受灾地区对山洪灾害的抵御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

4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一些比较容易的受到山洪灾害的地区,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居民进行科普和宣传工作,使其在意识上对山洪灾害的成因和带来严重的后果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结合容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地区的不同状况采取有效的工程和非工程防御措施,以及对环境加大力度的保护,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许柯.浅谈山洪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02):76-77.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李庆林(1961-),男,江西石城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黄春花(1975-),女,江西石城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

[收稿日期]2015-09-28

文章编号:1007-7596(2016)01-0081-03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防治措施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