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4月23日文章,原题:为何中国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增长减速,对其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随之浮出水面。“中等收入陷阱”是这几年热议的一个话题,但也是一个被严重误读的概念。其基本的意思是说,经历经济较为顺利的初期发展阶段后,欠发达国家失去增长动力,经济陷入停滞,无法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样的欠发达国家无法实现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关键性转变。
2014年,按照购买力平价中国的人均GDP是1.3万美元,这已经将中国置于中等收入国家的上游。但对于一个人口如此庞大的国家,实现人均GDP的快速跳跃通常很难。
中国需要多少时间成为“发达国家”取决于两点:一是国际认可的“发达国家”标准;二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按世行标准,中国人均名义GDP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不过,“发达国家”的临界值近来提高到1.6万美元。按照2015年人均GDP推算,并且假定经济增速为7%,中国需要6年达到这一门槛;如果按照增速6%推算,则需要10年。不管怎样,中国在2030年之前肯定能成为“发达经济体”。
中国经济减速被一些国际媒体渲染得很耸动。但中国所谓的“减速”实际上非常温和,“慢”是相对中国历史增长来说的。目前,中国利用现有货币和财政手段,尽全力使经济放缓更温和。为维持经济适度增长,中国必须将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及加速工业重组联系起来。
中国与很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非常不同。除了闪亮的经济增长记录,中国已经形成庞大和平衡的工业结构以及强大且不断发展的技术基础。其制造业出口强劲,竞争力明显,与此同时,中国的超级基础设施世界一流。如果高度工业化的中国依然难逃“中等收入陷阱”,这将令人难以置信,说明没有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成为发达经济体。▲(作者黄朝翰,向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