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的高考

2016-04-23 02:45王鹏翔
山花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学同学学校

王鹏翔

题记:养大一个孩子,是一家人的长征,而高考,是长征的最后冲刺!孩子已经冲刺完了,而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由于家长的低级失误,还要让孩子再冲刺一次!

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和班主任老师打了招呼,然后就冒着小雨回来了。这天也像我的心情一样,阴沉沉的,饱含雨意。

孩子今年高考,应届生,考得还不错:文史546分。高出一本线30分。今年也是个好机遇,录取比例很高。孩子能上一个不错的大学。

但就一个不经意的失误,最终把孩子送上了补习的道路,而不是大学的校门。

一种跌落的失意笼罩着全家。这个悔啊,欲哭无泪!

有人说:高考是考孩子,填志愿是考家长。我这个原来自信满满的家长被考倒了,一塌糊涂,得了个大大的零分!

回家来给孩子整理书房,散乱的试卷和书本,真正的题山书海。孩子本来就不想再补的,是我的不严谨,把他逼到了补习的长跑中。而这一届,是课改前的最后一届,也就是说,只能悲壮地补习这最后一年!而明年的高考,是一个无法预知的结果。

看着那些做过的试卷,那些贴在墙壁上的励志的纸条,以及那些经日翻读已被揉皱的书本,孩子的努力和辛苦,历历在目。

妻子的哭泣和责怪,同学、朋友的询问和埋怨,让我更加地内疚。一个同学发来信息:请慎重说和做来年再高考一次的事情!本来人家考这么好的分数都因为你家长填志愿水平低给害了,现在你更应该办正确的事了,不要勉强孩子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还打来电话,西政最高分都只取到530多分,不失误报志愿能上不错的大学。这使我的悔恨达到了极点!

直到决定孩子补习,直到把孩子送进补习班,我都没有勇气给他爷爷打电话告知详情。

只有一个好友发了个稍让我安慰的信息:让孩子跨过心理障碍,反正我是考上的,不是落榜生,只是学校和专业不好,为考个更好的学校再努力一年。她当年为侄女填志愿,也不经意间犯了不该填的学校却填了的错误,最后孩子只好将错就错,读了不想读的学校,至今说起来还在后悔不已。

好在孩子还很自信:以退为进,明年考个更好的!他说:老爸老妈,你们可要坚强哦!我会更强壮,结交更多的同学朋友,学更多的知识。

我内心稍有所安:我有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这要追溯到高考填志愿。

孩子分数出来了,我认为是一个“倒尖不秃”的分数,觉得志愿不好填,高不成低不就。但亲朋老师都说不错了,连他爷爷都很高兴:我们家终于出个重点大学生了。我的大学老师徐成淼先生还说:不管取哪个大学,都已经超越了你,比你强了。孩子的小学班主任陶老师还因为我们没有给她报告孩子的考分,发短信来责怪我:你家好抠,有好消息不让我知道,舍不得与我们分享!

要说我对填志愿不重视,其实也冤枉了自己。孩子分数出来,我就在盘算他的志愿,找了不少关于填志愿的文章看。在网上搜了和他的录取分数接近的大学的资料。最后几天,算近年录取平均分,找录取线差,看录取位次,还把要填的学校的相关资料组合起来研究。孩子也很重视,把他觉得可以录取的学校进行了分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初步锁定了要报考的大学。

从孩子接近高考到高考分数出来,陪孩子踢球、爬山、跑步,给孩子放松,单位上的事情没有主动过问,还被领导喊到办公室去刮了胡子。

差错就出在对提前批次学校的定位上。开初,确定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后来孩子觉得不保险,再研究了一个:某大学某语系。《高考金刊》上说,该专业全国第一,就业率100%,多在某部委工作。我也就没仔细研究,听了孩子从《高考金刊》上看来的一面之词,草率地填上了这个学校。居然还把中青政取消了,把那个某大学填在了提前批次的第一志愿。

第一批次的志愿,研究得很透彻。按照两冲两稳一保的原则,给他填了中央民大、兰州大学、云大、西南民大等学校,还填了中央民大预科。连二本的学校都进行了研究,填了浙江传媒、北京城市学院等学校。就算不能去他很想去读的中央民大,至少也会被兰州大学或者云大取走。还请省教委的同学、中央民大的朋友关注他的录取,认为万无一失。

只是在提交志愿的时候,孩子的母亲坚决反对填报那个某大学,认为那里太远,太冷,她说她养大的孩子,怕吃不了那个苦。还说孩子有鼻炎和慢性咽炎,怕适应不了太冷的气候。我说尊重孩子的选择,就把志愿提交了!提交了之后,孩子冷不丁冒出一句:如果被某大学录取了怎么办?但这时木已成舟,已经修改不过来了。

在市三中开招生咨询会的那天,我们一家人都去看了。兰州大学的老师了解了他的情况,觉得他的分数正是在兰州大学录取的范围内。一家人都信心满满地等着好消息呢!

孩子还向我的朋友借来了吉他,准备给自己注入一点文艺细胞。也准备练字,把那手很臭的钢笔字练一练,不给一个文科生丢脸。有空就和同学踢踢足球,打打乒乓球。孩子心理上已经做好了进大学的准备。

7月9日夜,孩子的短信响了:恭喜你!王献一同学,你已被某某大学某语专业录取。贵州省招生考试中心。

儿子向我报信的时候,接近午夜了,我正在双水一个乡亲家里聊天。我向父亲报了信息,父亲说:好啊!十年寒窗终于出头了。等我回家躺在床上,觉得哪里总不对劲,起床来翻了翻当时填志愿时的那些资料,唯独没有该大学。手机上网查了该大学该专业的情况,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孩子的理想是大学毕业考名校的研究生,但这个专业是语言不是基础学科,考研路子窄。仔细看,居然是个二本。而且该大学在校不能转专业。

在我在双水家中辗转反侧的时候,孩子也在黄土坡学校附近租住的家里辗转反侧。遥远的学校,寒冷的北国,前景不乐观的专业,让他很纠结。

他母亲也看出了蹊跷,问了他情况,便气得哭了起来。

一家人就这样在录取的“喜讯”中受着煎熬,一夜无眠。天欲晓,妻子打来电话,一股脑儿地责怪我:让你们不要填你们不听,这下好了,想读的学校得不到了!都怪你,你这个家长就是对填志愿不重视。要是孩子考得不好还有个说法,就是你的问题害得孩子录取不到他想读的大学。就是一个老文盲也不会犯你这种低级到白痴水平的错误,还作家呢!狗屁!

我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希望该大学能退档,让孩子取个我们研究得很充分的一本。

我给省教委的同学发了信息,说明了情况。即刻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这时才早晨7点过钟。他说,找当地教委招办的和省招生考试中心联系,请省招生考试中心与该大学交涉,然后个人写出申请退档。要在第一批次录取之前办成,孩子才可能参加第一批次的录取。

而此时,离第一批次录取只有两天时间了。我写好了申请,把工资存折上的钱全部取出来,随时准备着去省城。

和市招办的不熟悉,找到了我在市里任职的高中班主任,请他和教委的领导打招呼,由领导和招办的负责同志说明情况,请他们帮忙。

我又找了本县招办主任,咨询了这种情况。他说,一般不会退档的。你只有和该大学联系,请求他们退档。你填了他的学校,录取了你不去,是你不诚信,大学是不会退档的,除非你有过硬的关系和他们协调。

这个过硬的关系在哪里找啊!

我肠子都悔青了!当初为什么鬼使神差填了这所大学,孩子却又偏偏被这所大学录取,还要让孩子背上不诚信的包袱!

我硬着头皮拨通了该大学招生办的电话。一个很清脆很甜美的女声。你的孩子录取了我们学校的哪个专业?某语。你为什么想退档?孩子身体单薄,又有鼻炎和咽炎,南方孩子怕适应不了。海南的都有,何况是你们那里?你孩子的这个专业已经是我们学校的第一专业了,很多人想取都取不进来,已经很好了。他母亲坚决不同意,希望你们给个机会,把他的档案退了。我们肯定不会退档!孩子不来读了,给他退档吧!求你们给孩子一个机会。这是不可能的!不来读你就让他重考啊!

我彻底失望了!还是抱着一点渺茫的希望,给我的老师打电话,催问市教委那边的消息。直到晚上,还是没有一点回音。

我的老师告诉我,几年前,他的一个同学孩子录取到一个不想读的大学,亲自开车到湖南某大学去把档案提了回来。我哪有这个实力啊!

当年我录取大学的时候,档案首先是投到贵师大的,后来请求我的这个老师给招办的同志打招呼重新投到了贵州民院。我高考的头一年,就是我的这个老师搞招生。

而现在,录取都是在网上进行。退档当然会更方便,但却没有那时的人情味了!

解放前,学子报考大学可以报考多个学府,被哪个学府录取了,可以选择读与不读。国外的大学由考生自愿申请,还可以同时申请多家大学,你可以选择任何一家!而今天的高考录取,不愿去读的大学不能退档!我们的应试教育,这么多年来,除了给学生和家长巨大的压力外,我看不出有哪一点的以人为本!

退档是没有一点希望了!马上要进行第一批次的录取了。

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去该所大学就读或者补习。

走进那所大学,就决定了孩子的人生,他只能在那个专业的限制之内,去竞争,去刨食,这与他的人生目标有很大的距离。

而读补习班,意味着孩子还要熬更守夜一年,还要紧张地钻进那些书山题海中一年,还要背着沉重的书包食不甘味没有快乐一年。大人还得当陪读一年,为孩子早起做早餐,晚睡等孩子收书本上床,担着怕孩子吃不好睡不饱的心一年。

孩子的同学,只要上二本的,都纷纷表示不管什么学校都要走了,甚至三本也不愿再补,再也不愿再读一个高三。那紧张的高三简直要把人逼疯!

要孩子再补习,很多具体的问题就出来了!

孩子读高中,我们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现在房东也要到这套房来带孩子读高中,得把房子还给人家。因为没有这个打算,没有提前租房,学校周围的房子早被别人租完了。很多日用的东西已经被陆陆续续搬到了双水的家中,还得搬回来。

真是伤透脑筋了!

决定还是让孩子补习。

孩子的母亲又忍不住哭泣落泪。要是孩子没考好,再补想得通。就你的一个失误,让一家人要遭多少罪!

是啊!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思想。当妈的为这个中心思想能更丰满突出,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对于孩子,她最有发言权。

孩子的母亲一直在哭着数落我。

我们结婚在最困难的时候,怀孩子时,妻子连吃饱都成问题,更不要说营养了。那时候,妻子在乡下供销社当营业员,我还带着弟妹在水城读书。虽然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我仍然穿着补巴裤子。生活相当拮据。妻子想吃水果,没有!想喝甜酒,没有!只能喝柜台上过期的麦精汽酒。晚上饿得肚子咕咕叫,还是跟小姐妹要了两个冷馒头。有一次狠心买了几个青苹果放在挎包里,等去找来吃时,被不知事的弟弟们早吃光了。在乡下自己做饭吃,到井里挑水,爬楼时连人带桶摔倒在楼梯上,孩子居然没有流产。每星期从乡下回来要坐车走二三十公里坑洼不平的山路,抖得人胃里翻江倒海,孩子居然没有流产!

孩子还是早产了,离预产期还有20多天。顺产,产下来不足五斤,只有47厘米长,整个脑袋上长满了皱纹,活像一个小老头,一看就是一个营养不良的早产儿!他的娟姨去产房看见,给四姨妈说,建玉姐的孩子太丑,怕以后连媳妇都找不到。

后来一家三口租了间民房居住,后面安床,中间用绳子拉上旧床单隔开做饭。门前是条臭水沟,终日流淌着熏鼻的臭水。隔壁人家是卖烙锅洋芋的,每晚都炒辣椒,呛得一家人睡不着!

生活条件差,营养不好,妻子缺奶。小子不喜欢吃奶粉,经常半夜饿醒,饿得哇哇大哭。

妻子哭诉:在最困难的时候,有谁帮过我们?现在这么苦这么累,就是为了弥补一下孩子。孩子在那种情况和环境里怀胎,生养,没有成为一个白痴,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想到这些,我也不禁眼窝子发酸。

后来我到老家乡里任职,也把一家人带去了。那时孩子长到了两岁。在妻子精心的照料下,孩子总算健康起来,活泼可爱。

妻子的确很辛苦。我在乡里任主要领导,经常顾不了家。她既要管家管孩子,还要喂猪。两头猪很强壮也很疯狂,经常把圈门撬开跑出去。妻子要顾孩子不是要赶猪也不是,家人看到,居然坐视不管!每周要到星期六才能买到苞谷喂猪,猪面没有了,早上撮了碗家里的猪面,晚上就找不到了。后来一气之下,把猪卖了搬到乡里街上做生意。

孩子的童年是在乡间度过的,没有上过幼儿园学前班。他骑过牛,在乡间的池塘边用蜘蛛网扑过蜻蜓,在菜地里追逐过蜜蜂,在苞谷林里看过蚂蚁打架、搬家。

孩子不是很聪明,在我教他背古诗的时候被我打哭过。

我们对孩子都很严厉,从小就给他讲自己受过的苦,也教他树立正确是非观念。

记得孩子三岁的时候,妻子在街上开了个小卖店,一个熟人来买东西,给了孩子5毛钱,妻子用筷子打红了他的小手,让他找出那个人,把5毛钱还给了人家。四岁的时候,晚上带他到同楼的朋友家去玩,他把朋友家孩子的小玩具悄悄带回了家,被筷子教训了一顿之后,第二天逼着他送回了玩具。

孩子从小很懂事,也知道家庭的艰辛。一次上街看到卖葡萄的,孩子说想吃,把我们拉到水果摊边,一问要十元一斤,他倒把我们拉走了:不要,贵得很。那时孩子五岁,还又瘦又小。

记得台湾某教授在解释《易经》中的蒙卦时说:你要戕害一个孩子,你就让他心想事成!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是没有让他心想事成的,倒让他跟着我们受了不少的苦。

妻子的数落还在继续!

我的负疚感进一步加深!

本来孩子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眼看就要脱离苦海了,就因为一个二本的提前志愿门槛放低了,又把孩子推进高三补习的苦海!

孩子一直很努力。从小学起,老师同学都喜欢他。他懂事,有礼貌,宽容大度。成绩不拔尖也不差。一次同学恶作剧绊了他一跟斗,把前门牙打断一颗,我们要去找人家理论,他说算了,反正牙齿长得不好,以后都要修补的。倒是一次同学在课间疯玩,一个同学跑来撞在他手上,指甲把脸上划了个小血口,那家家长把他逼着带到医院,还是老师打招呼:有什么事情你找他家长,不准动孩子一指头。回家后我们问他,那家家长打他没有,他说没打,只是威胁他。我们要去找人家理论,他阻拦说:过去了的事情,没必要!

孩子不和别的孩子比吃比穿,他要一元钱,你给他两元他都不要。在我和他母亲发生争吵的时候,他会劝解。在我们家庭事业遇到波折的时候,他会用道理来说服我们:损失了钱财可以挣,重要的是身体!

孩子不上网,不看电视,一心扑在学习上。

小学毕业,他们班成绩最好的男同学跟他妈妈说:我最敬佩的就是王献一。他大度、宽容、善良、有思想、有理想。这个孩子的妈妈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我很欣慰。

初中,他的成绩渐渐好起来,他有了自己的大学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学校的尖子班。基本上每学年都是三好生,也获得过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的奖励。还成了班上党员发展对象,只是后来年龄不够没有入党。

他的情商比我高。在班上,成绩最好的是他的好友,成绩最差最调皮的也是他的好友。有一年,大概是高二吧,那学期他考了个班上第二十一名,班上推选三好生。由学生投票决定,五个三好生他居然是第四名。我说你考了个第二十一名,怎么可以当三好生?从得到高考分数后他请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共聚,我就知道他的人际交往不错。

进入高二,孩子很努力。我的一个朋友给他和几个孩子补过课。朋友说,乍一看着不是很聪明的那种孩子,但勤奋,学习很踏实,所以知识很牢固。

而我们居住的楼下是一个烙锅店,通宵达旦的食客,不是喝酒猜拳,就是发酒疯打架,由于生意好,晚上还把摊子摆到楼下的花坛上来。楼下还有打麻将的,搓麻将的声音整夜不绝。上楼梯口的楼梯间下,二楼刚搬来的一个刑满释放犯喂了几只狗。经常狂叫不已,有一次放出来喂,正好孩子放学回来被咬了,和他理论半天。差点酿成打架,最后是自己掏了数百元给孩子打了狂犬疫苗。楼下的嘈杂经常让人难以入睡,或者刚睡着就被惊醒。打了几次110,来了也只是走走过场,而那些搞“双创双建”的,却对这一切视而不见,楼下的嘈杂依然不减。为了孩子,只好搬离那个鬼地方,重新租房子住。

进入高三,孩子真是拼命了!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过了才上床。看到他的辛苦,大人都有些不忍:不要太拼命,努力就行,能考什么学校就算什么学校。但孩子有他的人生观,还振振有词:人生分很多阶段。该学习的年纪就要努力学习,该创业的时候就要创业,该成家抚养孩子的时候就要成家抚养孩子。努力了,人生才不会后悔。

好在孩子自制力很强,生活学习都很有规律,也知道自我减压调整情绪。早上起来,先跳一百个绳,再做二十个俯卧撑,二十个仰卧起坐,然后吃了他母亲或者我做的早餐去上学。中午饭后强迫自己在床上躺二十分钟,起床走到学校,刚好赶上上课。每周周末约同学踢场足球或者打场乒乓球。当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会听听歌,或者跳跳绳,还居然学会了难度比较高的双摇。他说,老爸,运动是最好的减压良方,不信你试试!

孩子一直在为他的不会后悔的人生努力着,而我却没有尽到一个家长的责任,在另一场考试中彻底失败!

应该说,孩子能考到高出一本线30分,他是尽力了的,我们也基本满意。孩子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辛苦也得到了安慰。

但就是我不经意的失误,耽误了孩子!不管我怎样自责,事实已经造成了。既成的事实,也只能面对。

要养育一个孩子长大,是一个家庭的长征。从屎一把尿一把把孩子拉扯大,到操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操心孩子的读书,到孩子高中毕业,要18年!18年是多少个日日夜夜?6570个日日夜夜!而把孩子送进大学,一个家庭的革命还没有完全胜利,还要挣钱让他读大学,毕业了还要操心他的就业,住房,成家……

而高三,不仅仅是孩子十年寒窗的最后奋斗,简直就是一个家庭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最后冲刺!

孩子已经冲刺过来,而且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现在却要他重新咬紧牙关再冲刺一次,还要让他苦熬365个昼夜,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

我只能将功补过,希望自己能当好一个父亲的角色,当好一个陪读的角色。我承诺孩子,早上陪他锻炼,平时给他找高考知识点,帮他把作文提高。

决定进补习班,他还和我开玩笑:读完补习班,我就成为“老男孩”了。然后他用手机放了《老男孩》这首歌,我才知道“老男孩”是一首好听的歌曲。他又说,一切都是天意,还有更好的机遇等着我。然后他又用手机放了刘德华的《天意》,我也才知道“天意”是一首歌: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处/这条路究竟多少崎岖多少坎坷途……他踏着《天意》的音乐节奏哼着歌,一脸的刚毅。

晚上拿他的高考分数来进行了分析,哪些科目是有增分潜力的,能增多少分,他也基本同意我的看法。

看到他很自信地走进补习班,我的心情稍微轻松了一点。

我的老师一直没有得到他所托的人办退档的信息,给我打电话问情况和打算,我说已经送孩子到补习班了,给他说了孩子的心态,他开玩笑说,看来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正如妻子所说,我不期望孩子当官发财,但要让他考一个不错的学校,出来能堂堂正正做人,能不要太艰辛混碗饭吃。至于大任吗,看他个人的造化了!

人生之大幸,我有一个听话、懂事、有理想的孩子。不至于像有些家庭,因为孩子不争气,父母操碎了心。再陪他艰苦一年,我心甘情愿。

来年高考,孩子会考更好的分数,我也不会再犯今年这样低级的错误!

猜你喜欢
大学同学学校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学校推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