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爽
摘 要:对于现在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歌手也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演唱风格。但是对于现在的各项声乐中,笔者认为最难的莫过于民族声乐,而对于民族声乐来说,其中最难演唱的部分还是属于高音区域。尤其对于民族声乐这种音乐来说,高音区也不仅仅要求演唱者有良好的肺活量,还要要求对高音部分的演唱能够充满民族的华丽色彩。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民族声乐中比较难的高音部分进行相应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对于如何提高演唱者唱民族声乐的高音部分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高音;解决方法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比较悠久,而且民族较多的国家。其各个民族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对于现在大多数学习音乐的大学生来说,都比较钟情于这种具有特色的民族声乐。对于民族声乐的描述可以看出其与其他音乐的结构相类似,都是由高音,中音和低音组成的。但是对于民族声乐来说,其最华丽的地方在于高音部分。但是由于民族声乐的高音部分在学起来还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对于如何能够唱好高音部分就成为一项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针对于如何唱好高音部分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1 气息的强有力支撑
对于演唱家来说,有力的气息是决定能否唱完一首歌的关键。尤其对于民族声乐的高音部分,有力的气息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只有有力的气息对于民族声乐的表演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演唱家自身对自有的气息进行合理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唱相关的民族声乐时做到收放自如,而且,这样对于能够唱好民族声乐中较难的高音部分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如何提高自身气息的方法也要进行相应的训练,其中最常见的训练方法在于平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练声来对自身的气息进行一定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练声的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呼吸频率有相关的限制,放置练声过度对自身的器官造成危害。
2 共鸣腔体的协调运用
对于唱歌来说仅仅只有强有力的气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共鸣控制能力。人在进行唱歌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自身的声音不仅仅来自于的口腔,还有一部分的来自于咽腔和胸腔。由于声音来自于不同的身体部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在唱歌的过程中出现共鸣的现象。这种共鸣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演唱者唱民族声乐高音部分的水平。因此,对自身的共鸣进行合理的调节,对演唱民族声乐的高音部分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3 换声点转换自如
前文中已经说到,对于整个民族声乐来说,其最关键的地方在高音部分。但是高音部分可以说是整个民族声乐中最难的一部分。有很多演唱家在民族声乐的高音部分得不到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唱高音的时候自身已经达到一种比较吃力的状态。因此对于民族声乐来说,如果一直唱高音部分就会道州后面再次出现的高音部分唱起来感觉特别吃力。在这里就需要在演唱过程中加入适当的假音,做到真假混唱的效果。而这种真假混场就要求演唱者对音乐的换声点能够做到转换自如。
4 中声区的稳定基础
要想唱好高音部分,就要对相关的中低音做好相对稳定的基础。因此要想唱好高音部分,对于中低音部分也要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在现在很多声乐指导教师,总是盲目的叫学生练习相关的高音部分,而对中低音的重视程度不高,这种做法对于学生的高音训练并没有多大的好处,相反还会是学生对民族声乐中的中低音部分也很难把握。对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对学生的中低音都进行相关的训练,在保证学生的中低音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再训练学生的高音部分,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身体机能的辅助协调
人体就像一个乐器,身体就是它的一个共鸣腔体。声乐演唱是全身的歌唱,它不是单一地靠喉咙周围的肌肉群或者面部颈部的力量来歌唱。气息的推动要靠身体的力量去推动,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协调运用身体的力量来帮助我们歌唱,那么我们就能减轻声带的负荷力量,更好地保护声带。前面讲了,声音唱得越高,气息的力量就越大,两肋往外顶和小腹收紧向上的对抗力量也就要越大,不能松懈,这就需要腰部和腹部使力越大。因此在演唱高音时,面带微笑、提笑肌、喉咙松弛打开,腰腹内的横膈膜向上推、小腹的肌肉用力紧张收缩,臀部的肌肉收紧、大腿用力往下蹬,气息在所有这些全身肌肉的协调帮助下送出去、冲击声带发声。但是这些动作是均匀、自然、内在的,别人是看不出来的。在呼吸方面,要使胸腔形成强有力的气势,除吸气肌肉群全力支持胸廓外,还需要呼气肌肉群坚强有力而且能很稳劲地与吸气肌肉群的全面配合。呼气肌肉群缺乏力量,特别是腹肌的收缩力不够,或是动作不够稳劲,气势就会自然薄弱。因此,其训练方法,除了训练吸气肌肉群与改善吸气时胸廓的姿势外,还须积极练习加强呼气肌肉群,尤其是腹部肌肉的收缩力与稳劲性。这就要求演唱者平时就要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前期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身体训练。
6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6.1 自信心的具备
演唱者在歌唱时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对自己的演唱充满自信。要消除唱高音的恐惧心理,不要觉得在唱高音了,担心唱不上去,就开始不自然了。要相信自己通过掌握一系列科学的发声技巧后肯定能胜任高音部分,感觉在唱高音时就像在唱中低音时一样轻松,甚至要感觉唱高音比唱低音更加轻松、自在。尤其在台上演唱高音时,心理上首先要放松、平静,不要紧张,不要“怯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喉咙才会松弛打开,喉咙周围的肌肉群才不会因为紧张造成僵硬,唱高音才会更加方便自如。
6.2 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唱高音之前的几个字音时,整个嗓音状态要处于一个非常积极的状态,精神饱满,注意力要高度地集中在每个字音上面。尤其在台上演唱时,演唱者不能被现场的环境因素所干扰、分了神,不要将注意力放到与演唱无关的方面。演唱高音之前,注意力应高度集中,要思维反映敏捷,并迅速地调整好唱高音的演唱技巧。在激情的带动下,让高音在那一瞬间积极地送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音部分在整个民族声乐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于民族声乐高声部分的训练对于进行民族声乐表演的歌唱家和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通过多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高音演唱能力做出了一系列研究。这些方面不仅强调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相关的演唱技巧,还强调了一定的心理素质。只有对多个方面都进行全面的训练,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民族声乐高音能力。进一步为我国的音乐事业的发展填上一份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8).
[2]王世英.论建构高音的强力呼吸和高位置技术[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
[3]胡佳昕.高师声乐教育浅谈—高音训练要打好中声区基础[J].教学研究,2004(5).
[4]程烨.略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个性体现[J].黄河之声,2015(18).
[5]乔丽红.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体验[J].通俗歌曲,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