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青春,才不负少年一场

2016-04-23 19:55杉达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前桌一连串旁观者

杉达

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某一天,手机却一直响个不停。等我终于得空拿起手机,屏幕上的一连串微信群让人恍如隔世。

09级高一(7)班?

我愣了。

群里噼里啪啦地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那时候每个人的同桌,过一时半刻,又集体跳转,搜寻每个人的前桌后桌,谁还没进群,那个谁有谁的微信,快拉他进来。哪个小子冬天里都不穿棉衣,谁的眼镜足足酒瓶底一样,球场上的合照大伙谁那里有,发出来看看,等等。

我一直不做声,却怎样都放不下手机了,就这么默默看着,仿佛隔山跨海,天涯海角里透过文字的刻录我看到他们此时此刻叽叽喳喳的样子。我有几次想要做声,但打下去的字终究还是被删掉了,怕被回忆起?还是旧没有人回忆?也许尴尬是时间堆积起来的证据。

巧合的是那一天我的大学同系微信群,我的初中同学群也同时建了起来。当时,我选择做一个旁观者,一个需要喘口气,慢慢消化的旁观者,我勾选了“消息免打扰”。

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就点进了高中的这个群里,窥视着好几个同学的深夜会谈,有的人是被点名而无奈,有的人在中国的午夜时分还没睡,有人在天涯的另一端享受着阳光。

我向大洋彼岸的前桌申请了好友。远在波兰的硕对我一连串的发问只能表示歉意。我说我很想你,她回复我,也很想你啦。直言的感情里,没有扭捏和犹豫。

周末,北京23:40多,波兰15:00多,我们通过微信跨越江河和大陆聊了聊毕业之后的进展状况。我说我真不知道在群里说点什么,硕说她也不知道,虽然很想同学,却好像总有点说不出的尴尬,如果不是被圈出来,可能也和大多数一样就悄悄看着群里其他人的热闹就好了。

后来她说,如今,我们都大了,身份和角色已经慢慢发生了变化,再也不能像当初学生时代那样不必背负什么责任和眼光,就可以潇洒任性做自己了。

青春时光里,我们总是有很多动情的片刻,如今再回味起来,虽然亲切却再不能和从前一样激情澎湃。就像这个群,那个群.喧哗热闹如同人来人往,总归会化于沉默,原因大家都清楚。

我们隐藏自己,在QQ群、微信群、在聚会、在人群,把旧时光里洒脱乐天的样子埋藏,其实是不满意当时和现在的自己吧,才会不愿回应,才会想要隐身,其实不过是我们不能以平和的心态接纳自己而已。

如今的生活,我们以为这是社会赋予我们特定、应许的角色,却不知内心因为虚名和利益钱财的割据,让自己变得渺小和不富足。有人说这是“定位”,到了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样的事,但这样的定位,却越来越让人变得不像自己,变得不敢回看当初,有时要顶着虚妄的假面,去措辞去编剧人生。但不满意的当下又有什么错,这只是个过程,这些过程都是你,都是我,都是我们。

我们最好的样子,就在那年夏天、冬天、春天,秋天,写在了彼此最纯净的眼睛里。

这个群的名字叫做“09级高一(7)班”,因为我们所有人仅仅只有缘分做过彼此一年的高中同学,此后,便各自去往其他班级,我们的那个7班自此肖失,但多年之后,它又及时地被唤醒了,好像我和他们的少男少女时代重新复苏。

蔡康永在《康熙来了》将结束时说:“人来人往,只是日常。”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该为自己,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自公众号:青年特稿)

猜你喜欢
前桌一连串旁观者
证人的记忆效应
写一连串动作
香港警方:在近期一连串示威冲突中已拘捕420人
数学课上闹的“鬼”
网络欺负中旁观者的研究评述
悔棋
火上浇油
金牌瞬间
长大后你想当什么
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