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黄芪15克,山茱萸9克,杜仲12克,黄柏6克,白茅根12克,茯苓15克,牡蛎20克,金樱子12克。
主治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而表现腰酸体瘦,舌质淡红胖嫩、苔腻,脉沉细弦,有蛋白尿者。
用法 日一剂,清水煎,上下午各服一次。
加减 ①体虚易于感冒者,加党参12克,炒白术9克。②水肿未消者,茯苓改为用茯苓皮,加大腹皮9克,车前草10克,薏苡仁20克。③口干烘热者,加生地15克,麦冬9克,炒知母9克,菟丝子12克。④尿赤而见红细胞者,加大、小蓟各12克,阿胶珠9克。
(蒋文照 浙江省名老中医、浙江中医学院教授)
组成 麦芽30克,谷芽30克,鸡内金15克,山药15克,党参10克,甘草5克。
主治 慢性胃炎。临床凡见内伤或外感而致脾胃健运不及,腑脏功能低下者,均可配伍对证药应用,单用能增进食欲。此外,大病、久病之后胃气受伤、食纳不香者也可灵活随证应用。
用法 加清水超过药面3~4厘米(指一般药罐)浸泡1个小时,然后置火上煎熬,沸后继沸5分钟即可,不宜久煎。
加减 ①伤风感冒者,加香苏饮合用。②伤风咳嗽者,加三拗汤合用。③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者,加平胃散合用。依此类推,但无论成人、儿童,麦谷芽用量不宜减少。
(赵棻 福建中医学院教授)
组成 生晒参10克(药汤炖),黄芪30克,车前子20克,茯苓皮30克,杜仲20克,地骨皮15克,泽泻15克。
主治 慢性肾炎,神疲倦怠、腰酸腿软、四肢轻度水肿、小便短赤、大便时溏时秘、口干而喜饮、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等。
用法 日一剂,文火久煎,分次温服。
加减 ①脾虚气滞、全身水肿明显者,加川花椒10克、生姜皮3片,另以玉米须60克,水3大碗先煎,去渣将汤分2次煎上药。②瘀血阻络、水肿久留、舌质紫暗者,加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红花5克,益母草10克。③脾虚失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舌淡苔白腻者,加白术15克,砂仁10克,陈皮10克。
(盛国荣 福建中医学院教授)
组成 乌梅肉6克,炒白芍10克,北沙参10克,大麦冬10克,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生麦芽10克,炙鸡内金5克,炙甘草3克,玫瑰花3克。
主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
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 ①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②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克、黄连5克。③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克。④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参、山药各10克。
(周仲瑛 南京中医学院教授)
组成 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玉米须15克。
主治 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 ①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②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③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④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