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英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徐康英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入院的脑梗死患者3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脑梗死后遗症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临床表现有肢体麻木、失语、偏瘫等。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由于丧失了自理能力及生活功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早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1]。为此,本文对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集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3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年龄为52~78岁,平均年龄(60.25±2.26)岁,女性患者的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62.24±2.35)岁,其中女:男比例为5:11。观察组男性患者年龄为53~75岁,平均年龄(61.25±2.45)岁,女性患者的年龄为55~82岁,平均年龄(62.27±2.78)岁,其中女:男比例为7:9。2组患者脑梗死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等常规指标,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肢体功能受到障碍,导致患者的生活难以自理,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的需求及顾虑,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告知患者康复成功的病例,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2)肢体语言功能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交替进行侧卧位,对患者的上肢进行伸展运动,下肢伸直运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自主翻身运动,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从近端关节向远端关节锻炼,进行髋关节内收、伸展及膝关节的屈伸运动,锻炼时注意动作的轻柔;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给予患者语言功能训练,协调患者的舌、唇、喉部及肌肉进行运动,通过采用听觉刺激训练,促使患者发音。(3)环境护理:保证病房内的环境卫生及空气清新,定期对病房进行打扫,将病情情况相似的患者安排在同一间病房,患者之间容易沟通,并且,能够互相鼓励,使患者的悲观及焦虑率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护理人员可通过组织患者进行活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心情得到放松,使其保持乐观心态。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
1.3疗效标准肢体运动:2级:肢体能够平行运动,但是不能离开床面,不能抵抗自身重力。3级:可离开床面,可克服地心引力,但是不能抵抗阻力。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综合康复护理后,观察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上下肢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上下肢肌力恢复情况(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2.57±2.35)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8.57±2.16)分,观察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P<0.05)。
表1 2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等级分布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是康复科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常表现为偏瘫、肢体麻木、失语等症状,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波动较大,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对患者的疾病的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2]。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以患者为中心,相关研究表明,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的促进患者脑部病灶组织的重组,能够有效的降低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率[3]。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语言、肢体动作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疏导患者心理问题,能够有效地消除患者的顾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通过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干预护理,采用轻柔的按摩方式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患者神经反射功能,减少痉挛的发生,增加患者肢体韧带的灵活性,同时按摩可促进肌肉产生收缩、舒张能力,增强患者的肌张力,保持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降低关节变形及萎缩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给予患者进行语言功能干预护理措施,训练患者发音,能够有效的刺激患者的听觉神经,诱导患者发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在综合康复干预措施中,不能操之过急,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5]。在本资料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肢体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P<0.05)。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杨霞.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的疗效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33):7374.
[2]冯艳华,王如然,丁文涛,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7):636-639.
[3]张亚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4):137-139.
[4]黄俊文,原花丽.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504-3505.
[5]高海娟.68例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2):14-15.
(收稿日期:2015-10-18)
[中图分类号]R 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3-0359-03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3.056
[作者简介]徐康英(1978-),女,主管护师,大学。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 康复科,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