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
近年来,各类古装神剧一部接一部,都是各自档期内的收视第一,由此可见古装剧历来属于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影视题材。然而观众也分 三教九流,有看热闹的,也有看门道的。
去年的古装剧,尤以《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最受欢迎,其中《花千骨》由于属仙侠类题材,改编自同名小说,故事基于幻想的架空神魔世界观,所以其细节真实性也就无从考究,一切作者说了算;而《芈月传》则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位真实存在的女政治家芈月的故事,所以必然要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基础,所以有心的观众肯定要挑一挑其中的破绽!比如剧中出现的葱花、绿豆、桃子、小麦……这些作物到底是不是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的呢?
绿豆是进口的还是土生的?
《芈月传》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楚王后给大王送来一碟子点心,说这是绿豆糕且很是下火。有心网友便随意百度了一下,发现绿豆原产于印度,北宋时传入中国......这下又有话说了,北宋时国内才有的绿豆,怎么早在战国时就会出现了呢?
在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会刊《中国农史》1991年第一期中,有一篇名为《绿豆种植史考略》的文章,文中注释:绿豆又名菉豆,早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屈原就曾在《离骚》中写道:“薋菉葹以盈室兮”。其意就是:满屋堆着都是普通的花草。薋、菉、葹,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植物,其中的菉就是绿豆。
假设当时绿豆才刚刚传入战国时期的楚国,那么其对于楚国来说必定是一种稀罕作物,试想,屈原会用“稀罕作物”来比喻普通常见的花草么?所以当时的菉豆显然已经在楚国广泛种植,是最常见不过的植物之一。
而到了隋唐年间,绿豆更是被部分地区当作纳税的作物,可见远在北宋之前,绿豆就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了。
小麦是否在战国已出现?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曾描述过芈月小时候跑到其父楚怀王的宫里吃点心和糕点,这一关于食物的细节可瞒不过观众雪亮的眼睛:“战国时期没有做糕点用的小麦、黄油,所以这是一个常识性破绽!”那么,小麦在战国时期到底出现了没有呢?
关于小麦的重要性,可以从旧社会人们的食物来源看出:当时,普通贫农只吃得起粗粮,只有地主家庭才吃得起白面,白面是从哪来的呢?白面只能由小麦制成。而要想知道小麦在历史上出现的具体时间,除了考察文献资料,还得依靠考古发掘。在考古工作中,可以对从旧时地层里挖掘出的小麦样本进行碳十四测定,这就如同观测人体骨龄,可以从中得知这些古老的小麦究竟产于何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过考古研究发现,小麦最早产于三个区域,分别是青海东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东部,距今约4000至3500年。
而在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对山东胶州赵家庄遗址出土的小麦遗存进行测定后,发现其存在于公元前340至329年,而当时正是战国楚威王在世的时期!由此可以推测,在芈月那个年代,小麦确实已经有了,所以糕点的存在也并非不可能!
葱,来自两千年前
《芈月传》里,楚王和郑袖吃饭的桌子上有盘菜出现了葱花,而网友在询问“度娘”后认为,葱是唐宋才从国外引进。事情是这样的吗?
《礼记·内则》中对以葱调味做菜的方法有很详细的记载,例如:“凡脍,春用葱……脂用葱。切葱若薤,实诸酰以柔之。”意思是:切细剁碎的肉,在春季就要用葱作配料,油气很重的肥肉,也要用葱解油去腥。这段描述足以证明,写于西汉的《礼记》,不可能记载西汉以后朝代的知识,也就不可能晚于唐宋。
公元前663年,在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兵定孤竹”之战中,齐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其中《管子·戒》中记载道:“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菽即豆,翻译过来就是这次远征将葱与豆传播至天下。当时的齐国即现在的山东省西部山区,这就说明山东省的大葱栽培技术,是从山戎国传去的。
那么齐桓公的大葱是哪里得来的呢?大葱的栽培历史比山戎国还要早,约在距今约2500年至3000年之间。在西周和春秋形成的《诗经》记载:“有伧葱珩”。说明当时已有葱的栽培。
而这个年代要早于楚威王生活的公元前340-329年,所以楚威王是有可能吃到以葱花做成配料的菜的。
桃出现的档口有问题吗?
《芈月传》剧中的芈姝,曾以桃子来挑拨七公子内斗。那么桃这种颇具戏剧色彩的水果,是否应该在战国时期出现呢?
桃、栗、杏、李、枣,桃位列五果之首。著名植物学家第康道尔经过认真考证,在其所著《农艺植物考源》一书中指出:“中国之有桃树,其时代数希腊、罗马及梵语民族之有桃犹早千年以上。”
《诗经》中也多次提到桃,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魏风》中有“园有桃,其实之殽”,表明桃在当时的魏国已经出现。
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曾出土过距今3000多年的桃核。此处遗址中除了墓葬,也有商朝人生活的痕迹,且考古人员在类似酿酒作坊的建筑残留中,发现了桃仁,种种迹象说明,桃在商代时已是很常见的水果,那么商代之后的战国时期,吃个桃子就更不是什么反常事了!
带着一双慧眼和明镜般的心去欣赏影视作品,是值得鼓励的,能提出疑问,说明观众确实认真观看了该作品。不过,有时一味地依赖看似便捷的网络来答疑解惑,却缺乏权威性与准确性;更多地到图书馆进行全方位参考、查阅,不仅能给自己一个圆满的答复,更能额外增长不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