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莹 王慧茹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本文主要对《创意城市蓝皮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4)》一书进行研究分析,尝试探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运行特点、战略思路、路径展望等,为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典型
【作者单位】洪莹,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王慧茹,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2014年度项目“设计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YG2014041。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目标,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在我国逐步发展壮大。但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专业人才不足,基础薄弱,尤其在发展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少之又少。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创意城市蓝皮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4)》一书进行研究分析,尝试探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运行特点、战略思路、路径展望等,为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树立集聚化思维
集聚化发展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给予我们的第一条宝贵经验。从2006年起,北京市建立了30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聚区;到2013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12%,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集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集聚化发展促进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创新与转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最初是由政府主导的,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科学规划和分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集聚发展的规模化效应开始显现,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和要素利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极大促进了产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更新。就目前来讲,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逐渐脱离政府扶持管理的轨道,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在产业发展方向、内容形式等方面开始受市场因素的影响,逐渐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二是集聚化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应该讲,文化创意与工业时代的技术创新不完全相同。工业时代的技术创新更加注重创新的原创性,企业之间的竞争都是围绕技术创新开展的,这种技术创新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专利体系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之一。而文化创意则与之有较大不同,文化创意的排他性并不十分明显,很多创意虽然来自同一种文化形式或者文化土壤,但是由于在创意过程中进行了二次创作,注入了不同的思维和文化因素,产生的文化效果和经济效益与工业时代的技术创新自然大相径庭。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集聚化,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意资源、创意素材和创意灵感,促进企业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进而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意氛围。
三是集聚化发展促进了管理创新和人才流动。集聚化发展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通过产业的集聚发展,可以促进人才、资源等因素自由流动和竞争性流动。文化创意产业不等同其他产业,它是以人的创意思维和创造力作为主要发展动力,因此高端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是攸关行业生死的核心因素。在集聚化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人才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人才的流动性更加突出,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就必须创新管理制度,给予从业人员更加优厚的待遇和激励政策,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涌入,从根本上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树立国际化思维
树立国际化发展思维,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给予我们的另一条宝贵经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更多体现了一种合作态度。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关各方面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了各自应有的作用。比如在战略研究和规划制定上,更多地发挥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作用,通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国际化研究,立足本地文化现状,制定出符合北京未来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在产业体系的打造和完善上,注重发挥政府、管理机构和企业的合力,加强对国际化情况的跟踪和对国际合作渠道的拓展,逐步建立起更加专业、开放的海外市场服务体系,通过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吸引跨国企业在北京设立企业总部,以总部经济模式推进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是大力鼓励文化创意产品出口。首先,完善和健全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出口企业和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初期,大多采取这样的策略,以推动本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提高竞争力。其次,大力培育一批大型跨国文化创意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培育一大批竞争实力强、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力和文化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不仅要促进产品输出,而且要注重其他产业发展要素的引入。因此,必须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打造,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式,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开放性和规范性。
三是加强高端从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北京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引入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发挥北京高校资源丰富的特点,在一些高等学府开设文化创意相关专业,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积极实施人才海外培训计划,加大文化创意人才的输出和培养力度,通过合作办学、文化交流等方式,利用外国先进的教学资源,提升本国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树立本土化思维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本土化发展,这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内在动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保护传统文化土壤。北京数百年间积淀下来的丰富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灵感来源和创作土壤。因此,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北京十分注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呵护和净化文化土壤,不断收集和整理了一大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制定相关的严格制度进行妥善的保护、抢救和传承,确保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充足的创作营养。
二是注重挖掘本土文化的创意价值。文化创意产业本土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带有明显的本土化风格和特点,这集中体现在民族文化创意品牌的树立和企业发展上。在企业发展和文化品牌树立上,北京注重与本土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赋予现代创意方式以民族化、本土化的创意内涵,使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有明显的中国风格。
三是注重本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发展。一方面,北京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效益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注重培养特色的产业链条,增加上下游之间的联系,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旅游、餐饮等产业的互动融合,逐渐形成“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紧密联系,产品开发、产品推广、产品销售一条龙的循环系统。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北京特有的传统和历史文化提供经济基础和动力支持,促使这些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完整地保存下来,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互动发展。
综上所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的诸多经验不仅为其他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更为其他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信心和动力,最终必将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
[1]陈洁民,尹秀艳.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4).
[2]赵弘,唐勇,刘牧雨等.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研究[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3]孔建华. 文化经济的融合发展与政府策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述评(2006—2007年)[J]. 艺术与投资,2008(1).
[4]洪涓,刘甦,孙黛琳等. 北京与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研究[J]. 城市问题,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