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庆华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2-000-02
摘 要 作为国家基础性、综合性的核科研基地,原子能院是“三分天下有后勤”,后勤是基地建设的重要保障。原子能院建院60多年来,后勤企业和职工始终肩负“粮草先行”使命,秉承“服务科研一线、服务职工生活”宗旨,在核科技事业发展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示了良好的服务形象。
关键词 后勤 人才 队伍建设
当前,原子能院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基地建设总体规划项目相继实施,“四大科学平台”投入使用,一批重大科研项目相继启动,常规科研生产任务增幅较大。“一线”任务的上升,为“二线”后勤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后勤企业的生存保障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能否抓住机遇、接受挑战,是后勤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不仅需要后勤企业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需要后勤企业“强身固体”、不断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后勤队伍。“粮草先行”还须“秣马厉兵”。
一、强化人才兴企理念
早在2000年,江泽民同志就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大判断;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去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聚集包括高技能在内的人才队伍,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这些都凸显了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人才是一种资源,而且是第一资源,比其它资源更为宝贵,在竞争性时代,谁占有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后勤企业要想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强化“人才兴企”的理念,靠人才发展,靠人才取胜,视人才为后勤企业的生存之本。
人才兴企,必须突破传统的人才观念。尽管这几年后勤的人才工作有所加强,但在科研院所这个特定的组织环境中,后勤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仍然难以适应自身的发展,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后勤企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对人才的认知存在偏差,似乎只有那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科技人员才算人才;另一方面,后勤人才评价标准也存在偏差。通常的情况下,品质和能力是重叠的,品质还往往掩盖了能力。这种认知和评价的偏差,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后勤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因此,突破传统的人才观念,是后勤企业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人才兴企,必须确立新的后勤企业人才观。这种人才观,至少包括以下几点:(1)“后勤企业也需要人才”的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的因素,人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离开了人才的支撑,后勤企业的愿景只会是一种泡影。(2)“技能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原子能院60多年来,先后承担了包括“两弹一挺”研制在内的无数科研攻关任务,取得了一批又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如果没有一批熟悉相关工艺、掌握先进的“车、钳、铣、刨”技术的技能人才,要完成这些任务是难以想象的。(3)“人人都可以成为人才”的观念。人才不是文凭、学历、职称的集合,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人才,后勤职工也不例外。
二、强化人才培养意识
人才重在培养。自发成长、自学成才,是一种人才成长现象,但它更多凸现的是职工个体行为。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才培养,则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组织行为。即便是职工自学成才,企业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和帮助职工自学成才。可见,企业在人才成长中的催生作用,企业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和舞台。当前,对于原子能院后勤企业来说,人才培养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改善人才结构,建好“三支队伍”。要努力改变后勤“修修补补、清清扫扫”的传统职业印象,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努力改善现有的人才结构。后勤企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在适应科研生产需要、锻造能工巧匠式技能人才队伍的同时,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还有两支人才队伍的建设不容忽视:一是建设具有现代意识、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队伍;二是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专业技术队伍,这对于提升后勤企业的资质和能力、拓展后勤的发展空间极为重要。
2.创新工作机制,激发人才活力。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围绕后勤队伍职业生涯的规划、素质技能的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等各个环节,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后勤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能够培养起人才、留得住人才、激发出人才的活力,使后勤职工也觉得有干头、有奔头,从而推动后勤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创建学习型组织,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科研院所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后勤企业和职工不学习,就很难肩负起为科研生产服务的重任。服务的最高境界就是个性化服务,不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无法实现与用户的有效沟通,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自然无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班组”创建活动,通过教育和引导,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育浓厚的团队学习氛围;二是继续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鼓励职工参加各种社会性的比武活动,努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三是加强职工技能培训,依托核工业研究生部的教学资源,采取脱产培训和职工夜校、周末课堂等方式,提高后勤职工整体的文化和技能素质。
三、强化文化育人观念
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它不只是一种社会现象,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影响人的思维、引导人的行动。比尔·盖茨就有这样的体会,他讲:“每天早上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感到无比兴奋和激动。”文化的直接效应恰恰就在于能给人这样一种冲动。这种效应,也为科研院所后勤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启示,这就是:培育后勤文化,凝聚职工队伍。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1.突出以人为本。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以后勤职工为本,这是由社会主义企业特征所决定的;二是以服务对象为本,这是由后勤企业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2.培育核心价值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说过:“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原子能院后勤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服务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价值理念,如动力工程部倡导的“辛苦我一个、温暖千万家”、器材供应部倡导的“宁可自己千辛万苦、也不让科研一事为难”等。这些理念,体现了后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说影响了几代后勤人,成为后勤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应该大力培育和推广,使之成为全体后勤职工共同接受的价值理念。
3.强化窗口效应。每一个后勤岗位都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你可以感受后勤的管理状态、服务水平和员工素质。后勤企业一些负面的影响,常常也是通过窗口岗位职工不当的言行折射出来的,尽管是个别人的行为,但影响的是整个后勤企业。可见窗口的辐射效应。要继续通过开展“三优一满意”(优化管理、优质服务、优美环境和职工满意)活动和倡导“微笑服务”“贴心服务”“精细服务”等,搞好“窗口”建设,培育和传播服务文化,努力为后勤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科研院所后勤企业必须着眼于未来,紧跟科研院所发展的形势,努力实现理念、观念上的突破,“秣马厉兵”、练好内功,使后勤企业职工队伍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