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普之
摘 要:本文从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等情况分析得出,引导大学生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对解决当前的困境非常有帮助。进一步,分析吉林大学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我们发现吉林大学尽管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方面已经做得较有成效,但是缺乏一个完整的创业基金体系,由此我们建议吉林大学可以学习借鉴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对不同阶段的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基金;支持体系
一、引导大学生从就业到创业的原因
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大学生创业如此受到关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随着我国逐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加之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大批改制转企的下岗工人和进城务工的人员,这些都促使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是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是非常迫切的需要了,那么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2)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似乎陷入困境,各项经济指标持续走低、产能过剩等等都预示着中国经济需要转型,而创新是经济转型的原动力,鼓励创新,鼓励自主创业可以促进经济转型。创业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能够带来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就美国来看,自1980年开始,依靠科技创新的企业带来了将近4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这些企业无疑对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有理由期待自主创业为经济注入的新鲜活力。
二、吉林大学支持大学生创业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一)创业教育。吉林大学严格遵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的要求。
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研究院,积极开办创业大讲堂、创业论坛等精品活动,同时也邀请知名的创业教育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专业教育选修课和创业通识教育必修课,建立创业教育课程群,激发创业灵感,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建立跨院系、跨学科的交叉培养机制,并实施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班计划,促进创业人才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全面推行双导师制,聘任190多名校友企业家和从事创业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等担任创业导师。
(二)创业实训。吉林大学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在8个学部内建立了17个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和3个实训模拟平台,每个校区至少设立1个学生创业苗圃。同时依托吉林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立“学生创业专区”,目前已有35家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双高的学生创业企业入园。并且启动了3000平方米的吉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园和“互联网+”产业集聚园建设。
(三)创业孵化。吉林大学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筹建“大学生创业基金”,并引入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针对有创业意愿的群体,协助筹建创业团队,提供场所、经费及相关政策支持。定期开展创业沙龙,搭建导师指导平台,聘任校友企业家为长期导师,协助已经创业的学生设计商业模式,提高创业企业存活率。扶持高科技成果转化型创新创业模式,以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学校已有的科研成果为依托,通过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扶持“互联网+”产业的创新创业模式,以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平台为支撑,创新营销模式。由于大学生创业基金正在筹建中,再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实际上大学生创业基金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创业基金的受益面过窄。而繁琐的审批程序,又使得创业者申请的积极性降低。
三、对吉林大学支持大学生创业体系建立的建议
引导大学生从就业转向创业,这不仅仅是理念的转变,更是在就业形势严峻和经济形势下滑的双重危机下的创新举措。发挥好创业基金的作用,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意义重大。设置并积极运作创业基金,是解决目前吉林大学大学生创业体系中现存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学生创业传统的融资渠道比较有限,比如大部分人会选择的‘3F即(family,friend,fool),依靠这种融资渠道融到的资金有限,一般仅够维持到把产品生产出来,此时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产品量又不大,此时如果申请银行贷款,并不会受到银行的青睐。而风险投资一般又不会在企业创业的初期进入,所以亟需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形式单一的创业基金不能满足创业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大部分创业基金的资金都是一次性投入,对于之后的融资需求并不能够保证。由此我们建议吉林大学建立一个完善的创业基金体系,满足不同创业阶段的资金需求。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该基金以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为主体,辅之成立担保基金、接力基金、天使投资俱乐部等。该基金体系能较好的满足不同创业阶段的资金需求,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集城.大学生创业基金瓶颈分析[A].山东纺织经济,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