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中的“月”意象

2016-04-21 11:14刘丽玲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意象

摘 要:月这一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使用频率最高且表达意义最广的意象之一,尤其是唐代最为明显,无论是情感内涵的丰富性,还是审美的独特性,唐诗中的月意象都表现得比较完满。这和中国传统审美特点、中国文化及唐朝的时代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和历代诗人的积累有关。本文是从唐诗三百首中对不同诗人所创作不同诗歌的月意象进行梳理,从而尝试揭示其中深邃的情感内涵和审美特点。

关键词:月;意象;情感内涵;审美特点

作者简介:刘丽玲(1989.6-),女,蒙族,黑龙江大庆人,现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02

古代文人为什么会如此偏爱月这一意象呢?

首先,古人對宇宙的迷惘造成了其对日月星辰无限的遐思与寄托。古人长久以来受到天圆地方的意识影响,对于月亮,他们时若憧憬,时若迷惑,对时间、空间的探索在月亮这一载体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然全诗无一月字,我揣测诗人定是在夜空下昂然独立,望着皎月陷入沉思与悲怆。又正如李白所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正是种种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思考,而引发的在月亮这一意象之上的寄托。

其次,月有阴晴圆缺,这是独一无二的美感。月,时而圆满无缺,时而孤韵十足,无论是弦月还是满月,这变化的月亮总能勾起诗人的憧憬,把无限的情感寄托于月这一意象。

第三,黑暗中的些微光明,总是让文人倾心的。寂寥无垠的夜空中,只这一轮月,就勾起了无数或是思乡、或是忧国忧民、抑或是诗人对陶然美景的感慨。

最后,月寄托了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也有民间口口相传的“天狗食月”,及玉兔捣药、吴刚伐桂诸如此类。

在《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有关月这一意象的诗就有八十首之多。

第一类,思乡情切。唐诗三百首中写思乡的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仅描述井上围栏的月光如霜般冰凉,就将诗仙的思乡之情表诸字间。又如卢纶的《晚次鄂州》“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把自己与月亮融为一体,月亮是自己思乡的依托,而月亮本身又寄托了诗人无依无靠,唯有将心情诉之明月的思乡情感。

第二类,寓情于景。如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这句的意思诗人想象夜晚寒冷是由月亮产生的,突出夜间山林清冷的美感。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通过明月和清泉的对比,让明月在林间流动起来,形成一种夜晚独有的美感,整首诗以诗情画意的山水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诗人通过描述时间概念体现月亮西斜只能照亮半个院落,北斗南斗横斜密布,加深天地呼应的时间与空间的美感。

第三类,忧国忧民。唐朝中忧国忧民的诗句往往以怀才不遇、心念朝政、关心百姓疾苦为主。祖咏的《望蓟门》“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这首诗中的‘胡月指边地之月,以胡月借代敌人,突出诗人对报效国家的强烈向往,有着“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爱国情怀。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前两句通过“月笼沙”描述夜晚的朦胧之感,侧面体现人民享受安逸,充分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对比,体现出诗人对政局的忧患意识。

第四类,离别相思。唐诗三百首中以月为意象表达别离与思念亲朋的诗句就有二十首左右。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从海上升起,与天涯相呼应,将别离展现的壮阔奇丽。李白的《赠孟浩然》“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这首诗为孟浩然归南山时,诗人送行之作,以月代人,两者皆醉,这同样是寄心情于明月的境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首诗是诗人流放秦州时所作,诗人有四个弟弟,此时只有其弟杜占与他在一起,其他兄弟则散居于河南、山东等地,故作诗怀念。

第五类,孤单失意。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首诗写诗人落第之后夜泊枫桥的景象和内心受到的触动,月落乌啼,满天冰霜,这凄寒的景色与诗人的心境一般无二,诗人也因此诗名流千古。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于诗人进京应进士落榜,隔着松树的月光顺窗而入,更显诗人的失意。又如我们都熟悉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月下独酌》,以月下独饮为背景,想象以‘月与‘影为伴,通过拟人抒发孤独的苦闷。

唐诗三百首中还有一些以月为意象的怀古诗,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诗寄景怀古,思慕古代名将,暗讽边将不得其人。秦时明月与唐朝又有何不同,不过是诗人借月隐喻罢了,借月亮抒发怀古之情。

从上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唐朝诗人或多或少的浪漫情怀让月在唐诗中大放光彩。归其根本,应是唐朝开放的社会姿态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唐朝是中华史上典型的国富民强的朝代,更是民族文化融合最为完整的时代之一。各民族文化中的精粹在融合与沟通中不断演绎出自信饱满的大国风范,这也不难解释为何唐诗之后,古代诗坛文化再无此等巅峰成就。

而单纯从月的角度看,早在春秋时代,月就已经成了诗中常见的寄托情感的载体。《诗经》中有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彼时的月亮,就已经成了心爱的美人。到了东汉,又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这里,月亮摇身一变,又成了曹操对自己的隐喻、曹操生平目标的象征。由此可见,月之一物,并非唐朝独有,却在唐朝达到诗中意象的巅峰。换句话说,我们又去何处讨来一个胡人中成长出来的洒脱桀骜的诗仙?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一正是唐朝文化的开放多元与复杂性。唐朝相比前后的朝代是开放的,诗仙李白能自傲地说上一句“天子呼来不上船”,无数被贬的诗人也都能就时政发发牢骚,这是言论自由的初步表象,当然对于唐朝的诗人而言,他们笔下与口中所能表述的对象就更多了。

自古以来,国人以阳为男性代表,以阴指代女性。在唐朝之前,多数的文学作品中日的出现频次要远远大于月。而唐朝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步上升,终于给了阴柔的代表——明月登上舞台的机会。

其二,诗人内心情怀的凄冷迹象。在唐朝,大多诗人都经历过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等历史的转折,唐朝的中兴、极盛与转衰都在这些诗人的见证下发生了。对时局动荡产生的不安,对百姓生活的忧虑,对仕途渺茫的孤寂都让诗人内心情怀发生了凄冷的转变,而这种凄冷的心迹,流入笔下字里行间,就成了败兴的柳、冰凉的江、凄冷的月。

其三,禅宗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在唐朝达到极盛,而佛教中禅宗文化对唐朝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兼容并蓄的朝代,执政者对佛教的扶持让禅宗文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影响到了极大批次的人群。而在佛教文化里,一草一木乃至星辰明月都有着与儒家文化中不同的意味。让月这一意象平添了许多涵义。

最后,唐朝诗人的审美倾向。在绝句与律诗盛行的唐朝,需要在极为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出诗人完满的情感,这就需要唐朝诗人去寻找更为直接的能表达出诗人心绪的象征,换言之,唐朝诗人的审美倾向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与《诗经》中对情感的单纯描述不同,与汉朝诗人华美艳丽的词藻堆砌不同,更与东西晋诗人的现实主义创作不同,唐朝诗人着墨更多的是在寓情于景、借景抒怀上。而审美倾向也向这个方向转变,月这一最具代表性、最能表达诗人情怀的意象自然大受青睐。

除月之外,唐诗中也有其他表述较多的意象,如落花、鸿雁、杨柳、美酒等,不胜枚举。总而言之,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达到巅峰的时代,而这个时代之所以能流传出如此多的佳作,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唐朝的时代特质、诗人的审美心理、诗人的内心情怀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2009.

[2]《比较文学概论》,乐黛云/杨乃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意象
雨的文化意象
新自然主义的意象之美(视频)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意象、形神
从意象的选用看幼儿诗的仿编与创编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