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视域下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2016-04-21 10:49丁亚琴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池莉女性形象女性主义

摘 要:池莉,我国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在文学界和评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她的小说创作颇丰,以冷静客观的角度讲述武汉的不同故事。她笔下的新时代女性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这些形象从不同的方面折射出池莉独特的女性主义观和她自身对女性的思考。

关键词:池莉;女性形象;女性主义

作者简介:丁亚琴(1990-),女,汉族,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人,延安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02

女性主义,又可翻译成“女子主义”、“女权主义”。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法国,意指女性为获得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起源于西方,随着工业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认为女性应该打破男权控制体系,为自己争取同等的受教育权、选举权、择业权等。女性主义理论的代表作有波伏娃《第二性》、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等。19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传入我国,中国的女性主义不仅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还受到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一、中国女性主义发展的现实土壤

中国现代文学自“五四”文学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文化运动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提倡妇女解放运动,呼吁女性解放,争取女性的权利和利益。“五四”文学运动提倡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西方的女性主义观点随之进入国民视线,但是与西方女性主义不同的是,中国没有发生像西方一样的妇女独立运动,中国的妇女独立运动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五四时期,男性作家塑造的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有鲁迅《祝福》里的祥林嫂,祥林嫂式的女性身上有太浓厚的封建传统意识,还有一些接受过教育的女性开始走出闺门走向复杂的社会,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她们敢于直面社会现实,希望尽自己的力量改造旧社会。

中国在外部遭遇帝国主义侵略,内部军阀混战的情势下,这使得当时中国文学的基本主题是书写国家命运、人民的苦难。 建国后,社会提倡“男女一样”,女性的性别意识变得模糊了,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以十七年文学为代表。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昔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改变,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再次在中国得到传播和接受,新女性开始对自己的价值重新定位和评估。女性文学迎来了自己的新时代,“这种文学是代表一个弱势群体发言,这个弱势群体长期遭受男性们的压抑,甚至被贬于社会的视域之外,无声无息。”[1]以池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书写她眼中的新时代女性。

池莉之所以选择城市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因为武汉是她从小生活的城市。它不是脱离农耕文明的城市,而是连接着中国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池莉的作品通过表现普通市民聚集的地区来展示武汉社会发展的一个横截面,而这些聚集了知识分子、普通职员、艺人、流浪者等的地区就是“市井”。 池莉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站在小市民的角度去描写市井生活,为市井代言,“为市井细民写心-----这构成了她独有的写作姿态。价值取向。”[2]普通市民在市井的环境里卑微、艰难并努力地生活着,他们整日为工作、金钱、房子、家庭等烦恼着。这些人物中女性尤为突出,城市女性或者说武汉女性有着极强的审美意识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王安忆对于城市新女性是这样理解的“她们卸下了农业社会对于体魄的苛刻要求……”[3]

城市作为人生活的一大场所,有着与农村截然不同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包容性。它自有一种宽容之美。池莉笔下的武汉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作为一个独特的生活环境孕育着新时代的女性,在这个城市的背景下,女性形象及其背后的女性主义值得我们探究。

二、新时代女性形象及女性主义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女性走上了工作岗位,经济因素的变化也改变着女性的地位。波伏娃认为,决定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不是任何单纯生理的、心理的或经济因素,而是人类文化的整体。张洁也认为,“妇女解放不仅仅意味着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解放,还应该包括妇女本人以及社会对她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正确认识。”[4]此时中国女性主义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女性作家队伍在不断壮大,她们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揭露这些女性形象背后的女性主义的内涵。

池莉塑造一系列性格鲜明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她们是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女性形象,她们有自觉的主体意识,不再默默承受强压在她们身上的种种枷锁。她们在自己的家庭、事业、亲情中去重新选择,定位自身的价值。池莉笔下的新时代女性可分為三大类型:

(一)事业型

贝蒂·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一书中认为,妇女需要接受教育,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像男人一样从事自己的事业。现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首先得益于教育和知识的传播和接受,文化知识为她们封闭的世界打开了通向社会的门。

女性主义认为所有的女性在一生都应从事有薪金的工作,一个人的工作决定一个人的价值程度,也就是一个人存在的理由。在池莉作品里事业型的代表女性有:《一冬无雪》中的李剑辉,《小姐你早》里的戚润物和《口红》里的江晓歌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的独立意识就是自己的命运不应该托付给某件事、某个人,女人要有这种明确的自我意识,摆脱依赖的心理,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

《一冬无雪》中,在妇产科工作的李剑辉是现代女性走出闺门后寻找自由的典范。她可以不依靠男人而生存,有自己的工作并且干得非常出色,被誉为“金手”。《小姐,你早》中的戚润物是国家粮食储备局所的研究院的高级知识分子,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卓越的才华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口红》中的江晓歌更是女性的强者,她的独立自主、坚强不息的品格为她赢得了尊敬和爱。她们都在自己的事业中树立起了女性的经济意识,当婚姻破灭或者人生遭遇不幸,她们再也不愿成为家庭的奴隶、男人的附属品。

(二)婚恋型

婚恋是不同时代女性都要遇到的事情,女性对爱情婚姻的选择在一生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女性长期生活在狭小的世界里,这种现实使得女性不自觉地把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在中国社会传统的婚恋关系中,女人的命运几乎完全依赖于她所托付终身的那个男人。池莉笔下的婚恋型女性代表有《不谈爱情》吉玲、《所以》叶紫、《来来往往》林珠和段莉娜、《太阳出世》李小兰等。

吉玲出身在花楼街,没有高学历没有好工作,为了自己的后半辈子幸福,她需要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所以》中的叶紫毕生都在追求爱情,为此遇到了一生中的三个男人:关淳利用了她的爱情实现了留在城里的愿望;叶紫为了留在城里利用了禹宏宽对她的感情;最后叶紫和华林的结合带给她无尽的烦恼。《来来往往》中的林珠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幸福的表面却蒙着不光彩的外衣。段莉娜是处于商业经济中的女性,以她的精明和远见改变了康伟业的人生轨迹,然而“下海”后的康伟业却想寻找自己理想中的妻子,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庭,段莉娜宁愿赔上自己的一生也不讓康伟业得逞。

池莉塑造这些女性身上的共同点是,无论她们在婚恋过程中是否获得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但在爱情上有自主选择权,这是新时代女性进步的地方,然而却还是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例如吉玲婚姻的挽救前提之一是她怀孕了,用受孕生子来稳定自己的地位;叶紫用鸡心骗了禹宏宽;段莉娜打算牺牲自己一辈子的幸福换取家庭的完整等。

(三)生活型

生活是强大的,而生活在其中的女性却是渺小的。生活的残酷和无情使得这些新时代女性成为了生活的强者。《生活秀》的來双扬、《不谈爱情》的梅莹是其中的代表。池莉笔下的來双扬,有自己的生存哲学,她不理会妹妹的天真不懂事、哥哥嫂嫂的自私自利,为了弟弟铤而走险的送“香蕉”,和卓雄洲的情感默契,两人在一夜情后发现彼此不是适合自己的人,很快分道扬镳。來双扬对自己情感、生活、选择负责。梅莹是知识女性,但她不软弱,相反她的内心和外表都很坚强,敢于正视自己的欲望,不惮于获得道德规范外的满足,但同时也不给予它特殊的位置和意义,无论在生活中还是感情上,她都牢牢抓着主动权。“池莉笔下强健的女性,她们的主体意识的成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不切实际的爱情的超越,对婚姻的清醒定位。”[5]

三、新时代女性的思考

新时代女性在事业、家庭、生活中都有着诸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她们除了每个人自身的特点外,还有着某些共同的特点,而这也是西方女性主义在池莉笔下新时代女性形象的中国式体现。

池莉笔下的女性对事业、生活、婚姻的选择除了受社会经济、思想、受教育程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她们在生活里有自主选择权。叶紫在选择婚姻方面、李小兰的自由恋爱都表现了这一点。池莉塑造这些女性时撕裂了生活温情的面纱,让其在残酷的现实中去历练。独立的经济意识让她们不再完全依靠男性,对她们独立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这些与西方女性主义所倡导的相一致。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社会没有独立的女性解放运动;文化上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不同,中国文化传统强调的是集体意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定型有着很大的影响。池莉作品中的新时代女性是在中国的现实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她们身上必然有着传统的中国特色。她们受中国习俗、生活观念、思维方式等影响,她们无意识地去争取更多的权利,大多在结婚后回归家庭,琐碎的家务、婆媳矛盾、生育痛苦等让她们无法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平衡。生子后的李小兰成为了母亲,却无奈地放弃了很多,比如工作上的升职。戚润物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她的失败不是来自于事业,而是家庭。婚姻、爱情、事业的不可调和是女性在新时期面临的难题。

总之,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它的开放和平等给了男性和女性同样的平台,女性在新的环境里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握自我、如何在新时代掌握自己的命运和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也是池莉在塑造新时代女性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她在自己塑造的角色中蕴含了自己的女性主义观,即独立中有妥协,自主中有无奈,奋斗中有歧视,但总的来讲女性在新时代还是在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谭湘.“两性对话”—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前进[J].红岩,1999(1):67.

[2]肖佩华. 中国当代社会的市井叙事—池莉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J].云南社会科学,2005(6):115.

[3]南帆. 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J].小说评论,1998(2):70.

[4]张洁.方舟[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123—124.

[5]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苏州大学,2003:75.

猜你喜欢
池莉女性形象女性主义
我喜欢的水果
池莉爱惜吃相
Kangfuxin Fluid o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Retention Enema: a Systematic Review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池莉出版首部诗集《池莉诗集·69》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