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城区老年人锻炼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2016-04-21 08:41:43郭章杰周非唐小丽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安徽安庆4605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安徽安庆4605
关键词:心理健康老年人研究

郭章杰,周非,唐小丽(.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安徽安庆4605;.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安徽安庆4605)



安庆城区老年人锻炼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郭章杰1,周非1,唐小丽2
(1.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安徽安庆246052;2.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安徽安庆246052)

摘要:通过问卷法、心理测量法、走访法和统计法来研究安庆城区老年人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得出:安庆城区老年人经常锻炼的居多,占56%;锻炼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和消遣娱乐;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广场舞、唱黄梅戏和棋牌为主,大多数是结伴锻炼;基本上是在室外非正规场地锻炼,到收费正规场馆的很少。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发现,经常积极参与锻炼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老年人经常参与锻炼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男女性别比较上也有差异,男性老年人优于女性老年人,人际关系也较女性融洽。

关键词:老年人;锻炼行为;心理健康;研究

安庆市是长江下游北岸素有中国“黄梅戏”之称的历史文化古城。据统计,安庆城区人口约有75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约12万,占总人口的16%。一个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超过7%,说明这城市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所以安庆市已是一个老龄化中等城市。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老龄化严重会影响到该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养老、医疗的压力[2]。关注老年人的锻炼方式,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迫在眉睫,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要面对和解决的必要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安庆市城区老年人锻炼行为及心理状况,提出建议,让老年人如何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给予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安庆市城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男女共21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和期刊网查阅搜集与本研究有关的资料文章,整理分类汇总。

1.2.2走访法

就问卷设计和研究内容走访心理学专家,与老年人针对锻炼方式等内容进行访谈。

1.2.3问卷法

于2015年9月-10月随机抽取安庆3个区的老年人,采用随机发放基本锻炼情况问卷210份,

SCL-90量表210份;其中基本锻炼情况问卷收回206份,SCL-90量表收回205份,去除无效问卷,基

本锻炼情况问卷有效问卷为200份,SCL-90量表有效问卷190份。

1.2.4心理测量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集数据并分析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3]。

1.2.5统计法

使用EXCEL统计问卷和心理量表的数据信息,数据处理由SPSS17.0完成。

2 结果分析

2.1老年人参加锻炼的基本情况

常年锻炼指的是从年轻或中年时期开始坚持锻炼,未从间断过;经常锻炼指近5年内每周都参加过锻炼;不锻炼的指近5年内基本上未参加过锻炼。从表1看出,城区老年人常年锻炼的人数35.5%,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56%,很少锻炼的人数8.5%。可见大部分老年人都参加过锻炼,仅有8.5%的老年人未曾参加过。但是常年参加锻炼的比率明显低于经常锻炼的,女性老年人常年锻炼的比率也低于男性老年人。说明城区老年人常年参加锻炼的还是少;分析其原因,安庆城区锻炼场馆少,大部分老年人是在公园和社区内活动锻炼。女性老年人因做家务多,所以常年参加锻炼的比率低于男性老年人。

表1 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n=200)

2.2老年人锻炼动机

通过表2可见,大多数老年人参加锻炼都是为了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减少患病[4]。其次是消遣娱乐,老年人退休后在家空闲时就喜欢到外面活动“打发”时间,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有通过锻炼来减肥健美的,主要是女性老年人;当今开放社会,女性老年人也很时尚潮流,注重自己的身材和体重。部分老年人通过锻炼来参加社会交往,体现在一群朋友或者亲戚一起外出散步、旅游等。少部分人是通过锻炼身体来治病疗伤,极少数人有其他动机,像跟随其他老年人到公园随便玩,没有目的性。

表2 老年人锻炼动机(n=200)

2.3老年人锻炼活动的项目及方式

表3显示,安庆城区老年人锻炼活动内容丰富,项目多。大部分老年人首选散步、慢跑、广场舞,因为这些项目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5],还有安庆城区有莲湖公园和菱湖公园两个大公园,有科技广场和市民广场两个大型广场,适合老年人选择这3个项目。其次是唱黄梅戏、棋牌,安庆是黄梅戏之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部分都会唱上一段,公园边上处处有唱黄梅戏的;扑克牌、象棋之类的也是老年人所爱好的娱乐活动。羽毛球与乒乓球相比,羽毛球移动空间大,膝关节和腰部容易受伤,老年人打的少,而且打羽毛球一般要到收费的场馆运动,没有乒乓球好开展。太极拳和器材健身也占有一定的比率,因为有一些老年人在年轻时候没有学太极拳,到老年后更不愿学习打太极拳了;器材健身主要是在社区内进行简单的单双杠、转盘等器材运动,到健身房锻炼的特别少。另外,安庆城区一些老的社区没有健身器材,制约了老年人锻炼健身。安庆市区地处长江北岸,有菱湖和莲湖两大湖,有5个游泳馆,男性老年人参加游泳锻炼的占一定比率,其中还有部分老年人是参加冬泳锻炼的。还有小部分老年人是通过其他项目锻炼的,如:骑自行车、登山、柔力球、做家务等。

通过问卷来看,基本上大部分老年人是两人或者多人结伴锻炼,仅有7%的老年人是独自锻炼,有散步、慢跑、太极拳、器材健身、做家务项目的。结伴锻炼是有益的,在锻炼过程中互相照应;锻炼氛围好,提高锻炼的积极性;锻炼时候,便于交流,减少孤独感。

表3 老年人锻炼活动项目(n=200)

2.4老年人锻炼的场所

从表4来看,安庆城区的老年人参加锻炼的场所基本上是非正规的体育场所,主要选择公园、广场、社区内、江边等地方,而到收费场馆锻炼的老年人最少。说明老年人收入低,愿意在免费室外场所锻炼,未能全面接受收费场所锻炼;同时反映出安庆城区免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所很少,没有专门的体育场所供给老年人锻炼健身。还有一部分人在路边空地锻炼,主要是跳舞的女性老年人,路边锻炼存在安全隐患。

正规的体育场所有安全保障,地面平整,不易受伤;健身环境好,锻炼的自觉性高;锻炼设施齐全,锻炼质量高。但由于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使得老年人望而却步,这也说明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意识不强。

表4 老年人锻炼场所(n=200)

3 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许多研究表明,任何年龄阶段群体参加锻炼,都有利于生理和心理健康;而参与锻炼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参与锻炼,可以强身健体,调节情绪,减少焦虑抑郁等症状,拥有良好的心境;可以融入社会交往,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适应环境能力增强,生活质量和人格有所改善[6]。

3.1老年人经常参与锻炼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统计经常锻炼的老年人的心理调查问卷112份,将他们的各项心理健康因子与中国正常人SCL-90常模(简称全国常模)进行比较,了解老年人经常参加锻炼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如表5所示。

表5 老年人经常锻炼者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通过老年人经常锻炼者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发现,老年经常锻炼者各项因子分中,除偏执因子外,其他因子均低于常模,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差异(P<0.05),其中抑郁和焦虑两个因子P值均小于0.01,差异达到显著性的统计学水平,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参与锻炼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常模[7]。

3.2老年人经常参与锻炼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比较

在表5的基础上,通过问卷筛查出不同性别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

通过表6可以发现,老年人经常参与锻炼者心理健康水平在男女性别比较上有差异,具体表现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和强迫因子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差异。并且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因子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男性老年人在参与经常锻炼后,身体状况更优于女性老年人,而人际关系也比女性更融洽。

表6 老年人经常参与锻炼者心理健康水平不同性别的比较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安庆城区老年人经常锻炼的居多,常年参与锻炼的占35.5%;他们锻炼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和消遣娱乐;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广场舞、唱黄梅戏和棋牌为主,大多数是结伴锻炼的;他们基本上是在室外非正规场地锻炼,到收费正规场馆的很少。

(2)通过老年人经常锻炼者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发现,经常积极参与锻炼的老年人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老年人经常参与锻炼者心理健康水平在男女性别比较上也有差异,男性老年人经常参与锻炼后,身体状况更优于女性,而人际关系也比女性更融洽。

4.2建议

(1)政府部门要重视老年人的锻炼健身,公共体育场馆每周一定的时间内对老年人免费开放;加大对社区和公共场所体育器材设备的投资与建设;让老年人在家附近就能方便锻炼,这样能够增加锻炼的次数,使得他们经常参加锻炼。

(2)加大对老年人锻炼知识及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参加锻炼的意识和自觉性。

(3)体育活动对身心的双重积极影响正在被不断地证实,老年人积极、持续地参加锻炼健身,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外出参与锻炼,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在体育锻炼的活动过程中,老年人一起能够多一些交流沟通,拥有共同兴趣爱好,多一些生活乐趣,减少心理方面的孤独感和一些消极情绪;另外,在当代城市老年人“空巢化”的社会环境下,参加体育锻炼是城市老年人社会交际的主要方式之一,应该给予老年人引导与宣传,使得老年人积极、经常地参与锻炼[8],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由于“空巢”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带来团体归属感,改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老年人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身体机能,还会对个体的认知能力、情绪情感能力、意志能力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提高个体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总之,老年人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从而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孙梅.和谐社会下老年人体育意识与锻炼行为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 23(3): 86- 87.

[2]朱红军,毛文忠.长年长跑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 12: 81- 82.

[3]高旭,柴娇,孟宇.身体锻炼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积极效应:基于老化态度、一般自我效能中介模型检验[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4(3): 7- 10.

[4]李昌俊,贾贺男,左俊楠.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机制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 2015, 51(1): 132- 139.

[5]赫秋菊.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促进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9(2): 90- 101.

[6]杨波,张亚峰,田建君,等.体育锻炼对老年人整体自尊与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7(7): 70- 73.

[7]傅健,缪茂森,马爱民,等.长期游泳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 25(6): 44- 46.

[8]高亮,王莉华.体育锻炼与老年人自评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49(8): 64- 68.

【责任编辑:周绍缨410154121@qq.com】

Anqing City elderly exercise behavior and mental health research

GUOZhang- jie1, ZHOUFei1, TANGXiao- li2
(1. PE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Anqing Medical Junior College, Anqing246052, China; 2. Department of Nursing, Anqing Medieal Junior College, Anqing246052,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method, visit and statistics this article studythe Anqing City elderly exercise behavior and mental health.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nqing City elderly exercise is often in the majority, accounting for 56% ; The motivation of exercise is mainly physical fitness and entertainment; Exercise program like walking, jogging, singing huangmei opera and square dance, chess and card are main forms given priority in basically informal field exercise outdoors, rather than charge formal venue.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norm, it is found that ofte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xercise of the elderly mental health level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ld people often participate in the exercise of the mental health has differences in gender, among older men than older women, more women also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Keywords:old people; exercise behavior; mental health; research

作者简介:郭章杰(1982-),男,山东日照人,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基金项目:2014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4A301)

收稿日期:2016-01-17

文章编号:1008- 0171(2016)02- 0092- 05

中图分类号:G812.48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老年人研究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