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有人说,从“口气”中也能知道得了什么病,是真的吗?
答:口气指由口腔呼出的气体的气味,它可能反映了身体发出的许多信号。现代科学已证明,不少疾病都能“产生”一些独特的气味分子。有资料显示,约八成口臭是由口腔内细菌滋生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口臭也多为细菌分解产生的硫化物所致。由肺部疾病引起的口臭,有些是由积攒于肺部的黏液引起的。新陈代谢产生的口气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比较常见的易产生病理性口气的疾病有糖尿病、肝病、胃病等。糖尿病患者呼出的气体有典型的烂苹果味。肝病患者肝衰竭时,会引起口腔异味,这种气味略有甜味但又有排泄物的臭味。胃病如幽门狭窄梗阻可使患者口腔中散发酸腐味,反流性食管炎或胃病引起的病理性口臭往往由黏附在口腔、咽喉的呕吐物所致。
(童谣 南京中医药大学)
答:在冬季刮大风的天气里,人们会感到格外寒冷。其实冷只是人们的主观感觉。研究表明,当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力越强,空气流动得越快,我们身体散掉的热量也越多,所以我们感到格外冷。
由于身体感觉温度带有主观的性质,没办法测量,所以温度并不能绝对反映体感温度,但是一种叫作“风寒指数”的指标能够基本反映感觉温度。风寒指数综合考虑了阴晴、风速、温度等要素,给出人体对寒冷的主观感觉指标。比如,北京风寒指数现分为五级,即一级为天气偏凉(日平均气温在0℃至5℃之间),二级为天气较冷(日平均气温在-4.9℃至-0.1℃),三级为天气很冷(日平均气温在-9.9℃至-5℃),四级为天气寒冷(日平均气温为-9.9℃至-5℃,风力大于4级),五级为天气极冷(日平均气温低于-10℃)。
(乐昊欣 上海中医药大学)
答:人们普遍认为睡眠过程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事实上,日常的生活经验提醒我们,如果在睡眠中听到自己的名字,或者听到熟悉的声音,人们很容易从睡眠中醒过来。在此经验上,我们知道了即使在睡眠中,我们的大脑也是在进行信息处理的。在睡眠中,人脑对外部刺激保持警觉,会对外部刺激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另一方面,有研究发现,人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大脑某些特定部位还是会出现睡眠状态下的慢波。也就是说,大家认为的“清醒”和“睡眠”这两个状态,并不是这么容易划清界限的。简单来说,就是清醒中有局部睡眠,睡眠中又有局部清醒。
(宋嘉欣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