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健(贵州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管理处)
余庆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周福健(贵州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管理处)
摘要:余庆县处于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区,长期以来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地严重退化,基岩大面积裸露。己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余庆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以及成因分析,提出治理思路及措施。为下阶段石漠化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漠化;现状;措施;对策
余庆县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南部,地处东经107°24′~108°2′,北纬27°08′~27°42′之间。东与石阡、施秉两县接壤,南接黄平、瓮安两县,西连湄潭县,北靠凤冈县;全县土地总面积1623.67km2,辖九镇一乡,69个村,2013年末全县总人口30.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52万人,年生产总值44.5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5.5:31.6:42.9,农民人均纯收入8075元;该县是一个低山、中低山、丘陵和河谷坝地交错的复合地貌类型区,多数地区海拔在850m左右,以山地、丘陵和盆地为主,分别为62.10:34.00:3.90;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4℃~16℃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173 mm,属全国多水带;土壤主要有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和潮土,比重分别为45.60:37.50:6.40:10.40:0.10;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已遭严重破坏,残存面积较少,现有植被多是次生植被,以及次生植被再遭破坏后留下的灌丛草坡。森林覆盖率达56%。
2.1石漠化现状分布
根据外业调查。余庆县土地总面积1623.67 km2。其中非喀斯特面积404.46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91%;无石漠化面积486.61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9.97%;潜在石漠化面积521.67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2.13%;轻度石漠化面积113.46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99%;中度石漠化面积83.8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7%;强度石漠化面积13.58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84%。余庆县石漠化现状及分布详见表1。
表1 余庆县石漠化现状及分布统计表
2.2石漠化的成因
2.2.1自然因素
①地质因素:余庆县位于康滇古陆东侧,江南古陆西缘黔桂台地内,具有北北东、北东向地质构造与新华式构造体系,县内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间隙性抬升强烈,地形切割较剧烈,地面较破碎,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同时,区域内碳酸盐类岩组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74.90%,喀斯特特征明显,山系不连续,多成独立丘峰及小块状山峦,地下溶洞较多,地下水丰富,溶丘谷地相当发育,山地多数基岩裸露,石芽、石沟发育。
②地形因素:余庆县≤5°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县总面积的5.88%,5°~10°平缓坡地仅占土地面积的11.44%;而10°~17.50°坡地达27.90%;17.50°~25°的坡地达32.09%;25° ~35°坡地占全县总面积的19.65%,35°~45°坡地达1.73%;甚至>45°的极陡坡地也有21.2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0%。大面积的陡坡地的存在,无疑给土壤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③土壤因素:黄壤为余庆县地带性土壤;山高坡陡、土被薄而不连续,结构差,土壤养分含量低,加之森林覆盖率低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影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是石漠化的潜在发生区和多发区。紫色土主要分布于浅切割、中切割低中山缓坡地上,喀斯特发育强烈,是人类活动的重点作用地区;石灰土主要分布于岩石露头多的陡坡和孤峰,结构良好,不宜结板,肥力较高,但坡土土层薄,多石旮旯土,不耐旱,也是余庆县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发育区。
④植被因素:余庆县森林覆盖率达56%。但从全县的森林分布来看,多分布在典型的喀斯特区域,喀斯特发育,切割强烈,地形破碎,自然景观复杂多样,生境具有干旱、富钙和缺土多石等特性,致使植物生长缓慢,植被的结构和覆盖度一般较差,而且当植被一旦遭到破坏,生境急剧恶化,形成植被进一步退化的恶性循环,植被的丧失又导致土壤侵蚀的加剧,从而使石漠化土地不断扩大这是余庆县喀斯特石漠化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⑤降水因素:余庆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73 mm,降水多集中在4-9月;年最大1 h、24 h点雨量分别为35 mm、85 mm;10 a一遇1 h最大降雨量51.45 mm,10 a一遇24 h最大降雨量146.20 mm;该地区较大的降水量与降水强度,为余庆县石漠化提供了重要的外在动能。
2.2.2人为因素
余庆县人均耕地面积1536.67 hm2,以缓坡、斜坡分布最为广泛;同时余庆县城镇化、工业发展大量用地,造成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环境承载力低;在有限土地资源下,复种指数扁高,土壤肥力下降,易发生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加剧。
3.1治理思路
①潜在石漠化地区:该区域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条件,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应做好石漠化监测与宣传,以预防为主。增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现有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的管理;同时,要转变农业生产和发展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适度规模发展农林特色产业,确保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②轻度石漠化地区:该类区域林草覆盖度较高,陡坡耕种和粗放放牧是石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选择人工治理为主。该区域在加强封山育林的同时,一是根据立地条件优选造林树种,并与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相结合;二是加强坡耕地综合治理,并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发展特色种植业和草食畜牧业,在口粮缺乏地区,通过坡改梯和坡面水系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③中度石漠化地区:该类区域土壤贫瘠,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选择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治理为辅的思路,主要采取封山育林,结合低质低效林改造、草场建设、人口控制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遏制石漠化进一步发展。
④强度石漠化地区:该类区域土壤少、土层薄,土地退化极为严重,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实施林草植被工程立地条件差,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主要方式,减少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根据各地区石漠化程度的具体情况,选择自我修复与之相适应的治理思路。
3.2治理措施
①实施封山育林育草工程,保护现有植被:对现有的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以及有林地进行封禁管护,并辅助以相应的补植、改造、培育等正向干预措施,促进现有植被生态系统良性演替,减轻现有林区的水土流失。
②实施人工造林营建工程,增加植被覆盖度:对大于25°的坡耕地、荒山荒坡全面实施退耕还林措施,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增加山地陡坡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流域水文循环和生态环境。
③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提高土地生产力: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口粮出发,对交通方便、土层较厚、地面坡度介于5~15°之间的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建设基本农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
④实施经果林建设工程,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对交通便利、土壤肥力较高、坡度<20°的坡耕地和荒坡地,根据市场导向在适宜地段大力发展经济、果木林或高效牧草种植,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努力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⑤根据现有牲畜数量和农户养畜意愿,结合舍饲圈养,在村庄周边、坡度较缓、适宜种草地块,集中规模发展牧草种植。
⑥实施小型水利、水保配套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基本农田和经果林建设区域坚持地、林、路、沟、渠、池综合治理,强化坡面水系工程建设,蓄排径流,减少坡面侵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参考文献
[1]杨振海.加快岩溶地区草地建设步伐实现草食畜牧业发展和石漠化治理双赢[J].草业科学, 2008, 25(9): 59-63.
[2]唐兴成,龙华映,张进义等.云南省巧家县石漠化区不同治理措施草地植被特征研究[J].草业科学, 2010, 27(1): 31-36.
[3]刘伟,但新球,刘世好等.贵州省石漠化成因与治理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25): 8736-8739, 8742.
(责任编辑:韦诗佳)
收稿日期:2015-12-13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853(2016)02-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