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平
充分发挥内蒙古在中俄蒙
能矿产业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赵云平
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之间,既有山水相连的地利之便,又有人文方面的联系,在中俄蒙三方能矿产业合作中地位独特。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俄蒙三国政治关系持续提升,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其中能矿产业合作一直是三方合作的重点。
从中方情况看,我国能矿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三,但人均能矿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目前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56%和32%。从俄罗斯和蒙古国的情况看,丰富的资源条件决定了能矿产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俄罗斯自然资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 以上,其中天然气占1 /3 以上,石油占1/5-1/4;蒙古国矿产资源总量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列世界第四位,矿业占到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23%。由于中俄蒙三国资源条件的互补性,加上俄罗斯战略东移和蒙古国矿业立国战略的提出,三国间发展战略的契合度进一步提升,从而使能矿产业合作始终会是未来三方合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内蒙古要切实发挥好地缘上的桥梁作用和人文上的纽带作用。
一是发挥好在中俄蒙能矿产业合作中的先锋作用。
新世纪以来,我区矿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支撑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使我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团队和管理经验,而且矿产资源加工利用产业也形成了区域竞争优势。俄罗斯的资源开发重点在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蒙古国的资源开发重点在南部省区,我区要充分利用地理就近优势,发挥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既有优势,鼓励企业抓住机遇走出去,加强俄蒙资源的开发,并与区内的产业体系有机对接,在中俄蒙能矿产业合作中寻求新的突破,以破解新常态下区内矿业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困局。
二是发挥好对外合作和对内协作的桥梁作用。在过去我国的沿海开放格局中,我区是开放腹地,主要承担着能源和原材料产业的保障作用。而在中俄蒙合作中,我区变成了开放的前沿。为适应这一角色转变,我区在发展战略上也要由过去主要重视俄蒙资源进口利用向资源进口利用和出口制造并重转变。要把对俄蒙合作与对内地各省的协作结合起来, 积极为各省市与俄蒙合作提供土地保障、交流平台、物流通道和人文服务,加强内地各省市优势企业的引进力度,合作建设面向俄蒙以至欧洲市场的落地资源加工基地和出口产品制造基地,实现对外开放与对内协作的互促共赢。
三是发挥人文交流对经济合作的促进作用。尽管目前中俄蒙三方能矿产业合作日益紧密,但合作中仍存在着诸多障碍,如政治互信仍待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稳定、不完善等。为此,我区要发挥与俄蒙两国在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亲缘优势,加强官方和民间多方面、多层次的沟通交流,通过加深理解建立政治互信,通过政府间协议和民间协议弥补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为三方经济合作提供多层次的保障。
四是切实处理好口岸经济与腹地经济的关系。我区有19个旗县与俄蒙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除目前已建成的6个对俄口岸、10个对蒙口岸外,还有多个旗县规划建设口岸。我区应切实加强对俄蒙开放的统筹规划,绝不能有边境就开口子,有口岸就建园区。为此,我区应结合国家开放战略和我区区域战略的总体要求,有选择、有重点地确定口岸建设规划,并合理地衔接全区各盟市现有资源加工园区,统筹处理好口岸经济与腹地经济的关系。
(作者系自治区政协委员、民盟内蒙古区委经济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刘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