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卿
摘 要:近些年,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逐渐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种扶贫开发政策相继出台,特别是习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思想落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扶贫的开发力度。基于上述国情,本文以武陵山集中连片民族地区的湘西龙山县为例,选取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的生计资本作为切入点,分别阐述该县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就该县生计资本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思路。
关键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龙山县;生计资本视角;精准扶贫
一、前言
为确保2020年全国全面实现小康、达到共同富裕,中央将集中连片贫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纳为“十二五规划”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武陵山区作为我国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试点地区,成为了我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武陵山区是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远地区为一体的集中连片区,情况复杂。本调研小组选用当今世界认可度高的三大分析框架中的可持续生计框架下的可持续生计资本视角,以湘西龙山县为例,呈现武陵山区农户的生计资产状况及限制生计发展的资本因素,寻求改善和发展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户生计的道路。生计资本是指社区、农户或村民维持生存或求得发展所需各类资本的总称,共包括五个部分: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一个地区的资本状况是该地区拥有的选择机会、采用的生计战略和所处风险环境的基础, 也是针对农村扶贫、发展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切入点。
此次调研以总人口达57.32万,聚居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和回、壮、瑶等16个少数民族,湖南省二十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武陵山区贫困连片地区典型代表,武陵山连片地区连接中西部的湘西龙山县为例,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在县、镇、村多个层级进行了资料收集、个案访谈、实地观察,并在龙山县召市镇、茅坪乡等4个镇中前卫村、大兴村等8个村庄发放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90份,有效率达到97.5%。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田野调查资料的整理,本文从生计资本五个方面呈现龙山县生计资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减贫建议。
二、龙山县农户生计资本分析
(一)自然资本
自然资本是指生计的资源流及相关的服务等自然资源存量,它也是影响生计和贫困的重要因素。第一,农户拥有的土地。龙山县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占8.5%,人均0.8亩,且以旱地为主。山坡地灌溉既缺少水源,又难以施灌,往往只能靠天吃饭。加上贫困人口又基本分布在山坡地周围的高寒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极其恶劣,这也加倍造成了农民的长期贫困。第二,不可抗拒的气候因素。该地区常遭遇春冷(低温)、夏冰(雹)、秋旱、冬冻(霜)等自然灾害和恶劣天气,农作物产量低且不稳定,使得该区农业就长期在这种低水平、起伏不定中徘徊。第三,备受限制的资源开发利用。龙山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民族风情浓郁迷人,但山川阻隔,道路蜿蜒崎岖,交通十分不便,人员、商品进出流动相当困难,且远离省会等区域经济中心,无法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同时,该地资源开发较为粗放,多为生物能的简单利用,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农户返贫率高。
(二)物质资本
生计资产中的物质资本是指农民所拥有的用以维持生计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它是影响生计和贫困的另一因素。第一,住房方面。龙山县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2.39平方米,仅为城市居民的1/2,而去年改建的危房就多达1100户,可见龙山县居民的基本生活还未得到全面保障。第二,村民拥有的自有物质资本方面。该地区19% 的家庭拥有洗衣机,彩电、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则在30%以上。22% 的人使用自行车,4%的人使用摩托车,其余农户出行则靠步行。这一方面说明了农户拥有的物质资本相对匮乏,另一方面说明农民了解外部信息的渠道趋于畅通,社会消费开支增加。第三,基础设施方面。电力和饮水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通路问题依旧存在。要致富,先修路,然而据调查可知,该县每个村庄平均有2个村民小组没有直通公路,有个别村甚至有十几个村民小组没有直通公路。另外据采访,我们了解到交通不便的问题还严重的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和当地优势资源的开发。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基本生活资料还是基础设施方面都显得不足,这也是龙山县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金融资本
生计资产中的金融资本主要是指存款及以各种形式获得的借贷,它也是影响生计和贫困的重要因素。第一,农户的收入状况。数据显示:龙山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775.14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7.9%,但具体到某个农户时,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只有1300元,最高的20000元,可见农户普遍收入不高、不稳定,且收入差距较大。第二,农户的存款状况。调研显示,没有存款的农户比例占到76.50%,整个龙山县的金融机构存款收支情况中,企业存款占11.04%,总的储蓄存款占79.10%。但是谈及农户自身,在其微薄的收入减去支出后,存款一般所剩无几,甚至入不敷出。由此可以看到农村储蓄存量的金融资本偏少,缺乏可流动的金融资本,没有存款的农户抗风险和打击的能力较低。第三,农户的借贷款状况。调研显示94.51%的农户有借款或贷款情况。一般他们首先会选择向亲戚、邻居、朋友借钱,这个比例占到了接近79%,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没有利息的,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才会选择向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5%)甚至借高利贷(15%)。可见,农村金融机构的信任度不够,银行等大规模金融机构处于农村的贷款体系之外,农户贷款难。
(四)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主要包括受教育水平、劳动技能、思想观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人力资本是影响贫困的重要主观动态因素。调查显示龙山县人力资本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下:第一、普通村民的文化素质不高, 受教育程度偏低。在400名受访村民中,92.2%的被访者只接受过初中及以下的教育。其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47.5%,未接受教育的人占到总人数的10.2%。第二、居民的思想意识落后,开拓创新精神不足。该地区村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差,脱贫致富能力欠缺,部分人“ 等、靠、要”思想严重。第三、村民的健康水平较差,劳动力体质较弱。调查表明, 村民的平均寿命较短, 村民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另外,农户各项消费支出中医疗费用最高,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较多。统计显示,该地区农户家庭2009年各项支出中医疗花销平均每户为2793.6元,占家庭总开支的20%。由此可以看出,在龙山县贫困地区的村庄,无论是体现在知识、技能、能力的人力资本,还是体现为健康、体质、活力的人力资本都显得匮乏。
(五)社会资本
生计资本中的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影响生计和贫困的又一因素。第一,组织网络。调查的100户农户中,仅有11户加入农村合作组织,没有一户加入专业性的合作经济组织。这表明,农村中的合作组织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户社会网络的组织基础差,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第二,人际关系。调研显示龙山县农村由强关系形成的粘合型社会资本较雄厚,村里60%以上的家庭都沾亲带故。遇到困难求助对象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亲属65%、邻居44.5%、家族34%、朋友33%、政府24.5%。2011年龙山县农户家庭交通通讯类支出仅占总支出的1.6%。可见,农户社会交往能力十分有限,生活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在更高层次上的交往依然不够,垂直的链接型社会资本明显不够。第三,互惠性规范及信任。龙山县村民守望相助,互动很多,关系密切,盖房互助、婚丧大事上的互助、外出帮忙看家的安全互助等普遍存在。传统的乡规里约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减贫对策
从生计资本的角度来看,龙山县有着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村庄和贫困农户存在问题的普遍性。自然资本更多地受到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物质资本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在面临风险的情况下,没有过多的资本可以转换; 缺乏可流动的金融资本,金融服务的可及性非常低;;人力资本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相对封闭的地缘和亲缘网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实现自然资本的可持续利用,加强物质资本建设。首先、结合龙山县资源现状,要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之间的矛盾, 充分利用区域旅游资源、生物资源优势,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其次、“要致富、先修路”,当地政府应将该地区物质资本建设的重点转移到道路建设上来,形成覆盖全县乡的公路网络。公路网络可以实现各乡村的无缝链接,大大便利了各乡村间的经济往来,对内不仅可以连接城乡市场, 改善农产品的销售环境, 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对外还可以发展旅游业及其相关的旅游副产业,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二)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鼓励创业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土地;同时发展和完善农村的金融信贷体系,积极探索推动金融扶贫,在产业扶贫担保贷款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产业扶贫担保贷款工作。加大银行等大规模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贷款,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放宽对农村小额信贷等的条件;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经济职能部门要有针对性的、具体化的对农户进行对口经济帮扶,健全整乡推进衔接进村入户机制。
(三)培育“桥梁”社会资本和“链接”社会资本。龙山县农村地区强关系显著,而弱关系明显缺乏,要形成更多的社会链合,实行精准结对帮扶扶贫,需要实现由单向式扶贫向互动式扶贫方式的转变;加强弱势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确保弱势群体自主整合起来;培育农村合作组织和协会,增量农户之间基于现代法理因素(业缘、趣缘、公益目的、行业利益等)形成的社会资本。
(四)借助国家政策红利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充分抓住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战略机遇,释放当地的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充分运用人力资源,调动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技术,新思路,刺激龙山县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找到新的“效益生长点”。
参考文献:
[1] 张大维.生计资本视角下连片特困区的现状与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7).
[2] DFID.Sustainable Livelihood Guidance Sheets[M].London:Department for Internatiaonal Development,2000.
[3] 关云龙,付少平.可持续生计资本框架下的农户升级资本分析——基于四省五县的调查.广东农业科学,2009(12).
[4] 唐丽霞,李小云,左停.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贵州社会科学,2010(12).
[5] 龙山县统计局.龙山县统计年鉴,2011.